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的语文课 | (三十)小故事,大道理——我们这样学《寓言四则》

(一)学习《伊索寓言》

李昕龠

我们要学习两则《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虽然小时候我就很熟悉这些故事,但我还是很好奇,这节语文课还能有什么新体会。

李老师站在讲台前,手捧语文书,问道:“你们知道'寓言’到底是什么吗?”我于是思索起来。我觉得寓言就是用一个故事去呈现一个道理的故事,还能有什么呢?李老师请了几个同学回答,最后才说:“你们翻开语文书,第124页预习导读的第二段,是不是就有?”——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好吧,这可是最严谨的语言表述了。

“现在我们请两个同学读一读这两篇寓言故事。殷可欣,读第一篇。”殷可欣同学站起来,为我们朗读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紧接着,崔一晨又为我们朗读了《蚊子和狮子》。“两位同学读的很好,现在给大家说说我们该如何学习这两则寓言。”李老师继续笑着说,“首先,要’压缩了理解’。就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内容。”这个很简单,我们张口就来。“好,我们重点来进行'拉长了理解’。什么叫'拉长了理解’呢?就是选择文章的'动情点’和'空白点’适当添加内容,可以是心理、神态或动作描写,可以是具体情节。好了,现在大家可以尝试在文章中添加内容。等会儿跟我们分享。”

同学们听到后,纷纷拿起了笔,开始创作。一会儿功夫,就有不少同学自信地举起了手。李老师扫视一周,把目光投向看起来最自信的郭俊霆。“郭俊霆,把你写的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给寓言添了一个结尾:赫耳墨斯大怒,拿起一把锤子想向雕像者砸去,可是却把自己的雕像砸了个粉碎。”李老师点评道:“不错。小郭同学的这个结尾凸显了寓意。还有谁也来分享?”李老师把目光投向别处。“好,杨林淼。”“我也是给这则寓言故事添上了一个结尾:赫尔墨斯听到后,十分气愤却无可奈何,只得气愤地离开小店。雕像者在他身后大喊:'别走啊!只买宙斯的雕像就送能你赫耳墨斯的!’”李老师挥手示意他坐下。“杨林淼的也很好,更具有讽刺意味了。”“现在我'还原了理解’,就是回归生活中理解寓意。这则寓言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或者说它告诉了你什么道理?”这个问题一被抛出就有许多同学奋勇举手。“阮雅婷,讲讲你的。”“我觉得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该比的就不要去比,否则只会徒增烦恼。”“嗯,这个很有道理。金畅,你呢?”金畅同学慢悠悠站了起来,“我认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再大的人物也不一定会得到尊重。”李老师笑着看向我们,“你们觉得呢?我觉得还挺有哲学意味的。接下来……韩一豪!”“老师,我想补充一下金畅的。”“嗯,你说。”“我认为有作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这也挺好。”李老师望了望我们举起的手,打趣道:“好了,手都放下吧,下一篇你们再说。”

于是我们进入了《蚊子和狮子》的学习。“我们来给这则寓言中的一个添加一点语言描写,让它的形象立体起来。”同学们又陷入了思考之中。“林言旭,你说说。”“我在蜘蛛被蚊子吃掉后补充了蜘蛛说的话:'哦,像你这样的蚊子我一天要吃十几只!’”“哈哈,小的这句倒是像在补充蜘蛛的心理活动呢。”李老师笑着说。“吴桐,你有什么想法?”“我添加了两处。第一是狮子看到蚊子飞过来时说的话:'你这只小蚊子飞过来干什么?’第二是蜘蛛看到蚊子飞来时说的话:'哦,又来一只蚊子。’”“很好。我觉得可以补充一句'蜘蛛平静地说’,更能体现出蜘蛛的不屑。嗯,大家再想想这篇文章中蕴含着什么道理。”袁涂铉第一个举起了手,他说:“我觉得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要努力发现并攻击他的弱点从而取胜。”“嗯,他是从蚊子打败狮子的角度考虑的。梁力玮,你呢?”“我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我认为我们不要没事找事,要不然得像蚊子一样承担后果。”李老师点点头,说:“还有同学从别的角度考虑吗?”“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在警醒我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王允元回答。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

