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 头痛
 7    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因多种原因引起。推拿对许多慢性良性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须在采用推拿治疗前排除颅内病变引起的头痛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7.1   诊断依据

    7.1.1   任何年龄段及职业人群均可发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症状。

    7.1.2   可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但体检无高热或长期发热、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颅神经损伤定位体征及青光眼、鼻窦炎、中耳炎等五官科器质性疾病。

    7.1.3   慢性头痛者有周期性发作与缓解的特点,对于持续加重者应引起注意;急性起病者应注意血压变化及血象变化。

    7.2   证候分类

    7.2.1   颈性头痛:  起病或急或缓, 有长时间伏案工作史或失枕史,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在患侧风池周围及上位颈椎关节突关节附近可触及明显压痛和结节状物,颈椎 X线摄片检查有典型退行性改变。

    7.2.2   外感头痛:  起病较急,有感受外邪史,或头痛连及项背,或胀痛欲裂,或头痛如裹;可伴有发热、恶寒或恶风、身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7.2.3   肝阳头痛:  头痛目眩,面红耳鸣,心烦易怒。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脉弦。

    7.3   治疗方案

    7.3.1   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 疏经,通络,止痛。取穴及部位:  印堂、神庭、鱼腰、攒竹、头维、太阳、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肩井、大椎,头面部、颈肩部六阳经、足厥阴肝经及督脉循行部位。

    主要手法:  一指禅推法、分推法、按揉法、叩击法、拿法、抹法、扫散法、平推法、拿法、 法。操作步骤: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行头面部推拿操作,再作颈项腰背部和四肢部操作。

    7.3.1.1   颈性头痛:  通络止痛,配合上颈椎整复手法以正骨合缝。

    7.3.1.2   外感头痛:  疏风通络,配合上胸背部擦法操作,拿合谷、曲池。

    7.3.1.3   肝阳头痛:  平肝潜阳, 通络止痛, 配合拇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推桥弓,擦涌泉。

    7.3.2   其他疗法

    7.3.2.1   针灸:  主穴取风池、风府、至阴,配穴取合谷、三阴交等。

    7.3.2.2   牵引:  颈性头痛可配合颈椎牵引。

    7.4   注意事项

    7.4.1   治疗前,须注意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腔隙性脑梗塞、脑膜炎、颅内肿瘤等引起的头痛。必要时,作头颅CT或MRI检查。

    7.4.2   头痛者应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散步、太极拳等体育活动。

    7.4.3   头痛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的枕头,仰卧时宜低,侧卧时与肩等宽。避免在工作中长时间低头,提倡间断性颈椎活动。注意颈部保暖。

    7.4.4   头痛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宜稳定。

    7.5   疗效评定

    7.5.1   治愈:  外感头痛消失,颈性头痛及肝阳头痛消失并稳定半年以上未复发。

    7.5.2   好转:  外感头痛减轻,颈性头痛及肝阳头痛明显减轻并稳定半年以上。

    7.5.3   未愈:  头痛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7.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22 条,第5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41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
李氏砭法|砭治风寒头痛
头痛推拿治疗技术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颈椎病的按摩穴位图[脊髓型颈椎]
中医颈椎病按摩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