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火花 | 阅卷完毕,语文老师们有话讲……

期末阅卷工作已经画上句号。

我们初二语文组从阅卷前对评分标准的研讨,到阅卷过程中就相关问题的沟通,到朱娜老师在群里分享她“学写故事”的论文成果,再到完成阅卷任务后的彼此祝贺,十几位语文人一直没有停下交流的脚步。这会成为局外人感慨“语文老师能说”的又一条注脚。

语文老师不仅能说,而且还能写呢!今天,我们就分享两篇短文,一篇是潘瑞青老师就一道演讲稿的阅读题引发的感想,一篇是我围绕本次作文写的小随笔。


阅读理解的底气

——读书积累与思维品质

潘瑞青

我在批阅《塞万提斯的启示》文后第12题时,不断想着它的解答思路,现初步整理出来,供诸位参考。第十二题问“引用盗炮故事有何作用”,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把它拆成若干小问题,一一作答,层层深入:1.盗炮故事讲了什么?2.这群未来社会精英为何盗“炮”,不盗其他?(显然,把这一行为理解为恶作剧的学生,他们思考能力就弱一些了,莫言在原文中表述为“这个有几分恶作剧”,说明作者评论这件事时并不认为其真为“恶作剧”,只是“几分”,那么“盗炮”行为的真实寓意是什么?作者演讲中没讲,但听他演讲的现场听众应该知道(注意这里是北大,面对的是北大学生及文学界朋友),我们做卷子的学生不知道于是试卷就降低难度,给了一个注解,而我们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没理会这个注解,没有仔细研读这个注解,更谈不上引用这个注解);3.莫言为何这次演讲中引用这个故事?(首先,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能答出增加趣味性,吸引观众注意力,这是从演讲技巧角度来回答的,当然得分;但我们明白,一切演讲技巧的选用,都服从于演讲目的与演讲场合,所以这“增加趣味性幽默感”,并不是引用这个故事最主要的用意如果只想到这一点,那这个思考就是浅尝辄止,真的把阅读题当作玩套路了。其次,大部分学生也能答出,是为了引出下文自已的奇想“到北大盗像”,这个当然也对,但还是浅了。他为什么想来“盗像”呢?部分学生答道:他热爱并崇敬塞万提斯,能答出这一点的学生是很好的,其思路延展方向是正确的,应该继续追问:他为什么热爱并崇敬塞万提斯?学生继续阅读下文,找到其现实意义,勾划第6、7段,得到回答:可以从他身上获得了文学教育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启示)。至于,还有许多学生答点明主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运用了插叙、我们要重视保护文物等等,都是非典型问题,就不多谈了。

引用马克思的话,来评价塞万提斯,这是大有深意的。这篇演讲稿是莫言在2021年5月15日的演讲,是最近的事。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非议其人其作品的声音不少,他此时引用马克思的话点评塞万提斯,保证了政治正确,别有用心者没有办法借题发挥引申开去。塞万提斯的伟大作品《堂吉诃德》最主要的主题是不合时宜的理想与平庸茫然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正如当下,我们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并没能完全脱离当下的嘈杂语境,还有身不由已之处他要“盗北大的塞氏像”,其实是委婉表达了对北大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的不满莫言继续说“我不敢保证没有人再进行这个计划”,也就是提醒北大如果还不自我警示,不能坚守传统,那么自会有他校、他人把“像”盗走,北大会失去其原有的历史传统与学术地位。今天建立北大文学讲习所,莫言希望能够坚守文学独立精神与价值追求,文学是“人学”,要反映时代的本质,要反映社会底层人的命运,要能与普通人同呼吸共命运,他把这一点列为“启示”的第一点,演讲中突出这一点,但又点到为止,没有多言。不过,演讲的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北大学生,如果“底座还在(有传统)”,但“铜像没了(守护并发扬传统的人没有了)”,那确是我们共同的悲哀。


写故事,哪有那么难?

本次期末考试作文要求根据如下情景,写一个题为《留在笔袋里的那句话》的故事:

这天早上,我打开笔袋,突然发现笔袋里多了一张字条。

情景很生活化,学生皆有笔袋,也常常通过字条交流。所以,笔袋出现字条的情景是他们熟悉且亲切的。写一个故事,也贴近教材,八下第六单元就是“学写故事”。我有一拿到语文试卷就看作文题目的习惯,我猜很多学生也会如此。他们看到这个题目后,会觉得很轻松,然后会在头脑中或回忆或构想许许多多的故事——

(一)

