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格是书法创作的灵魂

扬雄:“书,心画也。”一切技法出自“心性”表现的需要。虽然技法一直被视之为塑造书法形式重要的、硬性的条件,娴熟的技法是作品成功的基本保证;但是,技法的背后正是“心性”思想作为支撑。因此,技法的功用:为了更好地、更准确地、更完美地表现“心性”思想需要。“心性”表现需要采取何种技法手段,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人们自然就会创作与之相适宜的技巧。而最终在艺术作品里,思想和技法是相互依存的。

按照传统的概念,即一个是‘技’而另一个是‘道’,‘技’必须进乎‘道’”。而我所说书法介于“技”——“道”中间的“心性”思想,最后是要求跟“道”相互融通到一起。因此“技”“道”之间决不能省略“心性”这一关键。若没有“心性”,“技”是不能近“道”的!

随着“心性”表现导致技法的产生、创造、丰富、完备。任何一种伟大的艺术技法都只属于那一个历史时代;任何技法不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而一成不变、世代不衰——在完成了某种“心性”思想表现后,该种技法即完成(创新的)历史使命,它就老化,它就陈旧,它就丧失原有的思想表现能力。这样的技法越来越面临被淘汰被变革的危机,它就会遭到后人的扬弃与革新。如果看不到这些,就不了解技法的负面弱点。无论那种技法,都要经历从革新者变成被革新对象。

我们必须用辨证的哲学眼光去看待历史发展中技法变革问题。历史是由展现思想的实践活动构成,中国书法史是技法的发展与变革创新的历史。从钟繇的小楷笔法、王羲之的行书笔法、“颠张醉素”的狂草,到米芾的集字、刷字——八面出锋……首创时都是石破天惊富有创新力……艺术的真正审美价值和意义,重在动态创新过程中的“精神”。正如“生命在于运动”,艺术的价值意义正是源自思想的运动状态!

左边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肖耀堂

书法是中国人从“思想”内部走向外界视野的最重要、最具文化意义的融通渠道,人的艺术行为,通过汉字书写线条而“描心摹象”,同时又是在完成“拟容取心”艺术选萃活动。描心摹象,拟容取心,于是成为心态文化表现的重要特点及手法。有类似于《国风》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没有高尚的人格,没有渊博的知识,永远创造不出高雅的书法作品。

现代一大批人做着与艺术宗旨不相匹配的文章,在思想与技法问题上,为了入选参展、获奖而使技法妖魔化,造就技法高超而文化匮乏的“书法家”,制造出技法强而思想弱的作品。在社会上,不是存在只有小学文凭的流氓书法大师吗?真是太荒唐了。

没有灵魂的艺术,就不会有力量去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品格就是艺术的灵魂。具有品格的艺术创造,才会有尊严和得到尊重。品格、良知和道义代表了人性中最崇高的情感,艺术创造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去发现和追求品格、良知和道义。如果丢掉了艺术的灵魂,那么我们还有真正的艺术吗?

我认为要想成为书法家,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技法,才是广博的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因人传,心正笔正——文征明书法作品《中秋诗二首》欣赏
【转载】怎样才算真正的书法家?(春华编辑 部分非原创)
从王羲之 、 颜真卿书艺风格的形成看 书法实践中沉潜心性与张扬个性的重要性
苏轼草书《梅花诗帖》临帖指导
苏轼 梅花诗帖
艺术大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