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百题(68) 易律夫撰
userphoto

2022.08.20 湖南

关注

 易经百题(68)

易律夫撰

应该说,汉文化在刘向刘歆父子那里,是得到很大的发展的。刘氏父子受诏辑佚古籍,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化精华,今天的不少典古,均是那时的产物。但是在对古《易经》的认识方面,还不够彻底,并最终为王莽权势所迫,其辑就的《周礼》《山海经》“三易说”(连山、归藏、周易)和《七略》的卜筮38卷本《周易》,为混淆典经《易经》与卜筮《周易》提供了先声条件。

西汉大儒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4年),深恨王凤王氏专权,不屑王莽,对王莽早期的篡经乱典行为当有警惕,曾数谏汉成帝黜王氏不果,郁悒而逝,后王莽果篡汉。刘向为楚元王刘交裔后,字子政,本名更生,袭父刘德初为撵郎,继为谏大夫。因受汉谶纬思想影响以神仙铸金、书奏不实事数次下狱。后誉“宗室正直,明经有为”,征刘向受《谷梁》十余年,很有成果,并讲论《五经》于石渠,终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又领校中《五经》秘书,为中垒校尉。时王氏专权,刘向奏著《洪范五行传论》、《列女传》、《新序》、《说苑》,成帝嘉其言,嗟叹其忠贞,然终不能夺王氏位。刘向“通达能属文辞”“明经有行”“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其言多痛切,发于至城”,其辑佚的书著文赋甚多,尤其是《七略别录》,开中国书目书之先河。由于刘向受诏成帝,校理汉宫廷藏书,在辑佚书著前加内容提要按语,成《七略别录》。大概是刘向知王氏专权乱典阴谋,《七略别录》不仅没有“周易”书目,而且多处出现“周易”的《左传》,更是附在《谷梁》《公羊》之后,《左传》是以“始”、“又”的方式在刘歆《七略》出现的,或说明其为后人伪托,或说明其不甚重要。而且刘向在此还明确说明《左传》《国语》是刘向自己从《新国语》中分出的。为“周易”之伪托和晚出,提供了历史线索。虽然其辑佚的《周礼》《山海经》(均为刘歆最后结辑)也出现了“周易”,但与其一贯正经据典的行为有悖,或当是其子刘歆等迫于王莽权势而杂掺的。刘向有三子:长子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为九卿臣;少子刘歆,为最知名。

