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百题》(15) 易律夫撰
userphoto

2022.06.23 湖南

关注

       《易经百题》(15)

                          易律夫撰

     目前研究《易经》问题,难题不少。除经文,传文也很难懂。各种解“易”理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各种注释著作,汗牛充栋。莫说古代,现代海内外的书籍眼花缭乱。尤其是港澳台的易学可谓如火如荼。但要静下来,看个究竟,却常常雾里看花,难看出其中奥妙,难有可意的易学作品,杂货摊太多。尤其是中国西汉末以来,将《易经》混淆于《周易》之中,而且出自皇朝政界,于今为烈,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的,需引起大家注意。尽速厘清《易经》与《周易》的区别,还《易经》以本来面目,树立国学的经文主体,以正文脉政理。,当然,学习易学,要历史上下通理其经典一遍,可能性不大。真要那样理下去,也总有成绩的。但现在的专业人士也做不到通览了,主要是数量太多。仅《四库全书》就有易学著作数百种,加上术数类,就不得了!只是作为国学精粹,一般人也应看看,简选数种数十种是可能的,能悟理自然是不错的。能认真阅读分析、做到举一反三是可以悟识《易经》的。要知道,《易经》也是人间物,不是空中楼阁空穴来风。它也是有基础的,不是空中楼阁理论。现实实践中也不是没有做得好的仁人志士。古之名人也多有运用使人叹为观止的。如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甚至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等,就是不多的几位。一般是他们抓住了要点,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这里,也谈一个简单快速的研易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研究《易经》的“易字”。初始研究《易经》,从“易”字此入手,有事半功倍之效。《易经》问题莫过于“易”字。弄通了“易”字,理解了”易“字本义,就知道了《易经》易之为易的问题。“经”字是无直接作用的,只是为说明《易》书的重要,所以,才称“易”为经。当然,仅从文字角度还不能完全准确地了解易学,但这是一个揵径,一把钥匙。

 古文“易”作交易,变易,简易,不易讲。《周易·系 辞》:“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汉人多取此说。”易名有四义,日月相衡。“(《易纬·乾坤凿 度》)”易者,日月也。“(郑玄《易论》)”日月为易,刚柔相当。“(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近代或以为日是阳气最精者,月是阴气最精者,”易“即象征阴 阳的推移变化,带有抽象的哲学意味。《管子·山权》,”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贾子·道德说》:”易者,察人之精、德之理,与弗 盾而占其吉凶。“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程颐《程子遗书》:“上天之载,无声 无臭,其体则谓之易”。朱熹解释:“其体则谓之易,便是横渠(张载)所谓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者”。“从上天之载谈起,虽是无声无臭,其图解变化 之体,则谓之易。”据江永《近思录集注》引易者,阴阳错综交换代易之谓。。。故曰:其体则谓之易。言易为此理之体也”。宋邵雍《观物外篇》:“易,神之用也,所以无体”,“神,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明王守仁《传习录下》:“良知即是易”。郑玄《易赞》、 《易论》及其《易纬·乾凿度》易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宋朱熹《周易本义序》《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氏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但最古义是蜥蜴、变色龙的变化的意思,而正由于其变化,又希望它不变,戒其变。《永乐大典》残存的易书二卷20648卷、20649卷,“易”为“正名曰易”。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云“易”为“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在“易”篆体,甲骨文,铜器铭文中,多有“日”傍,而且置之首,应该是说重视日光、太阳的,与《圣经》“要光便有光”的感应论是如出一辙的。起点是相同的,世界的演绎过程也是相同的。王船山云“象日生而为载道之器成务而因行道之时,又云日新而不用其故,容光而不穷于所受中国古《易经》倒除了白天,晚上也要争光(月光)。这就是《说文解字》说的“日月为易”同时,还要争白天,在白天时间里竞争。如甲骨文的“易”字形体是“日”,下有三人即众人,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遵循自然界,珍惜时间,争取多向自然界要物质财富,表现了人类初期与天斗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中国最早的经书,《易经》这种思想是贯彻全书主体的。

     由于上古不识数字,不懂得纪数,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上古结绳、契印刻迹,虽迈出了一步,但记数太少,数字需要发展。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古人从身边入手,阴阳二数就出来了。单数是显然记得少的,用阴阳二数迭加变化法,数字就多得多了。《易经》总64、384,加上乾坤二卦的“用爻”,达386爻,也可以当作386个数字,相当于古周历的闰年数,故在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一般地作为生活记录记数,是足可以的。所以,这样的纪数法,一直是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纪数法。同时,与一年中的闰年数相同,可以循环地连年记数。由于自然界有物候变化及社会生活中的人事,还可以据此延长数字链。应该承认,易学是起源于数字的发明,后来的卜蓍则是一种议事决事的形式,是《易经》数字形式的一种实践运用,可惜流于卜筮迷信。用现代自然科学解说《易经》的阴阳爻卦的数字排列组合,太极图的生成,是一条好办法。古来如果如此,则《易经》可成科学之祖了,免在卜筮迷信中徘徊。但太极图源于阴阳爻卦的排列组合变化,步子不大。虽然中国在13世纪贾宪发现了二项式系数,但没有从科学上用于《易经》之阴阳卦爻变化,由于仅在名称上纠缠,用《周易》褫夺《易经》,流于卜筮迷信,方向错误。直到西方费马概率论,莱布尼兹组合学,欧拉公式(欧拉猜想),哈密顿圈,拓扑学,编码理论,线性代数,幻方原理等,易经的科学原理方得以真正实现。如果加上生物化学物理等,那么,《易经》所给于我们的科学原理可臻完善了的。

     西方《圣经》用七天记数,用了日月五行,虽然是世界生成说,“七日来复”,循环圈小,可能也用了记数,后来通用阿拉伯十进位制,可见七天星期法与记数作用不大。《圣经》的七天星期,是创造世界的,与记数法有一定的距离,且能表现的数字仅七个,是不多的。只是星期数的影响很大,某种程度上亦是纪数的一种。故《易经》与《圣经》变化的作用是相同的,都在用数字变化应对自然界更大的变化作弄。《易经·复卦》说:七日来复;《易传》说:新新之谓《易》。《圣经》云: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相互作用,各自有立。说明它们都重视变化的尤其是数变。所以,古《易经》“七日来复”与《圣经》七天造世界当有某种共同点,不是偶然的。至于各重变化发展,更为明显。而就都需要光亮来说,二者也都是一样的。《圣经》是“要光便有光”,《易经》是“日月为易”,中国还加上了夜里的月光(日月为易)。可以说,东西方民族都是“逐光族”,也就是说,都是“感应论“”的把持者。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古《易经》表现的是自然观,《圣经》则是创造观,而《易经》产生的时间也大大远于《圣经》“上帝”。前者至少在远古原始禅让,后者则是不早于公元前六世纪犹太人“巴比伦之囚”。

     最后,古《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时期古幽,意义深,尤其是在今天的电脑数据时代,不认真加以研究,就会失去机会。这就需要我们为应对自然界的复杂多变而耐心等待、努力奋斗。当然,学习具体的易学,要读好其经典,仔细揣摸,方能悟出真谛,在实践中见出成效。

                

                      (《易经》太极图览)

      (纪元201721日农历丁酉年冬寒旬日易律夫撰于易斋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明人事、上通天理”——关于《周易》的几点思考
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由哪几部分组成?
易经基础入门
易经,为何为万经之首?
什么是“易”,易经为何又叫周易?
关于周易的入门书,哪本比较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