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松涛|今夏麦殇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村落/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史迹

今夏麦殇

李松涛

喜得一雨麦粒圆

光照一日又涟涟 

丰收果实收获难

天公戏人苦无言

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心情难以平静。在这麦收的季节阴雨不断,大好的麦粒也在高温高湿下发芽霉变,一年的收获将毁於一旦,叫人对雨又爱又恨。真正体味到好雨知时节的深刻涵义。让人体验成也雨败也雨的无耐。

在麦收前持续了多日的高温暴晒,终于喜得一场夏雨,使人们心喜乐狂。再经过几天的日晒光合作用,小麦会籽粒饱满面气十足,增产不少,又是疫情过后难得的丰收年。

谁知刚过一日的炎阳高照,地还没有收水,就又是几天的连阴雨,阳坡早熟的小麦已出芽。5月30日天放晴,县农业农村局紧急组织调配履带式收割机,安排系统283名党员干部包镇村开展动员指导抢收“保三夏”工作,直到5月31日还冒小雨开展作业。6月1日雨停日出,小麦抢收进入高峰。6月2日至4日又是连续的大雨。在动用烘干设备不足情况下,收回小麦在空厂房、大棚、高速路立交桥下人行道、家里空房间空地面散开进行通风防止堆放发热霉变。为了鼓励外地收割机进蓝作业,又出台油料补贴10O0元政策,保证有充足的收割机械。

农业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力争颗粒归仓,减少阴雨不断造成的损失。 

年轻人对收麦没多少感受,也意识不到重要性,也几乎没有受过收麦之苦。看到地软雨影响难收,就动员父母放弃收获的念头。本身麦就不好了,收获也不值几个钱,亏本是肯定的,收获损失更大,天气不好把人劳出个三长两短花钱看病损失更大;又影响自己打工收入。天气好有机械收就那么回事了,天气不好人工收干脆别收受那份洋罪,回头给你们买几袋面就行了。特别是八零九零后的一代,这种意识更强。他们只知道种地有旋播机,除草有药喷,收获有联合收割机,人主要是运输和凉晒,不用出太大力,也没有啥技术难度。也意识不到收获的重要性。这类人工作最难作。

下派包村干部配合乡村干部除联糸协调收割机械,宣传天气变化情况,动员群众收获,还要联糸保险公司对发芽霉变麦田定损,忙前忙后,为民服务保夏收,毫无怨言。

种粮确实没有多少收入,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只是保证粮食供应安全,家中有粮心不慌,因而积极性也不是特别高。和几十年前相比差远了。

上年龄的老人们和我们看法一致,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收回来,不能算经济帐,不能糟蹋粮食。不收麦,秋粮也无法下种,又影响秋粮收成。老人们认为不收麦是遭孽呢,要遭报应的,骂年轻人不惜代价都要收。

老人们给我们讲,大跃进时吃食堂饭,有饭吃人都不干活了。金黄的麦子熟了没人收坏在了地里。食堂无粮下锅解散了,实行生产队经营按劳分配,人们又有了种粮积极性,可是连续三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死了好多人。草根树皮被人吃光。这是上苍对糟蹋粮食的报应。只有不怕苦,想尽办法积极收获,才能感动上天,迎来风调雨顺,历史有血的教训。

我们这代人也饱受饥饿之苦,收麦之难,吃芽麦之痛。但对收麦还是干劲十足有收获的幸福感,虽然很疲劳。那时是人工收割,年年麦忙都下雨,关健看时间长短。人们将割下的麦捆在场坊堆成垛用帆布或塑料纸盖防止淋雨,房里路道空房空楼都放麦捆;脱粒的麦子堆在空房地方,过几个小时翻一遍,防水份大发热质变,有条件的还用电风扇吹。有年雨水多进地难收割,雨停人们用剪刀剪麦穗用袋子拿回,都要保证小麦归仓,辛苦程度劳动强度不是下一代坐在办公室能想象到的。就是发芽的麦子都要收回,处理后做馍吃,虽然粘度大带甜味,总比没啥吃强。那时单位放忙假,各行各业都要支援三夏,叫龙囗夺食,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九十年代还出现过粮食紧缺现象。国家粮站还每月每个职工供20斤面粉平价粮。但那时农村大部分户家里还有存贮粮的习惯。现在家里存贮小麦的有几户。自从治污减霾,农村的磨面机都成为污染源。现在要自磨面得跑几公里,好几个村才有一台磨面机。大部分人卖了麦子又买面,有的用麦子到面粉厂换面。现在有许多孩子认为吃的面粉来源超市面店,和农田种小麦有何关系。收不收麦子和我们有何关系。

