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鹏飞||蓝田赋(修订版)

灞水环清

蓝田赋(修订版)

作者∕韩鹏飞

夫蓝田者,盖置邑于先秦[1],兆基[2]于史前。玉美曰蓝,产地为田;盛产美玉,故名蓝田[3]。面秦岭,负骊山。处三辅之要冲[4]而控荆楚,带浐灞之双流而润秦川[5]

  蓝田上陈旧石器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景观

唯我蓝田:底深蕴厚,流长源远。人类发祥圣地,华夏演进脉源。上陈遗址[6],推前中华历史四十万载,穿越时空,追溯人类活动二百万年;先民遗迹,亚洲罕见;中华大地,辟地开天。蓝田猿人,相继踵地顶天;公王岭[7]上,觅食果根饥餍。物竞天择,生存择地徙迁:陈家窝[8]、涝池河[9],吟唱远古沧桑;桐花沟[10]、冯家村[11],凝固先民情缘。华胥古国[12],光耀史前;民无嗜欲,无为自然;立民族繁衍之禅床,创史前盛世之乐园;胥生羲娲[13],毓圣毓仙;本固支荣,瓜瓞绵延。

  公王岭蓝田猿人头盖骨出土处

唯我蓝田:天地造化,别有洞天。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层峦耸翠,餐霞烘丹;画图烟景,西走蛇蜒。云飞水动,别墅辋川[14];柳烟桃雨,山谷郁盘;竹溪花香,秦雍胜冠。千古涌流,石门汤泉[15];洗浴弃疾,润肤养颜;水气氤氲,飘然若仙;昔日皇家沐浴汤院,今朝百姓休闲乐园。玉山并秀,奇峻雄险;雨虹辞藏,幽谷叠峦;怪石林立,飞瀑寒潭。禾穗含露,秋霁鹿原;金谷玉米,五谷盛产;四射荧光,沃土肥田。绣岭春芳,风光无限;草木繁茂,野卉烂漫;牛羊吟唱,蜂舞蝶恋。灞水环青,浸润蓝川;哺育先祖,造福沿岸;华实蔽野,羽翔鳞潜。蓝桥仙窟[16],古树参天;巨藤纩绕,瑶草斗艳;道教福地,翠霭苍烟。竹篑寺[17],浮辋乘灞,贯穿东西;文峰塔,耸山破空,俯看川原。流峪飞峡[18],握雾拿云仙境;高潭落差,飞瀑溅花奇观。名刹悟真寺[19],佛国水陆庵[20]。山川灵气,引来骚客咏蓝田;才情勃发,吟诵诗篇[21]留人间。

秀岭春芳

唯我蓝田:形似簸箕,灞浐镶嵌;原隰杂错,川原岭山;灵气盈畴,沟谷坡衍;物华天宝,遗世越凡。华胥大杏,驰誉方园;羲母始植,世代繁衍;地理标志产品,重要农业遗产。櫻桃红润剔透,肉嫩适口酸甜。核桃函列,青果茂繁;板栗罅发,笑容灿烂。遥怜霜落叶,林红柿子鲜。浮光耀金,玉山之油菜花;槐谷飘香,秀岭之里峪湾。蓝邑白皮松,苍翠缀尘寰。南山大天麻,葛牌红豆杉。天然芈芈梢,公王九孔莲。日往月来,生机盎然;任土所丽,实旷来远。

石门汤泉

唯我蓝田:钟灵毓秀,俊杰非凡。文姬葫茄传绝唱[22],伯喈[23]才华耀文坛。李广[24]南山射猎,飞将潜龙在渊。右丞丹青列宗[25],摩诘赋诗参禅。苏珦[26]名相一代,苏晋[27]“饮中八仙”。卢钧[28]仁声载路,宦海口碑清廉。公权[29]纳封徙居,“柳骨”书坛垂范。享誉古今,画马韩干[30]。材雄德茂李玄通[31],伏节死义帝[32]伤感。张讷[33]骞谔,立朝不避权贵;孝友睦婣,关中学者宗焉。吕氏兄弟[34],进士光宗耀祖;张子[35]高徒,关学推波助澜。微仲大防[36],正气宰辅哲宗;与叔大临[37],现代考古祖先;和叔大钧[38],《乡约》教化秦俗;进伯大忠[39],外交坛坫周旋。荣氏父子[40],进士宗荣祖显;惠及两淮,御史[41]广受称赞;布政司[42]参议,荣察秀出行班。官代邸教授[43],太子太傅飞泉[44];明理学精髓,《语录》[45]影响深远。大学者秦关[46],谥号之国子监[47];立《乡约》践行,复兴美俗誉满。李东[48]莅政廉明,不畏强御;巡按江北川蜀,表良锄奸。比屋可封李挺实[49],凤毛济美耀家山。李谊[50]得遇遂荐,《玉山櫵隐稿》传。汝侯宗敏[51],取义成仁豪壮;宦官承恩[52],爱国忠君奇男。剔弊厘奸,治密良翰[53]。关中大儒,梦周蓝川[54]。佰荫[55]返乡,传播进步思想;开蒙鹿原,革命火种蔓延。甘园[56]寄情,指作字画传神;教育救国,财润学堂称贤。遣兵调将,汪锋[57]运筹帷幄;挥戈跃马,沙场笑赋诗篇。启民[58]从戎,乱世节操乃见;白旄黄钺,驰骋迈伦超然。陕北根据地,伯平参与[59]创建;以虚而带实,大展经纶凛然。沉浮府仰[60],子伟[61]量大宏宽;务本息民,辅弼任劳任怨。实业救国,国宾[62]鞠躬尽瘁;航空报国,长红[63]领衔攻关。孙文思想,固亭[64]钻坚仰高;“医义长昭”,粹庵[65]杏林春暖。传道解惑,子云[66]名耀秦川。易学泰斗,秉勋[67]名不虚传。王辉[68]忠诚筑警魂,金融卫士李凤莲[69]。梨园名伶,文丑花旦。花旦月华[70],成就非凡;文丑新民[71],造诣精湛;于谦[72]相声,饮誉艺坛;戏骨春荣[73],明星名旦。王安国[74]行草拙重,立超然散淡之典;贺伯忍[75]书风高古,无陈腐俗媚之染。建兮[76]取法南北二宗,丹青气韵扑茂雄健。德艺双馨,范桦[77]驰誉画苑;书画双修,西军[78]艺海扬帆。吕湘波[79],《玉种蓝田》;揭内乱,倾诉民难。扎根三秦铸史魂,林仑[80]巨著《终南山》;文学创作,笔大如椽。《白鹿原下》,恭让[81]传世鸿篇;民国关中,政态民情再现。怀仁[82]《大虬》,爱情凄婉;彰显人性,令人慨叹。卞寿堂[83],《鲸鱼沟》,农村变革长卷;修《县志》,担重任,记载社会发展。孙兴盛[84],《青河川》;沃土奇葩,言文行远。民间文化,自有渊源。裴航乞药[85],演绎爱情传奇;尾生抱柱[86],坚守信约典范。葛牌孝歌[87],唱腔哀婉凄绝;华胥道情[88],声律悠扬婉转。社火戏曲[89],传承民俗风情;水会音乐[90],荣登非遗名单。人杰地灵,达才成德出精华;才俊星灿,圆梦报国耀故园。

