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的语文课 | (六十六)读写景名篇 品文人闲情——学习《答谢中书》与《记承天寺夜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同学们的齐声朗读声中,语文课拉开了序幕,我们学习的是《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骈文。在典雅的骈句中,我们读出了文字的韵律,看到了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如果我把文章改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李老师问。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界仙都,人间天堂。

康乐以来,未与其奇。

“我认为这样改不好,因为这样就失去了文言文长短参差的韵律感与节奏美。”小童说。

是呀,虽说这样的句式读起来会给人一种整齐的美,可是都不像文言文了。嗯,像曹魏时的四言古诗了。

“文章中写'山川之美’,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山川之美的呢?”此问一出,同学们都踊跃作答:“作者运用了视角的变化,作者先写仰视,再写俯视,写出了山的高峻与壮美。”

“作者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他写'猿鸟乱鸣’是听觉,'沉鳞竞跃’是视觉。”

“……”

文章中,有山有水,有猿有鸟,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片幽深美丽的山水风景。我们听到的,是“山林交响乐”;我们所见的,是“江面生机图”。

李老师问,作者借这篇文章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在我看来,一是对山水之喜爱,二是对寄身于山水的闲适,三是忘却名利的自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呢?自然是有的。“文章题为《答谢中书书》,是写给谢中书的书信,我认为这一篇文章里也有着对让谢中书从官场中解脱出来,和自己一同忘情于山水之中的期盼。”旁边同学一语点醒了我。

是啊,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人们生活无法安定,许许多多的名士都去隐居了,而本文中也自然有一种对追求功名者的鄙弃和对山林的热爱了。又一次齐声诵读,读出的是山林之美,是高洁之志,是对友人的劝诫。第一节语文课就在这朗朗书声结束了。

第二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记承天寺夜游》。刚开始时,李老师让我们进行齐读。“整体语音语调把握的都很好,但是你们读得太快了一些。”他评价道。

是啊,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这样的闲适景象又怎么能读快呢?恰如文中“闲人”“欣然”所写,作者本身就有着散步的闲适、赏月的喜悦。

随后,李老师又带着我们把本文翻译成了白话文。“翻译成白话文后,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这篇文章,看看是不是还像原来一样美。”这篇文章本身便美,翻译成白话文后,自然是优美,但跟原文相比,还是少了文言文的味道。至于大体原因,我想应该是以下的几点吧。首先,翻译成白话文后,句子变得冗长,对词语进行扩充后,便失去了一种精炼的美感。再有,白话文中的语气减弱了,这与原文相比便丢失了应有的文气。最后,翻译成白话文后,句式有了变化,句子变长了,节奏感也就失去了。

随后,李老师又将文中的“遂”“亦”“如”“盖”“耳”等词语悉数删去,问我们妥不妥。

我们七嘴八舌地反对——“遂”字显出二人的默契,删去“遂”,显得人物很着急;“亦”字里有苏轼的欣喜,也能见苏张二人的默契。至于“如”更不能去掉,否则院里就真有水了。而“盖”也得保留,能舒缓语气,体现闲适之感。李老师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里的'盖’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原来是”,书上注释上给出的是'大概是’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作者当时没有专门去探索结果,作者也不确定,所以说'大概是’吧。”有同学说。

是呀,作者当时定然是沉浸在那静谧的夜晚和柔和的月光当中了,又怎么会去专门探究一个结果呢?这正好体现出了作者的一种随性、自在的情怀。

我认为,这“耳”一字,也有几重意味呢。有苏轼的自得,自豪,自叹。一个语气词里,我能读出他看淡成败得失的洒脱。怪不得后世如此多的人都喜欢苏轼呢,不仅是因了他的随和亲切,单是这遣词造句的一点,就值得让人拍案叫绝了吧。

李老师的“魔改”还在继续——“如果我们把写月景的句子改一改,改成下面这一句,同学们觉得怎样呢?”

“庭下如霜雪覆盖,霜上枝、叶驳杂。盖竹柏影也。”

依我所见,这个比喻也是不错的,李白就把月光比作霜啊。可是细细想来,霜中有浓浓的寒意。尽管“十月十二日”夜应该挺冷了,但是东坡没有寒意,有的是如水的澄澈明透。这不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吗?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获得李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李老师顺势提到苏轼初至黄州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我们一起品味“孤鸿”的意象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于是理解了苏轼由“寒”到“闲”的转变,这也是苏轼成为苏东坡的诗词密码。我忽然有一种恍然开朗之感,心中对东坡的喜欢又多了一层。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在入情入境的朗诵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陶弘景与苏轼都在文章中表现出'闲情’来,你更欣赏哪一种?”这是李老师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我想,能忘情于自然,陶醉于山水固然好。可是,凡夫俗子们如果不能摆脱世俗牵绊,做个东坡那样的闲人岂不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11江苏南京中考优秀范文(1)
如何叫孩子阅读?
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山海经全文及白话文
【学术连载】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二十四)
听课回响(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