村民谈到河南收割机下不了高速事件,认为可能是乱收费的开始,心有余悸。是否下一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心里没底。河南南阳事件,影响极坏。不管同大量麦出芽有多少牵连责任,总是在龙囗夺食的关健时侯干此事是让人无法容忍的。也许你执法是有法律依据的,但你目的除了罚款,高速路能收费,对社会对群众对人类有何贡献与好处。不管如何辩解,收费罚款危害机农利益是铁的事实,有沒有眼色,啥时侯了还考虑部门及个人利益。难到你们不吃粮,吃风耙屁污染社会吗?看着大片发霉出芽的麦子,人们能不生气吗?真不知要大件运输证和垮区作业证的作用是什么?办理目的是什么?是给某些单位赋予特权还是为罚款提供依据。仅仅一个很急很短暂的收麦,还要这手续那手续。不能一切从简,能废则废,不要干劳民伤财刷某些单位人员在群众心目中存在感的事。克强总理讲过“有权不可任性”,说谁呢?希望大家深刻阅渎理解。这些难为群众的人是不是太任性了。这事需要深刻反省的就在这里。不要一出事爆光,遭到全国人民斥骂声,都感到委屈无顾,甩锅推责。关健是要吸取教训,不再犯同类错误。

群众认为今年收麦遇雨还是河南惹的祸。去年河南听一个狗屁专家说收割机收麦污染环境,大面积人工又无法收割,只能边收割边喷洒水降灰尘除污染。今年上天认为收割小麦需要喷水除尘,就在收小麦时降雨帮忙,没想到上了屁专家的当。好心办了坏事。这虽然是个偶合,但也说明对这种做法之狠,就是说干坏事要遭报应的天灾人祸。对这种祸国泱民的作法,基层民众实属无耐之举,别无他法,说说气话,发泄心中不瞒。提到产粮大省河南在农业收获大事上怪事层出不穷,带的都是坏头。能不被人吐槽讽刺,还能等人们说假话唱赞歌。天在下雨,小麦在哭泣,人心在滴血。谁的错谁的过,总该有个说法。不要等无粮可食时后悔莫及。人们也常说上天杀人不用刀。天灾人祸人们心里自有定论,何必掩耳盗铃自做聪明、愚弄众人。

听着群众的议论。想着这几年的各种网络新闻,粮食连年增产增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上山,退林还耕,平地种花种草种高楼,秸秆直接还田,农管禁止农民房前屋后养鸡养鸭种菜种豆,强拆养殖圈舍,无不让人胆战心颤,不敢恭维。这那件事是亲民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有科学性的好事。

现在提到专家群众就骂,什么叫专家?就是不说人话语出惊人,走在大街上挨板砖的人。所谓的专家不说几句雷人出名的话就不是专家,整天出着折腾农民的馊主义,自认为伟大有远见,远不如古老的民间绅士、理学大师。在《白鹿原》小说中的朱先生原形,关中大儒理学家牛兆镰都能观天气预测当年成黑豆的名言,一语成谶。在科学设备发达的今天,专家们能不能根据气侯变化预测出当年成什么,也让群众有个好收成,免受天灾之苦。再不要躲在空调房里放空屁,危害人类。

由小麦收获遇阴雨暴露出的一糸列问题也到该深刻反省的时侯了。农业生产农民最有发言权,多听听农民意见,不要专家进地铺地毡,这样能接地气吗?希望能深入一线多接地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干点利民之事,摒弃沽名钓誉之念。雨下总有天晴日,人混也需清醒时。希望哭泣的小麦只是个案,金黄色的笑囗常开的麦浪才是民之所盼。风调雨顺,天时地利人合是合谐的幸福社会基础。人竞胜天是不可取的狂言。多做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凡人之事。

心烦冒雨行走灞河大道,看着雨景及白鹿原坡杏园,心情有所好转。慢步雨雾之中,幻想着有秋粮丰收的希望,特赋小诗一首为慰:

雨润万物花似团

适时降雨宜种田

河岸观景除心烦

风雨难阻念家园

夏收夏种不得闲

大杏熟黄让人馋

顺应自然喜事连

人竟胜天是狂言

李松涛,网快乐人生,蓝田陈沟岸村人。毕业於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曾在乡镇政府从事行政党务领导工作多年。现在农业统技术推广部门任职。


投稿文责自负,要求300字以上,【投稿前请仔细完善作品段落,字词引用,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作品原创首发请注明作品如有抄袭永不录取作品一周内没有发表请另投别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国行‖小说:二犟收麦记
老照片让你见识20多年前驻马店使用各种工具收麦的场景
薛永利 | 回乡夏收见闻
李志国​ | 哭泣的麦田
山东作家‖【从弯腰割麦到坐等收粮】◆张庆余
李洪元|收麦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