云横秦岭

唯我蓝田:史海钩沉,封域洞鉴。上陈公王[91]遗址,镌刻史前画卷。画卦台,奠定哲学思想;娲氏庄,演义色彩奇传。风后夜观北斗,始造战车辨南北;篑山[92]挥戈破雾,蚩尤溃败输满盘。仰韶龙山砖材,显呈新街台塬[93]。“鼎湖延寿”瓦当[94],惊现焦岱西南。始皇出巡,两过蓝关[95]。拒吴救楚,义举千古流传。秦守青峣[96],楚军惨败蓝田。王翦灭楚,楚军只轮不返。邦取峣关,奠定大汉政权。苻苌夏收清野,桓温北伐断餐。刘裕兵临城下,姚泓败退鹿原。周亚夫,出蓝关,救汉室,平叛乱。郭子仪布疑兵,吐蕃军丧魂胆。尚可孤七盘坡出奇制胜,会友军平叛乱收复长安。李克用兵蓝关道,大破黄巢兵三万。石门关上,闯王计杀坐山虎;义军低潮,自成屯兵王顺山。葛牌古镇,吟唱壮丽诗篇;长征途中,创建红色政权[97];中共蓝田支部,丁卯仲夏[98]诞焉。蓝洛支队,敌后运筹攻其不备;身寄虎吻,护送过往战友平安。红二十五军,文公岭激战;迎风冒雪设伏,粉碎敌军围歼。张家坪突围,红军保存力量;哥老会起义,教训遗留史鉴。蓝桥暴动,开辟革命武装;玉山[99]起义,和平解放蓝田。蓝天铀业,井下奋战;献身国防,开采矿田。固体脊梁,航天四院;长歌激昂,雕弓铸剑。积厚流光,辉煌灿烂。

鹿原秋霁

唯我蓝田:得天独厚,山藏玉颜。浑然天成,历史久远;光泽温润,暖玉生烟。玲珑剔透,色彩斑斓。开采利用,五千余年。仰韶龙山,璧戈玉铲。玉作礼器,商敬祖先。传国玉玺[100],蓝玉刻篆;皇权象征,流传千年。汉唐玉雕,工艺精湛。雕琢鸠杖,高祖[101]恩典;铜镂玉衣,始于大汉。至唐鼎盛,应用广泛;王公权贵,装饰冠冕;刀剑鞘柄,朝服钗环;官佩玉带,等级森严;餐玉盛行,奢望成仙。过度开采,地震塌坍。迨至清朝,新矿发现;俗称“菜玉”,质细而坚;小打小闹,绵绵不断。壬午[102]年间,省局测勘;玉石矿带,捷报频传;葛玉草岱[103],凤立鸿骞;储量丰富,立方千万。改革开放,幕启长天。开发美玉,产业成链。商旅往来,接踵摩肩。玉雕条屏,人物水山;花卉鸟兽,器皿文玩;古物仿制,玉佩挂件。构思奇巧,形态万千。神韵横生,活灵活现。艺术珍品,享誉尘寰。

  
 

蓝田玉摆件

中国厨乡[104],古邑蓝田;餐饮文化,悠久灿烂。蓝田猿人,百万年前。火烹熟食滥觞,开启文明纪元。孕育烹饪基因,摧化餐饮发端。伏羲教民,养牺牲,充庖厨;圣德弥隆,施惠泽,食0康健。秦至西汉,鼎湖宫,御馐苑;蓝关古道,逢驿站,设酒馔。大唐盛世,“行厨”“僧厨”出现;拼盘美食,始祖地位彰显。丝绸之路,胡人经商长安;民族饮食,渗透交融发展。四吕[105]异地赴任,家乡庖厨相伴。厨艺高超,司礼秉笔太监;名倾一时,承恩[106]影响深远;学习烹饪,竞相好学不倦;衣钵相传,走向地北天南。候智荣[107] ,李松山[108]:“行宫”执厨,慈禧召见。蓝田厨师,九州誉满;各地官吏,纷纷聘延。箕裘不坠,代代薪火相传;蒸汆炝炒,辈辈秀出行班。

 

润育桃李                           蓝田九大碗

陕菜之乡[109],味享蓝田。三秦菜系,凝聚血汗。西安饭庄,名菜经典;秉钧[110]定型,宣敏[111]完善。古为今用,仿唐菜点;子辉[112]挂帅,成果非凡。“长安八景”,学德[113]领衔。“十三”冷盘,饮誉厨坛。郑生和[114],集大成,编纂《迎宾菜谱》;张兴寿[115],饺子宴,创立白案经典。杜西锋踵事增华,领头雁轶后超前。蓝田美食,名不虚传。地软包子水晶饼,高馔蒸馍和麻团;洋芋糍耙神仙粉,爽滑细腻似绸缎;生汆丸子烩锅盔,三蒸六炖九大碗;金边白菜葫芦鸡,荞面饸烙空心面;山果糟肉,雷葱煎蛋;泡泡油糕,鼓而不散;千层油饼,酥脆松软;油辣香椿,珊瑚雪卷;蓝田醋粉,浆水搅团。油泼素饺子,灞源豆腐干。先哲名家,开发承传。铸新淘旧,谱写华篇。

  

蓝田厨艺大赛参赛菜肴剪影

唯我蓝田:牛眠龙绕,福地洞天。鄂邑公主,支家沟上一抔土[116];宣霍皇后,贵人坨处留寝园[117];蔡王村北[118],文姬长眠。北关义士墓[119],萧丘[120]零水原。飞云山[121]下,辋川河岸;王维冢圹,镶嵌其间。柳家村[122]墓冢,三朝侍书柳公权。吕氏家族墓,五里头村太尉塬[123]。柱国大将军,坟茔乔村边[124];西汉临江王,陵园陈家岩[125]。紫气盈福地,功昭后人;祥云拥洞天,德炳蓝田。

辋川烟雨

穿越时空兮,品读古邑蓝田;地域神奇兮,彰显雄浑内涵!

唯我蓝田:时来运转,地覆天翻。牢筑鸿基,丝路生态慢城;劲张鹏翼,人文山水蓝田。琅嬛馆藏,泽被读者精典。秦岭山泉[126],造福百姓水源。生态长廊,沿堤贴岸恢弘;河心喷泉,珠帘柔波妙曼。麓湖半岛,水木清华阆苑;留鸟[127]汀渚,萦岛纡曲回还。天鹅湖上,水光天色相浑;回清倒影,落霞邀情悠然。影视新城[128],绣庄锦塬;层台累榭,名堂古关。大桥卧波,架通来往,车辆争流有序;高速锦带,方便旅商,人车跨越捷便。休闲广场,笙歌悦耳;灞河堤上,舞扇练拳。一十九万公顷秀美山川,绚丽璀璨;六十五万四千英雄儿女,勤劳勇敢。

蓝桥仙窟

壮哉!蓝田。继往开来兮,抱富民之举,尽心竭力惠民生;躬逢盛世兮,舒强县之卷,凝心聚力谋发展。“华胥氏”之后裔兮,不辱使命;“蓝田人”之儿女兮,再续新篇

(本文插图所用图片源自《南山瞭望》、中国·西部文学微刊《滋水美文》等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01]吕懋勋.蓝田县志[M].光绪元年 (1815).

