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爱的胡鑫宇同学,你为什么要自杀?

       持续讨论了一百一十天的“胡鑫宇失踪案”,终于在今天尘埃落定了,根据江西省公安厅的通报,胡鑫宇同学的死亡,确定属于自杀。

       106天的寻找,106天的煎熬,多想孩子还有生的可能,多想让孩子亲人悬了很久的心能放下,可随着孩子腐烂已久的尸体被发现,最后的一丝丝希望也随之熄灭,虽然早料想到了孩子已去了天国,可心里还是有些悲伤,始终难以接受。

        既然自缢的事实已无法改变,那关于案件的那些扑朔迷离的猜想也就没了意义。我不再想知道“为什么警方明明已地毯式已搜索了好多次,却在这之前一次都没有发现到孩子的尸体”;也不再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跑去粮库院内的树林里自杀…”我只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可怜的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今天,江西警方也分析并给出胡鑫宇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1,胡鑫宇内向、温和、孤独、很在意他人看法,缺少情绪宣泄渠道等;因学习落差较大、心理状态不好,存在内疚自责、无助、无望等心理状态问题。

        2,胡鑫宇的高中生活,存在适应困难、入睡困难、醒来再难以入睡等问题;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内疚自责、无助、无望感。

        3,质疑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胡鑫宇甚至在社交软件上试着销声匿迹,来测试周围人的反应。

        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说,因为胡鑫宇自身的问题,导致了自杀。但是胡鑫宇产生这些自身问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胡鑫宇自身的原因?

      我承认,有些孩子的确心理脆弱、敏感、易受情绪的影响,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和他人情感的羁绊,只是我们简单的以为给孩子提供了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殊不知,这些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每一位身边至亲的陪伴、关怀和教导,或是父母,或是老师,或是兄弟姐妹…

       孩子的性格如何、心理状态如何,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和老师是能够发现的,只是我们总拿自己的成长和孩子比,想当然的认为孩子的遇到的事儿不算事儿,不在意、不在乎、不关心,甚至还生气地骂孩子不好好学习或者矫揉造作、没事找事。

      今夕不同往日,毕竟在吃不饱的年代,每个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吃一口饱饭和好吃的上,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抑郁或者寻死觅活。80后之前的孩子糙、皮实、适应能力强,骂不倒、打不哭,有很强的承压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可年轻的90、00后,他们却完全和我们不一样。时代的巨大变化,让这些孩子不在愁吃穿,他们更在意情感的体验、生活的享受以及自我的表达;加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他们更加独立和封闭,甚至会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时代的大不同,间接的导致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不同,对人和事物的处理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80后之前的人可能认为都是小事、甚至不值一提,可在00后的眼里,那就是天大的事儿、关乎生死的事儿。一来的确和年龄小、阅历不足、心智不成熟有关,二来真的也和这代人的成长、见识、思想观念有关系。

       我不知道胡鑫宇这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或者窘境,我也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如何、父母老师是怎样的人,我只是对孩子的离世有些惋惜和心疼。如果他身边的任何一个至亲能及时发现他异常的举动或者情绪变化,或者干脆从成长的一开始就能观察到性格的变化和不同,并多些长久的关怀和耐心的引导,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教育之路,警钟长鸣。一个胡鑫宇自杀了,可还有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孩子却正在走向和他一样的道路上。这不是个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胡鑫宇的离开诚然令人叹惋,但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要求:不能让胡鑫宇的悲剧再重演,我们必须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而不只有学习的好坏和名次的高低。

      大人的世界观总和孩子的世界观有着种种冲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同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人理解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我们总认为孩子做的那些事是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因此就会无休止地去骂孩子、否定孩子,甚至引发生严重的口角和骂战,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不会再向我们吐露心声,心中积攒的坏情绪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与其暴跳如雷骂孩子,与其骂孩子后会后悔,不如换位去思考,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出发,去感受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去想象他们的收获和喜悦。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次转变,就会带来孩子的转变,倘若我们能做到真正的将心比心,想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换位思考,是理解和学会倾听,而善于观察,则是主动发现问题。人是不能掩盖自己情绪和心态变化的,即便心理素质极强的大师,也会在某些地方显现出自己情绪的波动和心态变化,或是某个表情,或者某句话的语调,或是某个行为举止,都是心理状态的映射,总之,只要善于观察,细微之处,都可以发觉或者察觉到的。

       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引导和交流,并给予帮助,不能坐视不理或者草草了之。有些孩子其实是很可怜的,家庭的变故,世俗的残酷,学习的压力,不被他人理解的想法…这都是导致他们抑郁甚至放弃生命的原因,我们必须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心态变化。

      有朋友发来一段话,让我很受感染,他说“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工作,学生最清楚。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像是某种有激情地传递爱和关怀,而这种激情才是优秀教师的特质,它深植于学生的脑海,让上课教学只能退居其次。学生或许会忘记教师教过什么,却永远不会忘记教师是否热爱教育。”把这段拿出来和所有同仁共勉,愿我们都能做这样有激情的老师,去真切地关心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做真正地教育工作者,让胡鑫宇这样的失踪案,永远不再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胡鑫宇自杀原因曝光,录音笔内容刺痛所有人:这场悲剧,远远没有结束……
胡鑫宇事件水落石出,家长需要关注的背后几个关键因素
【有感而发】再来说说“胡鑫宇事件”
失踪100多天的胡鑫宇自缢身亡!为何父母和老师看不到他在求救
心理学家: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但中国的家长、老师却还没跟上
女儿抗抑郁药,被妈妈换成维生素:暴露中国式家庭最痛一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