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 喘证

    9    喘证


    喘证系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受他脏病变影响而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病。

    9.1   诊断依据

    9.1.1   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紫绀为特征。

    9.1.2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9.1.3   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听诊时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干性、湿性啰音或哮鸣音。可伴有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9.1.4   合并感染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9.2   证候分类

    9.2.1   风寒束肺:  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9.2.2   风热犯肺:  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黏,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9.2.3   痰湿蕴肺:  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黏,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9.2.4   水气凌心:  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数。

    9.2.5   肺脾两虚:  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   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少苔,脉弱。或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

    9.2.6   肺肾两虚:  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黏,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紫或舌质红,少苔,脉微疾或结代。

    9.3   治疗方案

    9.3.1   辨证施治

    9.3.1.1   风寒束肺证:  宣肺散寒,方如麻黄汤加减。

    9.3.1.2   风热犯肺证:  宣肺泄热,方如麻杏石甘汤加味。

    9.3.1.3   痰湿蕴肺证:  化痰降气,方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9.3.1.4   水气凌心证:  温阳健脾,化饮利水,方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9.3.1.5   肺脾两虚证:  补脾养肺益气,方如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9.3.1.6   肺肾两虚证:  益肺补肾,纳气平喘,方如补肺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9.3.2   其他疗法

    9.3.2.1   中成药:  风寒束肺证可选用小青龙汤等宣肺散寒类中成药;风热犯肺证可选用黄连上清丸等宣肺泄热类中成药;痰湿蕴肺证可选用二陈丸、六君子丸等健脾燥湿、止咳化痰类中成药;肺肾两虚证可选用参蛤散等补肾纳气类中成药。

    9.3.2.2   针灸:  实证宜针,虚证宜灸。发作期取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等穴。风寒犯肺加大椎、风门等穴;痰热壅肺加鱼际、合谷等穴。缓解期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关元等穴。肺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等穴;脾肾阳虚加肾俞、太溪等穴。并可用伏灸,取大椎、肺俞、风门、膏肓、天突等穴。传统在小暑至白露时施治。

    9.3.2.3   穴位埋线:  选定喘、大椎、厥阴俞、中府、尺泽等穴,埋植羊肠线。

    9.3.2.4   外治法: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研末,加入香窜引药,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夏月三伏天敷贴。

    9.4   注意事项

    9.4.1   并发症处理

    9.4.1.1   自发性气胸:  喘证不能缓解,突然出现胸痛,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患侧胸部膨隆,肋间隙增宽,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提示并发自发性气胸。可作胸部X线摄片以确诊。紧急时作胸穿抽气,必要时请胸外科会诊处理。

    9.4.1.2   呼吸衰竭:  在急性发作加重期,如出现呼吸急促、紫绀以及昏迷等呼吸衰竭表现,可参照“喘证”、厥证”、痉证”、闭证”、脱证”诊疗常规处理。需密切观察,加强监护,同时给予中西医综合抢救治疗。

    9.4.2   长期吸烟者,应戒烟,忌食辛辣及鱼、虾等物。

    9.4.3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9.5   疗效评定

    9.5.1   治愈:  喘息及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9.5.2   好转:  喘息及其他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9.5.3   未愈:  主症未改善,或恶化。

    9.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9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慢阻肺,这9个方药,15个中成药,一文总结:
肺病
2023年执业药师考前真题考点大爆料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慢阻肺不同分期、不同症状的中成药治疗
当代名老中医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举隅
【中医辨证】五脏六腑辨证、配穴、诊治指南,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