有同学搞恶作剧,在笔袋里留个字条,说:“物理老师请你放学后去他办公室。”我拿不定主意,最终去了物理老师办公室。老师先是茫然,再是“将错就错”把我留下来,跟我讲一道题。我发现物理没有那么可怕。老师看到我的进步,时不时让我在课堂展示,结果我竟然成了物理学霸。我尝到进步了甜头,便悄悄留字条给物理学科薄弱的同学,“约”他们去物理老师办公室。

(二)

我收到妈妈的道歉字条,心里很愧疚。回忆起近几天跟妈妈的矛盾,觉得错在自己。于是,也写了一个字条悄悄放妈妈枕边。最后,我和妈妈结束冷战,重归于好。

(三)

一早发现妹妹留给我的字条:姐姐,你是个大好蛋。我哭笑不得。昨天,我说她坏蛋,她气了要命,要跟我打架。我没办法,只好说她是“好蛋。”她开心了,还把她的零食分给我。我过意不去,便请她吃冰淇淋。没想到,她竟然以这种方式“感激”我。我有点感动,便悄悄在她上幼儿园必背的小包里留言,说她是个“可爱的小坏蛋”。不知,她又作何感想。

(四)我收到一张字条:“每天进步一点点。”落款是“未来的你”。我觉得无聊,弃之不顾。第二天,又有“未来的你”写的字条:“你连自己都不信,又有谁信你?”我有点茫然了,想:要不努力了试试。后来,我每次进步,都收到字条,落款依旧是“未来的你”。后来,我成了一名老师,便给学生讲自己的神奇经历。他们说,这是梦吗。于是,我醒了,告诉自己:这不是梦。于是,我准备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可是,笔袋里却有一张来自“未来的你”的字条。

以上是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构想的故事,我想这样的故事可以给高分!与一起改作文的几位老师交流,他们也认同。

不过,当我开始改孩子们的作文时,我发现我们的思维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好故事。遗憾的是,也有很多孩子写的不是故事,而是随感、寻常记叙文之类。有孩子猜是谁写的字条,写了一篇随笔。有孩子看到爸爸写的字条,回忆起爸爸陪伴自己的点点滴滴,表达对父爱的感激。可是,这些都不是故事啊。

就在我焦头烂额之际,课代表来了。她苦着脸来了,说:“写故事好难。”我皱起眉头说:“写故事哪有那么难。我们前几天刚训练过故事啊。你不是写的挺好的!”

她眼睛滴溜溜一转,笑起来,说觉得这次作文写的也不错。然后,兴冲冲地跟我分享她的作文,她觉得特别温馨动人。大意是,她早上在笔袋看到妈妈给的字条,说:女儿,说好了,暑假跟妈妈去看外公哦。她心里不高兴,想暑假妈妈给她把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连仅有的一个星期的空档都被她“安排”好了。可是,她忆起过去外公陪自己长大的点点滴滴,觉得是要去看外公了。

她兴奋地讲完了,并问我能得多少分。

“冷冷地”看着她,问:“你觉得这篇作文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她说:“是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我:“这是故事吗?”

她有点茫然了:“这不是故事吗?”

我:“我觉得这是叙事散文啊。”

她问:“叙事散文和故事有什么区别吗?”

讲实话,我也说不太清楚。我告诉她,叙事散文侧重于在叙事中抒写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些事可以是零碎的,可以连贯的。故事里的事可以是完整的一件,可以是零碎的几件,但事情必须有头有尾,有所发展,有一定的曲折性。

我把想法告诉她。

她点点头,说:“是不是我的叙事散文,继续写,写完整,就能算故事?”

“你讲讲看——”

“我回家后,跟妈妈说,我同意去看外公。妈妈说,她愿意给我少报一点课,这样我还能有自己的'空余时间’。我说,不需要,我自己也需要进步。外公也想看到一个更加努力的我。妈妈欣慰地笑了。暑假开始了,我按原计划去学习。有一天早上,我又在笔袋里收到一张字条:'好外孙女,外公来看你好不好?’没错,是外公的字迹。”

她讲完,笑眯眯地看着我,让我评定。

“这是个好故事!”我竖起大拇指。

“哈哈,我就是这样写的!说不定你能改到呢。记得给我高分哦。”说着,她就跑开了。

这姑娘究竟那句话是真,那句话是假呢?

她这悬念设得好!

让我继续改,真碰到这篇作文的话,我保证会给出客观的评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25个“排比句”,连语文老师都写不出来!作文用到猛加分!
浅谈快乐作文
我的教学故事:一节记叙文写作指导课的反思
【故事】迟到的感动|山栀子
让语文复习的面孔靓起来
“绝无仅有”的27则寓言故事,新颖够深度!用在作文里都说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