[02]佚名.蓝田乡土志[M].清宣统二年(1910).

[03]牛兆廉.续修蓝田县志[M].民国二十四年(1935).

[04]贺民贤.蓝田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05]卞寿堂.蓝田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06]曾宏根.蓝关古道[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07]曾宏根.神秘的华胥国[M].西安出版社.2008.

[08]曹永斌.蓝田文史资料汇编[M].陕西天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09.

[09]曹永斌.历代诗人咏蓝田集注[M].蓝田立新印务有限公司印刷.2016.

[10]中国厨师之乡西安·蓝田首届厨艺大赛组委会.中国厨师之乡西安·蓝田首届厨艺大赛纪事[J].发现蓝田杂志出社版.2012.

[11]西安地方志办公室.西安村落记忆[M].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12]蓝田新街遗址出土6件砖残块“年龄”超5000岁.  [EB/OL]http://www.qq.com  2014-10-31/2017-2-06.

[13]陕西蓝田支家沟汉墓发掘简报.  [EB/OL]http:// www.cssn.cn  2015-09-24/2017-2-06.

[14]蓝田支家沟大墓鸟瞰.  [EB/OL]http:// www.cnwest.com  2014-11-13/2017-2-06.

注释:

[1]先秦:秦献公六年(前379),秦始置蓝田县。

[2]盖兆基于史前:是说从史前时代开始已经建立了基础。按,距今212万年前人类生活的上陈遗迹;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在此生息繁衍;距今65万年前的“陈家窝人”在此延续血脉;8300年前的华胥氏在此地建立华胥古国。它的悠久历史,可以直溯到神话时代。

[3]蓝田:据《蓝田文史资料》载:“《周礼》,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以县出蓝玉,产地为田,故名蓝田。

[4]三辅之要冲:蓝田自古位居秦楚大道,有“三辅要冲”之称。  三辅:即三秦。

[5]浐灞:即浐河、灞河,二河皆发源于蓝田县。  秦川:陕西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 

[6]上陈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在此址发现了距今约126万到212万年前的人类生活遗迹。极有可能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该项目已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7]公王:即公王岭。1964年5月在蓝田县境内的九间房乡的公王岭发现了距今110万到115万年前约30多岁的女性人头骨化石,按国际惯例,被命名为“蓝田亚种直立人”,俗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8]陈家窝:地名,1963年7月在蓝田县境内洩湖镇陈家窝红色土壤中,发现了距今65万年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9]涝池河:地名,1963到1964年,在蓝田县境内厚镇的涝池河发现了距今约40万到50万年的涝池河人肱骨化石。

[10]桐花沟:地名,在蓝田县境内九间房乡的桐花沟发现了距今约20万到30万年的桐花沟人头骨碎片。

[11]冯家村:地名,在蓝田县境内冯家村的发现了距今约2万到3万年的人类下颌骨化石。

[12]华胥古国:指早在8500年前的母系社会,部落首领华胥氏就在蓝田县华胥镇孟家岩村所在地建立了华胥国。

[13]羲娲:羲即伏羲,娲即女娲。

[14]别墅辋川:位于蓝田县城南10余公里处。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是一片拥有林泉之胜,因地而建的天然园林。

[15]石门汤泉:位于县西南25公里的汤峪镇。自唐玄宗起即在汤峪大兴土木,建造“大兴汤院”,分设玉女、融雪、莲珠、漱玉、濯缨5池,闻名京师长安。

[16]蓝桥仙窟:该址均位于蓝田县蓝桥镇王顺山旅游区对面的山上,距县城27公里。该洞历史悠久,曾为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炼成仙之地”,也是八仙常参共演之所。是道教第五十五福地。

[17]竹篑寺:蓝田县城南七公里处,有座两峰并肩形似笔架的山,为篑山,山上所建寺院,即为竹篑寺。山上的文峰塔始修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七级六棱砖塔。而原塔毁于十年“文革”之中,2005年根据古朴雄浑仿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又重新修复。修复后,塔高399米,直径为13米,塔形为八棱七级,外有佛龛造像。

[18]流峪飞峡:位于蓝田县九间房镇的桐家山,背靠王顺山,面对流峪寺山,南接张家坪,经秦岭古栈道遗址,沿千年水道流峪河向南。

[19]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初年,是大秦岭终南山宗教文化圣山中一座中外驰名的千年古刹。

[20]水陆庵:原名水陆殿,位于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顺山下,为六朝古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殿内的彩色泥塑是国内目前保存的最大的壁塑群。

[21]吟诵诗篇:从隋起,历代诗人、学士、王公、官吏蓝田之行,代不绝迹,留存诗篇甚丰。其中不乏向宋之问、王维、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李商隐、杜牧、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孟浩然等等大家的作品。据统计,诸代骚人韵士留存的诗篇已高达459首之多。

[22]葫茄:即指蔡文姬所作的《葫茄十八拍》。

[23]伯喈:即蔡邕。按,当年邕随董卓迁献帝入长安,卜筑於邑于县东悟真峪口蔡府村,“邕寄家于蓝田焉”。蔡府村,位于蓝田县城东20华里悟真峪口处。

[24]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出兵雁门关攻击匈奴,众寡悬殊,兵马多伤亡,广被活作,途中,夺马逃脱。回到京师,依法当斩,经纳粟赎罪,成为庶民。“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灌强)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李广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25]列宗:即明代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南北之分来譬喻李思训和王维,称李氏为北宗山水的鼻祖,而将王维视作南宗山水的奠基人。

[26]苏珦:蓝田县人,明经举,唐鄠县慰、右台监察御史、右司郎中、给事中、左肃政台御史大夫、右御史大夫、岐州刺史、右台大夫、户部尚书、河内郡公、太子宾客、检校詹事、赠衮州都督,谥文。《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载:苏珦一代名相。苏珦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27]苏晋:苏珦之子。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常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琏、催宗之、张旭、焦遂等名流一起饮酒赋诗,被尊为“饮中八仙”。作为诗人苏晋,其诗作大都失传,传世诗作仅存《过贾六》与《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两首及文《八卦论》。

