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个思路来看老翡翠应如何鉴定

7年前,北京商报几个记者与我闲聊,无意中谈起了清代翡翠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2011年7月13日应邀在商报会议室做了一个讲座“揭开翡翠A货变B货之谜”。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后登出。用bao先生的话说,“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广州日报都卷了进来。翡翠商家反映最大:清代翡翠要是真的,我们柜台里的新翡翠怎么卖?7月30日,广州日报发表了采访王春云博士的长篇文章,王博士彻底批判了姚的观点。用bao先生的话来说“打脸”,难怪那几个月姚总觉得脸上胖了许多。

其实当时我对老翡翠、国标、国检的了解都很肤浅。面对大量的老翡翠被港台人轻而易举的买走,面对国检机构的昏庸无能,时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的我,觉得应该出来吼几声,把真相告诉民众。



7年来,无数的人加入到保护老翡翠的队伍之中,王春云博士也弯下腰收老翡翠;无数的人在为老翡翠正名,摇旗呐喊;无数的学术文章应运而生。王春云、谭贵平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为老翡翠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店的、搞检测的、搞上市的、利益集团的知名人物,香港的殴霉女士也一边打压老翡翠,一边偷偷收藏老翡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谁不愿意看美的东西?谁跟财富有仇?

7年来,翡翠界、鉴定界涛声依旧。毛主席有句名诗:“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谁是“敌军”?当然是翡翠收藏者;谁是“我”?当然是国检机构。这是当今的现状。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下面我谈几个问题:

1、 正本清源,翡翠国标到底有无问题?

世间万物都有其特性。人有人的特性,如果走在路上,一个没有脑袋的躯干在你眼前晃动,那他肯定不是人,可能是鬼。木头有木头的特性,钢铁有钢铁的特性,纸张有纸张的特性,翡翠有翡翠的特性。翡翠国标有很多指标,最核心的有4个:化学成分:钠铝辉石;密度:3.34左右;折射率:1.66,摩氏硬度:7;这4个指标国际承认,1997年由英国矿物学家卡利.霍尔所著的《宝石》(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第153页)一书中就标明了这4个指标。翡翠国标从哪来,从一件件翡翠个体中抽象出来,找到共性的东西,形成国标。那么,请问各位藏家,您收藏的翡翠符合这4个指标吗?如都符合,说明翡翠国标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收藏的翡翠密度都达到3.8,说明国标有问题。世界上没有第二种物质可以同时达到这4种指标。

2、 国检机构执行国标了吗?

没有,或者说执行得很不好。国检机构如果执行了国标,老翡翠早就解放了,大家在这儿磨什么牙。下面大家看看两张证书,第一张是北京大学的:

证书上主要指标都与翡翠国标相符,但结论是“处理”。指鹿为马,滥用了鉴定权。

  

第二张证书是国检的。什么数据指标都没有。那你检测了什么?是按国标检测的吗?你们真是占着茅房不拉屎!


国检的问题很多,2011年王春云博士在打我脸时就说,国检的教材就有问题,国检的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有问题。我亲历过一件事:拿一块满绿的翡翠牌子给学了三年翡翠珠宝鉴定的检测员看(朋友的小孩),她瞄了一眼就说,假的,B C。没上手,没用任何仪器就下结论,让我感到非常诧异。再三追问她的依据,她说,培训时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凡是与商店里卖的翡翠不一样的,都是假的。无语啊!

3、 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在检测翡翠时主要应当测什么?

主要应当检测翡翠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翡翠定性的第一要素。如果检测出来是木头,其他检测就不用再进行了。如果用密度仪检测出来翡翠密度是3.34,再用红外光谱仪等检测有机物就是画蛇添足,没有意义。在翡翠密度3.34的前提下,有机物就是个“伪命题”。有机物有上万种,只要没影响翡翠的本质特性,就不要费神了,这不是我们老百姓要知道的事,那是科研要做的事。有机物有那么重要吗?怎么没人追究和田玉里有什么有机物呢?因为和田玉里的有机物并不影响和田玉的特性。

4、 新国标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新国标在“优化”部分里明确告知:漂白、充填过的翡翠“密度、折射率较天然样品偏低”(各位,千万记住这句话)。换言之,如果翡翠密度是3.34,该翠肯定没被充填。如果被漂白、充填了,翡翠密度一定发生变化----“偏低”。这是逻辑推理。这条国标是翡翠收藏者的护身符,是支持清代翡翠是天然翡翠的国家理论,是打官司的有力证据。

五、结束语

不要被国检机构牵着鼻子走,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一个不伦不类的“充填”,把大家玩得团团转,于是拼命证明自己不是小偷。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当年宣传陈景润,谁能懂“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但演变成“1 1=2”,大家就把陈景润记住了。把简单的事情变成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牢牢把握翡翠密度这一要素,便知真假。这就叫抓主要矛盾。港台人在扫货,你以为他们带了什么先进仪器?错,他们只要用手把翡翠掂一掂,便知真假。掂什么,掂的是密度。密度不够,不是石英岩玉就是充填过的处理货。相信大部分翡翠藏家都懂得这诀窍。


以上观点都是我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文保会,也不一定正确。如果觉得有可取之处,赶快打开你的钱包,找到你的上家,吃进,吃进,见好就收,相信今后它是国家的战略物资。藏宝于民符合国家文化战略。有机会再进翡翠商店,放眼望去,万“灰”丛中一点“绿”,许多美女手上带着永远不再增值的“灰石头”手镯满大街炫耀之时,你就回家关上门偷着乐吧。


本文作者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会长。


附:翡翠新国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殿堂 | 说说老翡翠被“一错再错又错”的问题所在
许金亮:清代天然翡翠被国检误检的原因暨正确鉴定翡翠的方法综述|163
翡翠鉴定高科技,高端投资有保障——拉曼检测,国际通行
一块老翡翠的四张身份证(二)
德国检测: X射线荧光检测老翡翠为天然
收藏殿堂 | 紧急通报——冒充老翡翠假货的最新动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