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牛的玩扇方法:集合四个牛人,为你做把扇子

小林我还在玩玉竹和花竹子的时候,小部分雅士高玩们,已经玩起了竹刻扇子。

说句实话,不是我不想玩竹刻,实在是囊中羞涩玩它不动啊。

竹刻不仅要求刻得好,更是牵扯到书法和绘画,稿子功力不够,会让竹刻染上匠气。竹刻功力不够,那就根本谈不起来了。所以,最好是优秀的书画家自己就会刻竹,否则,一把牛B闪闪的竹刻扇子,需要凑齐一位制扇牛人,一位书法牛人,一位绘画牛人,一位竹刻牛人。可想而知,还是很烧钱而且很耗时的。

今天就来聊一聊竹刻折扇,准备了很多图片,不管有钱没钱,先把眼光养高,这点绝对没错。

先上二斤吹牛用的干货

知道这些才方便跟人聊竹刻,关键词我都标出来了。

竹刻扇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小林我查到现存最早的竹刻扇骨是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两把明代后期濮仲谦浅刻的扇骨,据说这两把扇子均出自河北省一座明墓,扇骨上分别为阴刻梅花、水仙、兰花及诗句。可惜由于时隔太久,小林我这也没找到实物的图片,如果哪位玩家有图片,欢迎发送给我。

其实早在明朝中后叶,南方一带竹刻就开始产生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当地竹刻工艺非常发达,并产生了竹刻意义上的两大流派,分别是上海的嘉定竹刻与现在的江苏的金陵竹刻。明代中叶是我国竹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很可惜这个时间并不久,清代中期,竹雕逐渐衰落。清末和民国时期又兴盛了一段时间,那就是扇骨雕刻出现了繁荣局面 ,竹刻名家众多,现存于世的老刻扇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诸多竹刻匠人通过不断的发展,创造出了阳刻、阴刻、留青、砂地、透雕、镂空、以及贴簧等多种技法,而竹扇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阴刻、阳刻、留青以及砂地。所刻内容大多为山水、花鸟、人物以及书法。形神兼备,颇受当时文人喜爱。

阴刻

阳刻

留青

沙地

透雕

贴簧

说到竹刻扇骨,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些当时的名家了,由于过去扇子作为人们夏季的日用品,每年都要与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竹刻扇骨便由此兴盛,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竹刻作坊和众多的竹刻艺人,现在流传下来有名有姓的就有 100 多人。

Tips:

1、书画家(尤其是著名的书画家)往往在扇骨上作画留稿时通常都会按照惯例属上自己的名款(比如小林我就看到过一柄由吴湖帆画白焦书吴迪生刻的民国折扇)。而刻竹者却将他的名字隐去,画稿一侧只留下湖帆两字,只有当看到另一侧大骨时才能看到“迪生刻”三字,当然,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老刻扇画作一面大多不落名款,反倒是那些近现代仿制的刻扇却带有名款。所以当扇友遇到带竹刻的老扇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和考证,不能仅见名款就盲目判断。

2、吴迪生,民国时期著名竹刻名家,久居上海,经常与当时上海书画名家交往,所以作品多数都与书画家合作,作品比较文人气,跟上海著名书画大家白蕉关系尤其好,所以多见白蕉与吴迪生合作。

现在有很多优秀年轻的竹刻师傅,像俊杰啊,王新良啊,张欣威啊,胡炎培等等,手上功夫都非常了得,一把刻工中四到小五。

但是底稿跟这些老前辈比还是输一点(特别是书法上),这把折扇吴湖帆画,白蕉书,吴迪生刻,春麟堂制,这帮民国文人是不是很会玩?

聊竹刻扇骨,濮仲谦你绕不开

濮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清初尚健在。姓濮,名澄,字仲谦。濮仲谦雕刻风格独树一帜,开创了竹雕艺术金陵一派。他的竹刻当时就名噪一时,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的不事刀斧,经手略刮磨即成器之竹刻,而他另一个特长便是刻扇骨。小编在上文提到的见到的现存最早的竹刻便是他刻的。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竹刻家李文甫也擅刻扇骨,且同他风格相近,因此李、濮二人被后人称为“金陵派”之祖。

很可惜的是他现存的刻扇骨并不多,据我所知天津艺术博物馆有两把。

只找到两件竹根雕的图片,先告诉大家一件拍了36.8万,一件拍了4.6万。猜猜是哪件?