[28]卢钧:据《蓝田县文史资料汇编》:卢钧,祖籍范阳,世居蓝田,字子和。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历任刺史、节度使、户部尚书、宰相等要职。懿宗初年去世,享年87岁。卢钧去世后,当时朝廷对其评价为:“五换节钺仁声载路,一生官海清风常存”。卢钧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29]公权:即柳公权。《蓝田县文史资料汇编》载: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世称“柳少师”。 元和中擢进士,博通经术,谙音律,工楷书。书法骨力劲健,结体严紧,世有“颜筋柳骨”之美誉。书名达于外夷,往往以货贝购之。柳公权年老时,告老辞朝,承蒙唐穆宗皇帝之封赏加禄蓝田。食禄奉养。病故,归葬蓝田之李后焦王村左侧。当时陵园坟地有百余亩,置有石鹿、石马、石羊、翁仲、牌楼、飨荐等物。清康熙二十五年设柳氏奉祀生一人。柳公权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0]韩干:蓝田人,曹霸弟子,唐代名画家,官至太府寺丞,以画马著称。

[31]李玄通:蓝田人,初仕隋,任鹰扬郎将。唐高祖(李渊)时,拜定州总管,为刘黑闼所破。刘爱其才,欲以为将,玄通不可。囚之,故吏有饷饮馈者,通曰:诸君见哀,吾能一醉。遂纵饮,谓守者曰:吾能舞剑,可借刀?守士与之,曲终仰天太息,曰:大丈夫,抚方面不能保所守,尚何视息耶。乃溃肠而死。帝为流泣,擢其子仗护大将军。敕移其尸于故乡,葬白鹿原北坡(陈家坡)。李玄通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2]帝:指唐高祖李渊。

[33]张讷:少有志行,历官监察御史,立朝论事,骞谔不避权贵,谏章一出,时论归美。家居孝友婣睦,举动必协于道,关中学者翕然宗之。张讷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4]吕氏兄弟:即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四人北宋时期均考中进士。四兄弟皆京兆蓝田人。

[35]张子:即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36]大防:即吕大防。字微仲,北宋皇祐元年(1049)考中进士,先后出任冯翊主薄、迁永寿县令、盐铁判官、太常博士、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开封知府上书右丞、上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与范纯仁、刘挚等人共掌朝政。曾与兄大忠、弟大临共研周礼之学,并倡行“乡约”。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一卷、《文献通考》、《朝吏斋公年谱》、等。工书法,传世墨迹有《示问帖》。吕大防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7]大临:即吕大临。字与叔,号芸阁,大忠之四弟,北宋哲学家和著名的金石学家,“关学派”起家的重要人物之一。毕生致力学术研究,无心仕途。潜心研究掌握了《六经》要义,对“三礼”尤为精通。著有金石著作《考古图》(十卷)、《考古图释文》,已成为珍贵的文物资料,为我国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吕大临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8]大钧:即吕大钧。字和叔,北宋嘉祐(1057)进士,授秦州司里参军兼延州折博务,改光禄寺丞,知事三原,移知侯官,荐知泾阳。著有《四书注》、《成德集》、《乡约》、《乡仪》等。吕大钧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39]大忠:即吕大忠。字进伯,北宋皇祐(1049—1054)年间考中进士,任华阴县尉、晋城县令。著有《前议论》、《辋川集》、《秦议》。吕大忠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40]荣氏父子:指荣华、荣察父子荣华、荣察父子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41]御史:名荣华,字公美,号双溪,祖籍焦岱镇荣家沟,后迁居县西关,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任巩县知县,后升任湖广监察御史,巡按两淮,建树颇多,被称名御史。著有《双溪小草洗冤录》、《南巡录》、《两淮录》、《两淮奏议》、《蓝田县志》、《辋川集》及校正《史鑑提纲》、《王右丞辋川集》等。

[42]布政司:指荣察任贵州布政司参议。

[43]官代邸教授:据牛兆廉《续修蓝田县志》中冯从吾撰写的王之士传载:“其父旌,号飞泉,官代邸教授,明理学有语录藏于家”。 官代邸教授应是当时对学问造诣很高的学者身份地位的一种尊称,王旌当年曾给皇太子讲学授课多年。光绪《蓝田县志》载:王旌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44]太子太傅飞泉:飞泉,王旌之号。王旌乃王志和之子,曾由贡生任代州教谕。

[45]语录:指《飞泉公语录》。即王旌语录。王旌乃王之士之父,明嘉靖学者。

[46]秦关:即王士,字欲立,号秦关,世称秦关先生,王旌之子。明代学者,县西关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8)乡试中举,后屡试未第,放弃仕途。专研孔孟之学,以修身养性定气为“座右铭”,闭户不出达9年之久。以蒿草为床,俭朴为尚,约已厚人,一时学者喻为蓝田吕氏复出,慕名前来学经问道者迹满户外,先后于北京都门、陕西关中正学书院、江西南昌等地讲学。订立《乡约》12条,率宗族人先行立模,于是蓝田美俗复兴。王之士逝后,朝庭下诏追授为国子监博士。著有《理学续言》、《信学私言》、《大易图象》、《道学考源录》、《易传》、《正世要言》、《正俗乡约》、《王氏族谱》、《正学签蹄》《阙里瞻思》、《关洛集》、《京途集》、《南游稿》等书流传于世。光绪《蓝田县志》载:王之士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47]国子监:国子监博士的简称,王之士的谥号。王之士逝后,朝庭下诏追授为国子监博士。王士,明代学者。字欲立,号秦关,世称秦关先生。县西关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8)乡试中举,后屡试未第,放弃仕途。专研孔孟之学,以修身养性定气为“座右铭”,闭户不出达9年之久。以蒿草为床,俭朴为尚,约已厚人,一时学者喻为蓝田吕氏复出,慕名前来学经问道者迹满户外。订立《乡约》12条,率宗族人先行立模,于是蓝田美俗复兴。著有《理学续言》、《信学私言》、《大易图象》、《道学考源录》、《易传》、《正世要言》、《正俗乡约》、《王氏族谱》、《正学签蹄》《阙里瞻思》、《关洛集》、《京途集》、《南游稿》等书流传于世。

[48]李东:字两峰,丁丑进士,初仕丹徒县,蒞政廉明,存心仁恕。时武宗南狩中外洶洶,有诈称乘舆者,东讯之,置之法。巡按江北川蜀,锄豪奸,表忠良,不畏强御所至有声。著有《沧州别业两巡奏疏诸集》。李东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49]李挺实:蓝田大寨窑园村人,初训导,后以子李东封赠御史。其子李东,进士,江北巡抚。其长孙李进思,举人,直棣容城知县;次孙李舟思,举人,河南巩县知县。李挺实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50]李谊:字叔方,元至正辛卯举人,因乱隐玉山草堂,洪武三年开平王常遇春定关中,得遇遂荐,授国子监学录,所著有《玉山樵隐稿》。李谊等十七人入乡贤祠。

[51]宗敏:即刘宗敏,字捷轩,蓝田县孟村镇大王村人。明末农民起义将领。李自成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刘宗敏授封为“汝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北京失陷,李自成又听信牛金星馋言,错杀李岩,使义军离心离德,节节败退。清顺治二年(16459月刘宗敏在撤退时,于湖北阳新县富池口战斗中牺牲,年仅38岁。

