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 面瘫
  3    面瘫


    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

    3.1   诊断依据

    3.1.1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3.1.2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1.3   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3.1.4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3.2   证候分类

    3.2.1   风寒袭络:  常有受寒史,急性起病,一侧面部板滞,闭眼不能, 口角歪斜。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

    3.2.2   风热袭络:  常有患侧耳内、耳后完骨及面颊部疼痛及发热,起病较缓,一侧面部板滞,闭眼不能,口角歪斜,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可伴恶风,头痛。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3.3   治疗方案

    3.3.1   辨证施治

    3.3.1.1   风寒袭络证:  祛风散寒,疏筋活络,取合谷、风池、阳白、翳风、四白、地仓、颊车等穴,均用泻法。

    3.3.1.2   风热袭络证:  清热散风,疏经活络,取合谷、曲池、翳风、四白、阳白、地仓、颊车等穴,均用泻法。

    3.3.2   其他疗法

    3.3.2.1   电针:  取面部穴位2~3对,通电5~10 分钟,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

    3.3.2.2   穴位注射:  取面部穴位2~4穴,常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

    3.3.2.3   拔罐:  取面部常用穴,用皮肤针叩刺,使少量出血,叩刺后配用小口径火罐拔罐。

    3.3.2.4   穴位敷贴:  马钱子研成粉,用0.3g撒于膏药或胶布上,贴于患侧下关穴。

    3.3.2.5   按摩:  用轻柔手法根据面部肌肉走向进行按摩。

    3.3.2.6   理疗:  如红外线、感应电、碘离子导入、超短波等可适当选择应用。

    3.4   注意事项

    3.4.1   本病初期1周之内,一般不主张刺激患部经穴,常取远部的风府、风池、曲池、合谷等穴。早期应用针药结合疗法,更有利于恢复。

    3.4.2   避免超限度刺激或应用电针过度牵拉,造成面肌痉挛或面部“倒错现象”发生,如在后遗症期出现“倒错现象”,可采用刺络拔罐。

    3.4.3   治疗期间患者外出避免面部受风寒,应戴口罩、眼罩防护, 晚间患侧眼部应点眼药水以防感染。

    3.5   疗效评定

    3.5.1   治愈:  闭眼好,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

    3.5.2   有效:  额纹及鼻唇沟基本纠正,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

    3.5.3   未愈:  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严重障碍。

    3.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4条,第28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面神经麻痹康复治疗经验
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奇穴16牵正:面瘫
针灸如何治疗面瘫?小编来告诉你
十六课 目面瘫
面瘫用这几种中医技术,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