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建筑之: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在平遥县城东北约13公里的郝洞村,保存有我国一座珍贵的五代时期建筑,保存古建的寺庙名为镇国寺。镇国寺在古建筑界赫赫有名,但是对于普通游客还是知之甚少,所以,虽然平遥古城是山西知名的旅游景区,游人如织,但是离它不太遥远的镇国寺却游客罕至,不过,我一直认为对于这种文物,来的人少一些,对于喜欢他们的人是莫大的一件好事。

那么镇国寺到底有什么看点?镇国寺内的万佛殿这座五代建筑有哪些独特之处?

镇国寺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天王殿、东西廊庑、万佛殿,天王殿两侧建有钟鼓楼;后院东侧为观音殿,西侧为地藏殿,北面是两层的三佛楼。观音殿与地藏殿北侧均有厢房三间,三佛楼两侧有朵屋三间。最重要的建筑是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的万佛殿,其余均为明清建筑。

山西平遥镇国寺

三佛楼西侧朵屋(清)

后院东侧观音殿(明)及其北侧的厢房(清)

后院西侧地藏殿(明)

后院坐北朝南的三佛楼(明)

万佛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面阔11.57米,进深10.77米,近似方形。共用12根檐柱,没有内柱,和南禅寺相似。正面当心间辟门,两次间开窗,背后亦当心间开门,但没有窗。

万佛殿正面当心间辟门,两次间开窗

 万佛殿背面当心间开门

万佛殿与三座唐代建筑相似,同样没有普拍枋,栌斗直接坐在柱头之上,阑额在角柱不出头,这是唐五代等早期建筑常见的特征。

柱头之上无普拍枋,栌斗直接坐在柱头之上

斗拱有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为双杪双昂七铺作,第一跳华拱偷心造,即华拱之上没有横拱,第二跳华拱为重拱计心造,即华拱之上有两层横拱。补间铺作为双杪五铺作,第一跳偷心。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的耍头均为短促的批竹昂式耍头,与南禅寺及佛光寺补间铺作的耍头相同。

镇国寺万佛殿斗拱

佛光寺东大殿斗拱

南禅寺斗拱

万佛殿的斗拱与佛光寺斗拱相似,都是柱头铺作为七铺作,补间铺作为五铺作,面阔三间的大殿用七铺作,我国共有三座: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镇国寺万佛殿与崇明寺中佛殿都与佛光寺东大殿相似——柱头铺作为七铺作,补间铺作为五铺作,而华林寺大殿柱头与补间均为七铺作。七铺作的斗拱等级高,气势宏伟,但是用在三间的小型殿宇之上则显得有点头重脚轻,特别是华林寺大殿,因为柱头与补间全用七铺作,甚至当心间用了两朵补间,小小的殿宇,大大的脑袋,看起来不是很协调,而佛光寺东大殿七间的大殿,看起来则非常壮观。镇国寺同样有此弊,而且镇国寺的柱高与斗拱高分别为3.42米与1.85米,斗拱超过柱高之半,显得异常沉重。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

 

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柱中线上,泥道拱承五层枋,做法与佛光寺与南禅寺相似,但该殿是同类扶壁拱中枋最多的,南禅寺泥道拱之上承两层枋,佛光寺为四层,这种扶壁拱的作法称之为“单拱素枋多层垒叠”,被认为是中唐之后出现的做法。

 扶壁拱为泥道拱上承五层枋

万佛殿的斗拱虽然看似与佛光寺相同,但实际做法是不同的,佛光寺东大殿的第二跳华拱为乳栿的延伸,是唐代斗拱典型的“组合式”斗拱。万佛殿斗拱是“搭交式”的,即它殿内的栿不是组成斗拱的构建之一,而是插在斗拱之内的。“组合式”斗拱是唐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万佛殿“搭交式”的斗拱首开先河,是宋代早期建筑常用的做法。此外,佛光寺东大殿斗拱内没有衬方头,而镇国寺有,与《营造法式》相符。

殿内的看点,万佛殿为六架椽屋,殿内没有内柱,所以通檐用六架椽,万佛殿用了两根六架椽,下面的一根插在第二跳华拱与第一跳昂之间,上面的一根压在两根昂尾之上,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根草栿。草栿之上用斗拱承四椽栿,四椽栿之上低矮的驼峰承斗拱托平梁,平梁之上驼峰、侏儒症与叉手共同承脊槫。看点在平梁与四椽栿之间隔架的做法:驼峰之上用大斗,大斗之上再施十字出跳的斗拱承平梁,这是之前建筑中未见的新结构,而它也首开先河,成为后来宋代早期建筑常见的做法,也是我们给宋代建筑分期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镇国寺万佛殿梁架结构

此外,在万佛殿内泥道拱之上,还保留了与芮城广仁王庙正殿相似的矩形拱,即拱头为直角,这应该也是早期建筑做法的保留。

这些早期建筑的细节变化是我们了解中国古建筑转变的重要依据,虽然我国保存的早期建筑数量有限,特别是唐五代建筑,仅存11座。我们从仅存的这11座唐五代建筑中去总结这个时期建筑的特点显得有些牵强,很多特征也许并不能反映当时整个建筑的特征,但是我们总结现存的几座建筑的特点也是很有意义的,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万佛殿除了建筑珍贵,还保留了我国仅存的五代时期的寺观彩塑,它们是我国除敦煌之外唯一的五代泥塑作品。与南禅寺一样宽大的佛坛,与南禅寺相似的佛教人物组合,唐风犹存的造像特征,都是极为珍贵的。佛坛之上释迦结跏趺坐,两侧为迦叶与阿难,再两侧为四位胁侍菩萨,佛坛前两侧有两位护法金刚,在佛座前莲花座上两位供养人半侧半倚,共计11尊造像。

关于万佛殿的断代

万佛殿最重要的断代依据是梁架上的题字。脊槫之下的题字:“维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三月建造”,殿内当心间东缝六椽栿下题字:“奉为皇帝相公及文武寀寮,建造佛殿一所,愿法界生灵早登觉岸”,心间西缝六椽栿下也有题字:“木作督料……赤白督料……结瓦督料……打瓦督料……石匠李进”。督料、结瓦、赤白等,在《营造法式》中屡有所见,可见,是当时所题,根据以上题字可知,大殿建造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963年距赵匡胤陈桥兵变(960)已过去三年,北宋已经建立,但是这时,山西中北部还是北汉统治时期,皇帝为刘钧,所以,把这座建筑定为五代建筑。

关于万佛殿的用材

用材:22厘米*16厘米,约合宋代7.2寸*5.2寸,约为《营造法式》的四等材。

据清华大学测算,万佛殿用的营造尺是1尺=30.6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美宝藏!山西最不可错过的十大最美古建筑,每个都是国宝
山有木兮木有枝 - 早期大木作建筑中的双抄双昂
隋唐五代建筑---佛教建筑(中)
遗世独立的唐宋木构,有生之年等你拜访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一座五代时期最接近典型殿堂结构的建筑-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国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