[52]承恩:即王承恩,蓝田县汤峪川聚庆村人,明崇祯时宫廷宦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城,是夜城陷,黎明时帝死于万寿亭,承恩自溢其下,南明福王时谥忠愍

[53]治密良翰:密即山东省高密县。  良翰即周良翰,字定安,号玉山,县城周家巷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十六年(1659)进士。被任命山东高密县令,治密政声远闻。曾纂修《蓝田县志》。

[54]梦周蓝川:即牛兆廉,字梦周,号蓝川,蓝田华胥镇新街村人。22岁中举,工于诗文,有“牛才子”之称。因父丧母病,不赴京试。后投身程朱理学,先在三原清麓书院主讲达五年之久,后又主讲于芸阁学舍。著有《吕氏遗书辑略》四卷、《吕与叔云阁礼记传》十六卷、《近思录类编》十四卷、《云阁礼节缘要》、《吕氏礼记传序》、《秦观拾遗录》、《蓝田吕氏遗书辑略序》、《秦观先生拾遗录序》、《续修蓝田县志》、《蓝川文钞》十二卷、《续钞》七十六卷。

[55]伯荫:即田伯荫,又名毓藩,伯英,县孟村田禾村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就学期间,利用假期回乡向亲友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20年夏,同进步青年刘志南、胡子祺、张允吉、赵秉彝等人在孟村街成立“勉学会”,学习《共进》、等刊物,宣传共进主张,是最早在蓝田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在蓝田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56]甘园:即阎甘园,名培棠,字甘园,县城北门人。18岁进秀才,因才华出众,破格进京会试。吏部委以“府经历”职,后赴日本考察政教。回国辞职,走教育救国之路,在西安南院门开设“教育用品商馆”、创办“绅立蒙学堂”,次年改为“甘园学堂”。在学堂附设雅阁女校,成为陕西教育史上私人办学的首创者,开陕西女学之先声。他擅长以指代笔写字作画,为陕西近代书画、金石学家。著有《六书讲义》、《晚照楼说文阶梯》、《史籍篇》、《古籍标准》、《晚照楼书画集》等。

[57]汪锋:蓝田县九间房镇街子村人,原名王均治,曾用名王文钊。早年曾入蓝田师范就读。

是陕西地区民主革命时期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是西北革命根据、西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是豫鄂陕边区、陕南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是西北地区党的统战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有《汪锋诗词选集》传世。

[58]赵启民,男,19109月生于西安市蓝田县孟村乡申家坡村。1928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9月红26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后,任红15军团第78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军事部科长,延长县苏维埃军事部部长,宜()()军分区代理司令员,独立第2团团长,独立师第3团团长,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和红一方面军西征作战时的东线游击战争。淮海战役后,赵启民调任三十四军政委,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解放后不久,他即任华东海军副政委,协同张爱萍组建第一支人民海军。后来担任过南海舰队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59]伯平志丹:志丹即刘志丹;伯平即赵伯平。赵伯平(1902-1993)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02年生,陕西省蓝田县人。又名赵绍平。农民家庭出身,早年投身革命。赵伯平同志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蓝田县委书记、特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宣传部、统战部、组织部部长及省委常委;解放战争时期任省工委书记;解放初期,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部长、西安市委书记、省委第二书记、省长;六十年代后任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60]沉浮府仰:指蔡子伟“三落三起”。即1935年秋,在""倾教条主义错误指导下,蔡与刘志丹等人被逮捕入狱,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蔡得以重新工作。1939年曾受诬陷遭到审查,蒙受不白之冤。"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迫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反,又得以重新工作。

[61]蔡子伟,原名建勋。陕西蓝田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5年底任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秘书长、代理部长,1938年任陕甘宁边区中学(今延安中学)第一任校长。1948年后,蔡子伟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处处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农林局局长,西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并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顾问,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农业组长,1980年被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19901月在北京逝世。

[62]国宾:即赵国宾,字次庭,县孟村镇北水磨村人,14岁应清华大学童子试,以第一名入学。后又转入北京大学,学习采矿冶金专业。得益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教诲,获工学学士学位。初任陕西延长石油官厂经理,后历任陕西省建设厅技正、中央地质研究院研究员,为当时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所器重。著有《通俗地质学》、《地质与其生物进化》、《韩城灵乡铁矿》、《江宁凤凰山铁矿》、《凤阳怀远地质概况》、《延长石油官厂扩建大纲》、《开发韩城龙门煤矿石炭之设计》等二十六种;未出版的还有《说煤挖炭》、《油矿丛谈》、《陕西煤矿概况》、《应用力学》等15种。他在“赴井陉矿务局及正丰煤矿公司调查采矿机器,归途劳顿,遂得温热病,旬余不起”,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逝后,吴江柳亚之为其撰文,杨仁天篆盖,于右任书丹。

[63]长红:即唐长红,蓝田县蓝关镇新寨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轰20总设计师。出版专著8部,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有独到见解的论文20余篇。

[64]固亭:即陈固亭,原名保安,县城西关人,依次毕业于同州师范、中央政治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先后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新闻室研究员、西安师范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教授、国民党陕西党部常务监察委员、陕西省政府委员兼社会处处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后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室、外交研究所、台湾大学历史系、日本研究所兼任教授、主任及所长等职。编译论著有《孙中山学术思想研究集》、《华侨志》、《日本新闻史》、《中外报业史》等18册,是台湾各界公认研究孙中山思想和日本问题的权威人士。

[65]粹庵:即白粹庵,县巩村白家小村人,出身于歧黄之家,民间称其为“神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风雨无阻,分文不收。1958年病故时,数千人赶至送殡,并赠“医义长昭”大匾一面。19622月,六村群众为他立碑,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

[66]子云:即何子云,又名何天龙,蓝田李后焦王村人。幼时就读于私塾,习孔孟之道,对“四书、五经”背诵如流,且才思敏捷,文章出众。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毕业后鄙弃仕途,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先后在蓝田高级小学、西安民立中学、陕西一中、长安二中、蓝田中学执教。热爱故乡,与一些名流志士同心协力兴办蓝田第一所中学。解放后历任蓝田中学校长、县土改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委员等。

[67]秉勋:即费秉勋,蓝田人,196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78年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历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编辑,西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西安市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西安终南书画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4年开始研究易学,在2007年哈尔滨举行的“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上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学导师”荣誉称号;2008年在深圳由建设部组织的建筑风水文化论坛上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2009年,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授予费秉勋(易学高人)荣誉称号。

[68]王辉:蓝田县三里镇人,二级警督警衔,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生前系陕西省蓝田县公安局普化派出所所长。2018912302分,在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于92日凌晨207分不幸因公牺牲。

[69]李凤莲:蓝田县冯家村乡李家坪村人。19861028日,年仅18岁的代理会计李凤莲,身负数十处刀伤,抓住金库的钥匙不放,与劫款歹徒顽强搏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70]月华:即王月华,蓝田县安村镇人,师承于清末名旦、易俗社戏曲教育家陈雨农,后又得戏剧家封至模的教诲,所演《烛影斧声》、《碟哭花笑》,名噪西京。其扮相俊美,演技柔腻,唱腔甜脆清丽,是易俗社继刘箴俗、王天民之后的花旦佼佼者。