刘歆(公元前50-公元23年),字子骏,建平元年改名刘秀,字颖叔,为刘向之三子。年少即通《诗》《书》,能属文,后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术数、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继父为中垒校尉。据《汉书.楚元王传》称“刘歆亦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刘歆刘向始皆治《易》,刘向受《谷梁春秋》十余年,颇有成果。刘歆喜《春秋左氏传》,从丞相史尹咸和丞相翟方共校经传,质问大义。以前学者多是因《左传》古字古言而仅训诂,到刘歆,则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在解经问题上,刘歆进展很快,曾数难其父刘向,刘向竟不能对。汉哀帝初,大司马王莽推荐刘歆为光禄大夫,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并集六艺群书,作中国第一书目《七略》。及刘歆深得哀帝喜欢,便欲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因《五经》博士不允,移书太常博士。并作议论云“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其言甚切,诸儒皆怨恨,又忤逆大臣。刘歆惧诛而不得已外出为官。后王莽执政,孝元太后亲点,为羲和、京兆尹,治明堂、辟雍,封红休侯,典儒林史卜之官,考定律历,著《三统历谱》。王莽篡汉为帝后,恩威并举,使刘歆为国师(号嘉信公),恩宠无比,在乱经篡典上,可谓王莽新朝第一文化鹰犬。当然,刘歆作为汉宗室,与其父刘向一样,深恨王氏专权现象。同王莽同流合污,当出于“曲线救国”策略思想体现。所以,刘歆最后是因谋杀王莽而被诛。刘歆其大吹伪《左传》,并欲为《左传》立官学而奔走,实是知其个中原因的。刘向对《左传》来源当是十分清楚,或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那帮儒士的伪托,故独抱《谷梁》本义,将《左传》以“始”“又”划入另册,并自称《左传》《国语》为自己所分《新国语》而成,且撰《七略别录》无有“周易”书名,以堵伪撰之口。同时,在汉成帝时,多次奏斥王氏专权,无果而郁默。大概也心知其子刘歆鼓吹《左传》的内在原因,对刘歆大贬自己所尊崇的《谷梁》言论,更不深加驳斥。刘歆则迫于王莽,不得已在补辑其父《七略别录》的《七略》中,列书《左传》《国语》,并于蓍龟类列《周易》38卷(另二种非“周易”原名),表现了刘歆最终为御用文人的谗媚态度。但即使如此,仍表现了刘歆的谨慎,如置《易经》于全书之首,严格划分了《易经》与《周易》的区别。只是作为国家行为,蓍龟38卷《周易》的出现,有置《易》《易经》以卜筮书的嫌疑,并为后来《周易》混淆《易经》,直至褫替《易经》提供了先声条件。而刘歆最后所辑《周礼》(实是古《官经》)、古本《山海经》中的“三易”“周易”,刘歆应该是知情者。作为最终捍卫汉宗室者,对“三易说”的“周易”于混淆《易经》的作用之大是没有料想到的。刘歆《七略》成书于排斥王氏专权的汉哀帝时期,但后附于王莽,官光禄大夫、红休侯、国师,自然会影响《七略》内容的最后形成。王莽改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乱经篡典的程度,前所未有。著名的司马迁《史记》(为后人辑补)尚有“周易”杂掺,何况属下刘歆《七略》?直接反击王氏专权的刘向《七略别录》,也不知何故,没有受到大的篡改,故今虽是辑佚本,仍反映了无《左传》、《国语》晚出、无有“周易”的反篡经行为表现,表现了刘向作为西汉大儒正直耿忠的高尚人品,比其子刘歆“曲线救国”高明得多。在这个方面,刘向将无疑为后世所称颂。

《易》《易经》是上古代的史箴政典,其哲学思想是明确的,尤其是排列组合科学表现,更是昭然若揭。而刘向刘歆等汉儒也是清楚的,多策书以《易》名,甚至懂典经的王莽,亦是如此。只是王莽多次称《易》,但尊周黜汉思想,仅为表现而已。刘向对王莽的尊周黜汉动机也是清楚的。所以,刘向直斥王氏专权,其《七略别录》则无《左传》,《国语》为晚出,更无“周易”名谓,主持正义,捍卫典经。刘歆对《易经》来源亦是清楚的,书面是多称《易》。如《汉书.楚元王传》载刘歆书云“汉兴,取圣帝明王暇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惟有《易》卜,未有它书。”只是刘歆策略失当,假合王莽,改动父书(如《周礼》之“周易”),其悖父行为在刘向在世时已有表现,如建平时改名刘秀,与刘向典义不谐等。虽然刘歆《七略》也分别了《易经》与《周易》,置《周易》于蓍龟类,但明确单列《左传》《国语》,诳吹《左传》欲列于官学行为,加之亲辑最后定本的《周礼》、古版《山海经》出现的“三易”“周易”,实为《周易》混淆《易经》,即先定《易经》为卜筮,后以卜筮书《周易》褫替之的腐儒阴谋,开了方便之门,结果是很可悲的,致使中国以后数千年的非科学假易学猖獗,至今阻碍中国的现代科学和生产力的正常发展。


                

                    汉学者刘歆图(百度)

                易律夫撰于2021年11月21日辛丑孟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零先生谈《周易》
连山易
周易+目录·64卦·384爻最全
周易
【自语堂编藏】李守力: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
1、晚清易学大师尚秉和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