看了看时间,我知道要下课了。老师让我们试着创作一则动物寓言。我们在构思时,他已经写好一则:一只牛仗着劳苦功高,动不动就耍脾气,一耍脾气就把牛棚推倒。主人没办法,只好给它修好。谁让他劳苦功高呢。不过,主人的耐心也在一次次的修牛棚中消磨殆尽。冬天来了,老牛的脾气依旧火爆。这天夜里,他又顶翻了牛棚。主人实在不想离开暖和的被窝,便不理睬。结果,半夜就下起了雪。老牛窝在雪坑里,瑟瑟发抖,一点脾气都没了。

听完《牛脾气》后,我们都笑了。“咱们身边有这样的老牛吗?哈哈。”李老师问道。我们又笑起来,说:“有啊。”

“那是谁呢?”老师明知故问。而那个“老牛”则羞红了脸。哈哈,寓言太有意思了。


(二)学习《古代寓言二则》

刘楷源

在这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寓言四则》中的两篇古代寓言,分别是《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叮铃铃”,随着悠扬铃声的召唤,语文课开始了!在简单的问好后,我们开始了《穿井得一人》的学习。

首先,李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作者和文章出处。这篇文章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当时的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所写。接着,进入了朗读环节。李老师首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两位同学都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然后,我们全班一起朗读了全文。这时,洪亮的声音充盈了整个教室。“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随着这一声声的古文朗诵,课文的大意也像溪水一样流过我们的心间。在老师的帮助下,文章当中那些被标红的重点字词也犹如灯谜一样一个个被我们破解。这时,老师又给我们拓展了文章中一些常用字的更多字义和古今异义。古文与现代文的对比与联系,让我们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条长长的瀑布,从古流传至今的一个个字犹如水珠般从上坠下,落到今日的我们面前。

疏通完大意,也积累了文言词汇,就到了我们最喜欢的表演环节了。今天我们的表演环节由两组来完成,一组是林言旭等同学带来的文言文版。这一版的表演充满了古风古味,让我们仿佛回到历史中。第二组是由李锦昱等同学带来的现代文版表演,与古风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回味无穷。老师让我们点评,我们指出了他们在文意理解及形象把握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认识到一位思维不严谨、表达不严密的丁氏,一群不辨是非、轻率鲁莽、以讹传讹的“国人”和一位明察秋毫的国君。

透过诸多的人物形象,老师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篇文章的寓意。从丁氏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了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从国人的角度来看,不信谣不传谣;从国君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轻率、轻信。我自己的概括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这样,《穿井得一人》的学习就结束了。

在第二课时中,我们学习了《杞人忧天》。本文选自《列子∙天瑞》,作者是列御寇。《杞人忧天》的学习过程和《穿井得一人》大致相同。不过,这篇课文的朗读环节中老师让我上台读书,我当时十分紧张,以至于读错了好几个字音。金畅同学借此机会给我们提醒“耶”(yé)的读法。

不得不说《杞人忧天》这篇课文中的难点还是蛮多的,比如“亡”读成wú,“若”的意思是“你”,“舍然”的意思是“消除疑虑的样子”等等。这些都让我这个古文白丁大开眼界。我们的古典文学真是博大精深啊!

《杞人忧天》的表演环节同样精彩!金畅和周闯作为班级的“实力演员”,一举一动都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演绎起来。课文变成了幽默的短剧,课堂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欢乐的表演之后少不了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文言句式的品味。

随后,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明白了《杞人忧天》这篇寓言的寓意:不要为不可能发生事情去担忧。从另一个方面说,它也启发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两节古代寓言课就此结束,我还有些意犹未尽。李老师说,咱们古代的寓言故事多着呢,什么《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叶公好龙》啊,大家课后读一读文言版的,一定比白话版有意思。不信你们去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寓言故事】蚊子和苍蝇288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蚊子和狮子》知识点 图文解读
经典丨从寓言故事中学习安全理念【第九篇:蚊子和狮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1) | 福清语文教育网
【广东】昌子淳《“疯玩”的语文课》指导老师:李林
【青春语文@张敏课例研究43】寓言,原来这样写——《寓言四则》群文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