[71]新民:即樊新民,蓝田县孟村镇樊家村人。从师于名丑马平民,有“樊博士”之称。得田畴易艺教,在秦腔“方巾丑”、“彩旦”以及现代剧的表演上造诣丰硕。曾任“秦腔一团”副团长,全国剧协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理事等职。

[72]于谦:蓝田县冯家村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的亲密搭档。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北京马术文化节儿童马术推广大使。

[73]春荣:即戴春荣,蓝田县孟村镇石官寨人。大陆影视演员,秦腔名旦、影视明星、国家一级演员,皇后专业户。1988年获《中国戏剧》第五届梅花奖,1997年出演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皇后一角色,在影视界名声大噪。曾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获“陕西省新长证突击手标兵”称号。

[74]王安国:字平之,号三无居士,1928年生于陕西蓝田,中共党员。原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白鹿原书画院名誉院长,蓝田书协名誉主席。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遍临名贴古碑,潜心钻研魏碑和于右任书法,各体皆能,尤擅行草。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30多次获奖。入展入编《中韩书画交流展》、《日本国际文化交流书道展》、《中国第二次硬笔书法大展精选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华人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品联展大奖典藏集》、《国粹奖艺术大展——国粹奖获获奖作品集》、《中国书画家作品精选》、《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宝收藏指南》、《陕西老年名家书画选》、《第三届中国收藏文化博览会》、《中国艺术博览会》等30多部。部分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陕西省图书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艺术馆、电视台等国内有关单位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人士收藏。西安电视台“收藏天下”栏目、“陕西通”多媒体光盘名人档案专栏作过报导。举办过个人书展,出版有《王安国书法作品集》。

[75]贺伯忍:贺伯忍先生,号墨痴,又号云烟馆主。现为中国书协陕西分会会员,作品已收藏入<蓝田县志>。其祖父为清末秀才,父亲继承家学,先生幼承家训,又要先后得到 任莘农、岳松侪、陈瑶生、叶访樵等名家的指点。二十岁时成为书画大师何海霞的入室弟子,悉心研习书画。为了夯实书法根基,早年于楷书投入尤多。他以张玄墓志之峻岭利疏朗,遒厚精古,参以褚遂良细腻轻灵,柔中寓刚,形成不愠不火,落落大方的字态,散发出温文尔雅的文化气象,那是功力、学力浅薄者所望而不能企及的。他"绝去甜俗,脱去尘浊",将古人面目烂熟于心,又自具炉锤,熔古以铸今。此可谓技高一筹而又不能入道,潜心治艺,不媚俗、不染俗为治艺者难得之心态也。出版有《贺伯忍草书唐宋诗选》。

[76]杨建兮:杨建兮 原名建喜,1937年生,陕西兰田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62年毕业于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班,师从于吴镜汀、秦仲文先生。历任西安美术学院讲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系负责人,《延安画刊》主编,院教务处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陕西分会会员,陕西中国画院画师,陕西山水画研究会顾问等。1987年元月受邀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办展,受到吴作人、张仃、李可染等前辈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媒体报道、评论尚佳。本世纪初由国家邮政局出版明信片《华岳仙掌》《蓝美松泉》。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建兮画集》。为陕西省人大会议室设计制作壁画《百花争艳》和《三秦揽胜》铜皮腐蚀大屏风。为北京陕西大厦设计制作大型拼幅磨漆壁画《华岳雄姿》。2005年2月受命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2.54米×8.58米大型壁画《华岳春晓》,气势恢弘,波澜壮观,展现了毕山雄伟的风姿,受到了画界及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西安晚报》及《华商报》等均作了报道。2006年5月,在西部美术馆成功举办首届个人山水画展,受到省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并出版大型画册《杨建兮山水画集》。

[77]范桦:蓝田县蓝关镇北门村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陕西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画名家工作室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系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西安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西安市文史系统德艺双馨先进个人。出版有《范华范呈画集》、《范桦画集》、《范华国画集》、《范华赴香港作品选》、《范华赴美作品选》、以及《范华国画专题电视3部》等。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京西宾馆以及海内外馆(堂)及著名收藏家日本原田观峰、香港徐展堂先生等收藏。

[78]西军:蓝田县洩湖镇兀家崖村人,号西北行者。现任中国画院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安书画院副院长,蓝田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风格追求平实简静、清新淡远、含蓄秀劲、雅逸雄健、力追藏魂魄于天然,纳灵秀于朴拙之境。出版有《西安画院兀西军书法专集》、《兀西军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家精品藏书票:兀西军卷》、《兀西军书画作品集》等。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民族文化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博单位收藏。

[79]吕湘波:蓝田乔村吕氏长门(北宋名臣吕大忠)之后裔。生于1938年,毕业于西安机专。早年在江西工作,酷爱文学,发表过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回陕后,曾打过工,跑过长途贩运。后在某文艺团体搞戏剧创作,又从事考古工作,退休后,他为了圆他的文学梦,历时十余年,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玉种蓝田》是他辍笔二十余年后的力作。该部长篇小说曾荣获西安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七个一”工程图书类优秀作品二等奖。

[80]林仑:女,生于陕西蓝田,现供职于省内一新闻单位,发表作品280多万字,荣获新疆首届"孔雀文学奖"等奖项30多次。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系陕西十大青年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终南山》因精彩大气、内涵丰富,在陕西省青创会上受到名家贾平凹、畅广元热评,北京《伯乐》文学杂志以"扎根三秦铸史魂"为题,对《终南山》及作者进行了高度评价。中国作家网、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网对其创作情况都进行了详细报道。被评论界誉为新锐实力派西域作家。

[81]恭让:即段恭让,蓝田县白鹿原下人,生于1954年。19759月在《陕西日报》开始发表作品,在《延河》《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近百篇。著有诗集《高原魂》,散文集《乡愁是个井》,长篇小说《白鹿原下》是作者辍笔30年后的力作,在网络刊出以后,被全国30多家网站转载。

[82]怀仁:即韩怀仁,蓝田人,毕业于青海师大中文系。现为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教授。陕西省作协会员。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今夜又是月圆时》、中篇小说集《朝霞红晚霞红》、小说散文集《一路走一路唱》、长篇小说《大虬》等六部著作。

[83]卞寿堂:陕西蓝田人。现为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王维诗画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王维诗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名誉会长,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安市中共党史研究员,蔡文姬纪念馆特聘专家,担任大型电视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民俗顾问,《蓝田县志》主编。出版小说、专著七部,代表作有《走进白鹿原》、《鲸鱼沟》等。