弃武从文,热血的竹刻家谭一民

谭一民(?~1937) 祖籍合肥,客居苏州,曾赴日学习,归国后任吴佩孚随从副官,在军中向一文官学习箑(shà ,即扇子)边游刃,经过两三年时间勤学苦练之后,他的老师认为他在刻扇方面已经超过自己。当竹刻技艺学到手后,谭一民便向吴大帅提出解甲归田。回到苏州家中,以刻扇自娱,被画家蔡震渊得知。(蔡震渊(1898-1960)名铣,以字行,精于画猴,人称“蔡猢狲”。为人热情仗义。)见到他所刻确实不同凡响,就怂恿他刻一批,开个展公之于众。

1931年秋,由蔡震渊邀集吴湖帆、汪亚尘、吴待秋、吴子琛、陈摩、赵子云、张星阶等为其书画扇骨。他闭门不出,精心镌刻,力求刻出各大师的神韵。第二年春,由著名画家吴似兰主持,谭一民精刻扇骨展览在邵磨针巷的“娑罗花馆”开幕。展出大获成功,当天所展扇骨被订购一空,一位藏家一下子订购了五十把。

钱定一老先生说他的作品极像大师张楫如的风格。如果看了他的《汉石经》(阳文)拓片,就会觉得此说不谬。“八·一三”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又攻占苏州。为避战乱,谭一民携妻女逃到近郊黄埭。日寇不时下乡抢粮、奸淫烧杀。敌人暴行激起了他的男儿血性,他号召村民起来抗敌自保。在一次抗敌战斗中,他不幸饮弹殉国。他刻的扇骨坊间流传很多,上海博物馆也有收藏。

真假莫辨“子安士俊”

子安士俊,民国期间白文贵著《蕉窗话扇》记载:“吴郡人,逊清同光间名 治扇家也。多浅刻,字摹董香光,惟妙惟肖。得其神髓,寻常品则刻七绝一首,分二行,刻七律 或七绝二首,则分三行。字大如椒粒,若四行五行,以近蝇头尤精绝。”

他所雕刻的作品,文字较多,属于阴刻浅雕,出类拔萃,影响较大。至使当时的一些竹刻艺人,为了寻找到销路,纷纷借用“子安”这一名牌仿制其作品,造成“子安”雕刻的扇骨存世量很大,购买需谨慎。

五百年来竹人之外独树一帜,金西厓

小林我本人是王世襄先生狂热的粉丝,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王先生的叔父金西厓先生也是我仰慕的一代竹刻大家,启功先生称赞他为:“于五百年来竹人之外独树一帜”。现在小林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我所仰慕的竹刻大家。

金西厓(1890 ~1979),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以号行。浙江吴兴(今湖州)人,久寓上海。金西厓是我国近现代竹刻艺术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著名竹刻艺术大师。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感谢金西厓的哥哥,正因为他当初的建议,我们今天才能得见这般巧夺天工的竹刻艺术品。金西厓自幼勤奋,早年学土木工程,毕业于圣芳济学院,后任建筑师。从其兄金城学画刻印。金城对他说:搞书画的人多,刻竹人少,不如从东溪兄学刻竹。金西厓从其言,专攻刻竹。他悟性高,进步很快,朝夕奏刀,三年中竟刻制扇骨三百余枚。

竹艺精湛,刀法流畅、浑厚生动。金西厓和金城,徐素白与江寒汀、唐云等画家合作,留下了许多箑边竹刻名作……。书画家和竹刻家联袂创作,是晚清以来竹刻高手创作箑边竹刻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一流的书画手笔和一流的刀功刻技相结合,创造出了一流的箑边竹刻精品。

考据不周全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扇子杂谈
品味名家竹雕笔筒
北京故宫所藏竹刻文物
妙手文心——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
明清士大夫标配:金陵竹刻折扇一把
金西厓竹刻高清图(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