[84]兴盛:即孙兴盛,1940111日生于陕西省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1959年高中毕业。教过书,务过农,经过商,当过编辑。曾任西安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民盟盟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蓝田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0部,散文集2部,长篇游记2部,文化专著2部,儿童文学1部,长篇民间文学1部。其中短篇小说《麻婆娘》、长篇小说《女人啊,女人》都是成名之作;而他的长篇小说“玉山风情”系列三部:《尘世》、《沉浮》、《清河川》中的《清河川》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85]裴航乞药:典出唐人裴硎《传奇》,裴航乘船至蓝桥时,口渴求水,得遇云英,一见倾心,遂向其母提亲,其母要求以玉杵为聘,方可嫁女。后来裴航终于寻得玉杵,于是成婚。捣药百日,双双仙去。故事就发生在蓝田县的蓝桥镇,人称蓝桥仙窟的地方。后又出现了以此为原形的古装剧《裴航遇仙记》、石牧的杂剧《裴航遇仙》及吕天成的《蓝桥》传奇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86]尾生抱柱:相传在很古的时候,蓝田玉山脚下,有一对勤劳善良青年,男叫尾魁元,女叫兰玉莲。二人相约在蓝溪河的蓝桥之下相会,魁元桥下久候玉莲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玉兰后至,见状,亦一头扑进蓝溪河里,践行了两人忠诚不渝的信约。  按,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蓝峪水上,称为“蓝桥”。后人根据尾生抱柱的故事编写了情意缠绵的传统戏曲剧本《蓝桥相会》,用来歌颂他们的坚贞爱情

[87]葛牌孝歌:据《蓝关古道》载:孝歌是原生态的下里巴人之歌,名称繁多,有叫阴歌的,有叫丧歌的,蓝田山区多以孝歌之名称之。孝歌属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属荆楚文化范畴。蓝田地处秦头楚尾之地,以关中为代表的黄土地文化和荆楚文化多次在这里交融。特别是清代,通过胡广填陕的大移民移住于蓝田山区,使荆楚文化也随着移民流转而将其曲调自然而然地引进到秦岭山区,实现秦楚文化的融合。

[88]华胥道情:据《蓝关古道》载:蓝田作为中国道教的第五十五福地,是韩湘子羽化成仙的地方。韩湘子怀抱渔鼓手拿简板,将道情传于民间的说法不胫而走。蓝田道情虽属于关中道情,但韵味与关中道情有很大的差别,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蓝田的道情班子有华胥上许道情班、史家寨、田家村、林家寨等道情班、韩奉贤皮影戏班道情等班底。华胥上许道情班成立于清道光年间,用人较少,三五个人即可演唱,演唱时用第二人称口气,一人包本说唱到底。

[89]社火戏曲;蓝田的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舞狮子、耍龙灯、跑竹马、划旱船、扭秧歌。每逢年节古会都有盛大演出,观者如云,人山人海。肖家坡村的社火有200余年的历史,2014年已被列为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肖家坡的戏曲最有代表性,大约从清朝中期始肖家坡村唱戏风习甚盛,经久不衰。该村先后出现过“骆家班”、“张家班”、“集英社”、“宣化社”等戏班,为活跃蓝田戏曲,培养了代代新生。

[90]水会音乐:源于隋代,盛于唐时。原囿于寺庙,属佛教音乐范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按,水会音乐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蓝田县文化馆工作的邓印海,在一次下乡采风路过普化镇揪树庙村时,从一位老人不经意间哼出的曲调里,听出了“唐风古韵”。经过他挖掘整理,才使古乐得以复活,并申遗成功。2006年国务院及文化部下发文件,确定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排名全国第93位受到保护;不久邓印海也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91]上陈公王:上陈即上陈遗址,公王即公王岭。

[92]篑山:又名天马山,距蓝田县城南七公里处。  据《蓝田县志》载:“篑山:”“《旧图经》曰:'黄帝时风后灭蚩尤于此’,盖风后之祠。  蚩尤:中华民族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之一。

[93]蓝关:即蓝关古道。早在商周时已有雏形。秦统一六国后,大修以咸阳辐射天下的驰道,蓝关古道是当时通往荆楚东南的一段险道。从蓝田县城南火烧寨上峣山、登七盘,经乱石岔、蟒蛇弯、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出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各地,是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又是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道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94]新街台塬:新街遗址位于蓝田县华胥镇卞家寨村西南,灞河东岸二级台塬之上。20092 8月至20106月,陕西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公路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丰富的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这次发掘中,有两个主要的收获,一是收获了5000多年前的地震遗址,这对史前时代天然灾难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二是收获了仰韶晚期“板砖”和龙山早期“条形砖”,特别是出土的砖震惊考古届,因为那是讫今为至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砖。尽管这次发现只有六块砖,但他对我国砖类建材的起源研究具有较为主要的实证意义。

[95]鼎湖延寿瓦当: 195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蓝田县焦岱镇焦岱村依次出土泥质红陶绳纹布板瓦、简瓦、红陶条砖、灰绳纹方砖、子母砖、灰陶鼎湖延寿宫瓦当3种。1988年文物普查中,在该遗址上又发现了四纹砖长28米、宽2 4米的路面。特别是鼎湖延寿瓦当的出土,充分证实汉鼎湖延寿宫遗址位于蓝田县焦岱镇焦岱村,其遗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按,据《三辅黄图》记载:“鼎湖宫在蓝田,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汉武帝于此建宫”

[96]青峣:青即青泥关。  峣即峣关。

[97]创建红色政权:一九三五年二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下,长征入陕,红军突进葛牌镇全歼围敌之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这是原红二十五军1932年在陕西关中建立起来的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98]丁卯仲夏:指19276月,即农历丁卯年五月,五月的别称叫仲夏。是月,侯德普在孟村郗家河村主持召开会议,建立了蓝田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蓝田支部。侯德普任支部书记,陈子敬、刘肇沛为委员。

[99]玉山:人名,即卫玉山,国民党蓝田县代县长兼自卫团团长。1949523日,卫玉山在县城率部宣布起义,蓝田县和平解放。

[100]传国玉玺:秦始皇时,得蓝田水苍玉,命李斯篆文,制为传国玉玺,八面正方螭纽,以鱼虫鹤蟮蛟龙皆水族物刻之,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101]高祖:即刘邦。汉代,蓝田玉被大量使用,汉高祖用蓝田玉加工成鸠杖,赐于德高望重]的耄耋老臣,并用蓝田玉加工成其墓道的大玉铺首。

[102]壬午:即公历1978年。

[103]葛玉草岱:蓝田地名,葛即葛牌,玉即玉川,草即草坪,岱即焦岱。

[104]]中国厨乡:蓝田县2004年荣获“中国厨师之乡”称号。这项殊荣系中国烹饪餐饮界的金字招牌。

[105]四吕:即宋代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四人曾经分别于京都汴京、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做官,“有家乡庖厨随任役使”,蓝田人出外从事官府家厨的人逐渐增多。

[106]承恩:即王承恩。明末原在朱由俭王府任厨师的王承恩,因为人忠厚,厨艺高超,被崇祯皇帝朱由俭封为司礼秉笔太监,名倾一时。受其影响,蓝田人竞相送子弟学习烹饪,自此,蓝田厨师走向天南地北。

[107]侯智荣:字仲仁,号玉智,排行为五,人称侯老五,蓝田马楼沟北村人,行宫御厨。

[108]李松山:又名李溪芹,号泮林,蓝田县洩湖镇薛家河村人。原姓薛,襁褓中丧父,母改嫁青羊庄村李家,薛随至李家姓李。晚清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同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在临潼零口行宫停辇。次日随驾入西安,身为行宫主要厨师的李松山和侯智荣于西安“行宫”执厨,所烹菜肴,令慈禧太后赞不绝口而先后得到觐见。李松山被赐号“绸子李”,慈禧并亲笔题赠“富贵平安”中堂一幅。侯智荣被赐朝珠一串,花褂一件。

[109]陕菜之乡:2012年蓝田县荣获“陕菜之乡”冠名。这项殊荣系陕西烹饪餐饮界的金字招牌。

[110]秉钧:蓝田人,烹饪师。14岁入西安市曲江春饭馆跟随李芹溪学烹饪,出师后在曲江春红案炉灶主厨。1931年,接受西安饭店(今西安饭庄)创始人冯克昌的邀请,到该店主厨红案。期间对传统陕菜进行研究改进,使之日臻完美,西安饭庄遂成为西安饮食名店。西安饭庄十大传统看家菜和数百种名菜,大都是曹秉钧和他的助手徒弟研制而成。

[111]宣敏:即靳宣敏,蓝田人,烹饪师,特级厨师。14岁入西安市曲江春饭馆当学徒,18岁出师。他擅长用飞火炒菜,创造了“珍珠倒卷帘”和“花打四门”的技法,飞火炒菜色香味形都妙不可言。他对蒸、炸、拌、熘、煨、炖、炝、扒等烹调方法,极其娴熟。他能用不同技法做出300多种陕西地方风味菜肴。他还擅长做数十种花色冷盘和高级细点。靳宣敏晚年参与《陕西菜谱》的编篡和烹饪教学工作。

[112]子辉:即王子辉,蓝田县三里镇涝池庄人,“中国餐饮功勋人物”。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早年教书和从事宣传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事饮食文化研究和教学,先后任原商业部西安烹饪技术培训站站长、西安烹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和西安旅游烹饪学院院长、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已出版《中华饮食文化论》、《周易与饮食文化》、《隋唐五代烹饪史纲》、《中华饮食文库·中国菜肴大典》、《曲江宴与曲江春》、《仿唐菜点》、《素食养生谈》、《陕菜纵横谭》等多部经典餐饮著作。

[113]学德:即庞学德,蓝田县蓝关镇西寨村人,特级厨师。他积极倡导建立了学安烹饪技术学校,为陕西内外培训了一大批烹饪技术人才,和有关人员一道挖掘研制仿唐菜点二十余道,20世纪80年代,连续三届被选为西安烹饪学会副理事长。编写出版有《西安名菜百例》传世。

[114]郑生和:蓝田人,特级烹调师,陕西烹饪界的烹饪高手。少时入西安厚德福饭馆学艺,出师后炒菜以色正味佳受到顾客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调至人民大厦,他烹调陕菜不仅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精通鲁、豫、京、浙、粤、川菜,尤擅长烹饪刀雕。他历时数载,整理并写出400多种菜点、20多万字的《迎宾菜谱》,开创了陕西厨师著书立说之先河。

[115]张兴寿:蓝田人、著名面点师。1984年在担任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技术顾问期间创制出风味宴席,即饺子宴。它集古今饺子之大成,品目达108种,一饺一形,一饺一味。中国烹饪史上从未有过的“饺子宴”被誉为“神州一绝”。

[116]支家沟: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2014111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一座位于华胥镇支家沟村的大型墓葬进行了细致的发掘与研究,确定这座墓葬主人为汉武帝之女鄂邑长公主,纠正了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地人误认为荆轲墓的说法。

[117]贵人坨:位于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与水泉两村之间的桃花岭下,依山为墓,高20米,长60米,宽60米,覆斗形。

[118]蔡王村:蔡文姬墓所在地,位于蓝田县三里镇蔡王村西北约300米处,墓高约8米,直径约50米。依墓冢建有“蔡文姬纪念馆”,馆内有《蔡文姬生平展》还有现代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等,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9]北关义士墓:荆轲刺秦王不果,被碎死万段块,当秦之世,无人敢为之敛尸修墓。秦亡而后,荆轲被誉为义士,列为东周“四大刺客”之一,后世为其建墓,可能系衣冠冢而传世。据《蓝田县志》载:荆轲墓“在县北关西北方向”,今北关中学校园内。

[120]萧丘:即西汉名相、汉初三杰之首萧何墓。据《蓝田县志》载:金山“北仓湾村南零水原上,冢高十余丈筑三层,在县东四十里,俗称萧何冢。”萧丘所在的北仓湾村南零水原现划归三官庙镇管辖。

[121]飞云山:位于蓝田县辋川镇白家坪村东60米处,距蓝田县城17公里。

[122]柳家村:据雍正《蓝田县志》载:“太保柳公权墓地在县东三里柳庄”。即今三里镇乡柳家村前之冢是也。

[123]太尉塬:位于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西北。

[124]乔村:“四吕故里”,历属蓝田县三里镇管辖,距县城6公里。该村南北平坦,东西皆临沟壑。柱国大将军墓位于该村东150米处。

[125]陈家岩:属蓝田县三里镇管辖,距县城东5公里。据说临江王刘荣死后,有数万只燕子衔土置于他的坟上,人称“燕子冢”。

[126]秦岭山泉:这里指李家河水库,该库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灞河支流辋川河的中游,是西安市浐河以东地区的骨干水源工程。惠及西安城东地区,包括洪庆、纺织城、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城以及白鹿原区域5乡镇在内的200多万居民。

[127]留鸟:指在蓝田新城麓湖半岛沿河流域相继栖居繁殖的秋莎鸭、褐河乌、白鹡鸰、小䴙䴘、绿头鸭、红尾水鸲、大白鹭、小白鹭、苍鹭、黑鹳、鸬鹚、崖沙燕等鸟类。

[128]影视城:即白鹿原影视城。位于蓝田县前卫镇将军岭隧道西一公里处的何家塬村白家6梁上。是以弘扬陕西关中农村民俗文化、打造特色关中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建筑,填补了陕西文化影视基地空白。

作者简介:韩鹏飞,1959年出生,西安市蓝田县蓝关街办西关村人。字大鹏,号辋川寒石,年逾半百,又号滋水愚翁、乐志斋主。西安航天工业学校职工。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好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以自欺;嗜涂鸦,愚迷不悟,浪费纸墨以消遣。偶有会意,虽不入流,亦欣然自得,聊以自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期天到蓝田!蓝田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蓝田县 天天见
距西安50公里,这个因美玉而得名的小县,深藏着陕西鲜为人知瑰宝
摔不掉的蓝田要涅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广东兴宁蓝田岭地名相关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