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随笔250记》(96) 易律夫辑
userphoto

2022.12.25 湖南

关注

       《易经随笔250》(96)

  易律夫辑


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六卷

(一)作者介绍

耿南仲(?~1129年),字希道,(《宋元学案》卷九八),开封(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传》)。

    耿南仲:(公元?~1129年),字希道;开封人(今河南开封)。著名宋朝大臣。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移夔州路提点刑狱,为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后召为户部员外郎,任辟雍司业,坐事罢,出知衢州。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宋钦宗即位后,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军入侵,他力主割地求和。宋高宗即位后,罢其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言者论劾其主和误国之罪,责临江军居住。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降授单州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著有《周易新讲义》《易明蒙》等。《全宋诗》录其诗十八首,大多为其在同文院与同官唱和之作。《全宋文》收其文十一篇。 后人有“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的名句,可为投降派的代表。


(二)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

【臣】等謹案:周易新講義六卷,宋耿南仲撰。南仲字希道,開封人,靖康間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與吳幵議戰守之說,力主割地,南渡後遷謫以終。是書舊本或題進周易解義,疑為侍欽宗於東宫時經進之本。前有南仲自序曰:易之道有要,在无咎而已。要在无咎者何?善補過之謂也。又曰:拂乎人情,是為小過;拂乎天道,是為大過。南仲是說,蓋推衍尼山無大過之旨。然孔子作文言傳,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作象傳,稱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行止。斷以天理,所以教占者之守道艱險;濟以人事,所以教占者以盡道。其曰無大過者,蓋論是非,非論禍福也。如僅以无咎為主,則聖賢何異於黄老?僅曰無拂天道,則唐六臣輩亦將謂之知運數哉?南仲畏戰主和,依違遷就,即此為求无咎與無拂天道之說有以中之,是則經術之偏,禍延國事者也。然大致因象詮理,隨事示戒,亦往往切實有禆,究勝於高語元虚,晦蝕作易之本旨者,節取所長可矣。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三)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一选抄

第一卦乾䷀【乾下乾上】

【原文】乾,元亨利貞。

天地者,形也;隂陽者,氣也。即天地之形,隂陽之氣,而密為鼓舞於其間,使其形有闔闢,氣有嘘吹,以成變化之功者,乾坤是也。故天地譬則形體,乾坤譬則精神矣。夫易無體也,無體則無出無藏,無出無藏。其所以藏,以乾坤為之藴而已;其所以出,以乾坤為之門而已。故卦始於乾坤,而乾者道也,元亨利貞者德也。蓋立天之道曰隂與陽,有少陽,有老陽,有少隂,有老隂。少陽之純,於春為元;老陽之熙,於夏為亨;少隂之歛,於秋為利;老隂之凝,於冬為貞。萬物之為元也,資氣而已。其於亨則流形焉,至於利則質成焉。氣形質,其終復歸根者,貞也。元亨利貞,在天為春夏秋冬之時,在人為仁義禮智之性。

【原文】初九:潛龍勿用。

易為六爻,以初上原其本末,而中爻以二三四五乘之,言初以有終也,言上以有下也。初終言乎其時,上下言乎其位,以二三四五乘之,則言乎其數。數有衍耗,位有常忒,而時又為消息盈虚於其間,此六爻之變所以不窮也。龍,天類也,飛躍而親上者也。其所以潛,則非若馬之以維縶而不得逞也,時焉而已。時不可以有為,則雖有飛躍之才,斯亦勿用而已。

【原文】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非徒處也,且藏於深渺之謂潛;非徒出也,有以自昭之謂見。龍之潛也,是以能得其身之所利。今見而在地,豈其身之所利哉?乃人之所利,故稱為田焉。田者,人之所利也。乾之稱龍,况聖人也?聖人雖處人所利之時,而利不在已。然而亦有利焉,見大人其所利也。利見大人,非為可以利吾身、利吾家也,為其可以得志而成天下之大利耳。

【原文】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三之義,可進而至,可止而終,進止之間,一毫之差不容也,可謂危矣。君子所宜進德修業之時,於是終日乾乾,夕惕若也。知終日乾乾,夕猶惕若,則雖危无咎矣。君子朝以聽政,晝以待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自朝至夕,皆君子所有事也。至於夜,則君子不以憂勤故撓焉。何則?以夜氣近本故也。孟子謂夜氣不足以存,惡喪本也,故於惕若稱夕而已。

【原文】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九,陽也,主健,故言或躍。四,隂也,主退,故言在淵。進退合乎天時,故无咎。潛、見、躍、飛皆言龍,而九三則以君子言之,九四則以或躍在淵言之,獨不言龍,何也?龍,君德也,九三雖有可至之道,然有可終之義,九四雖有或躍之���,然有在淵之理,未純君德也,故不稱龍焉。就是二者言之,則九四乾道革矣,有必飛之勢,无或終之義,雖未終乎,為君之事備,猶舜之居攝之時也,故以龍言焉。或躍在淵,豈非龍事乎?乃若初九、九二之言龍,則遠君而旡嫌,且言在下,不害有君德也。

【原文】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位以上為過,而以下為順。天德不可為首,故以下為順,而稱飛龍焉。在天不可以階而升也,必曰飛,飛而升,然後可至。是故匹夫而有天下德,必若舜、禹而後可也。惟君非臣不治,惟臣非君不伸,然則二五之相利見,其勢然也。九二出潛而見,則有欲上之意;九五飛而不亢,則有欲下之意,盖大人相利見者也。

【原文】上九:亢龍有悔。

【原文】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隂陽之運,積息而成盈,盈則反消;積消而成虚,虚則反息。此自然之機,而天且不違。而上九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是乃所以自悔也。悔吝,小疵也,吉凶則大矣。上九雖窮上,然未反下,反下而二隂生焉,始有凶。若臨所謂至於八月有凶,盖言二隂之遯也。然則上九特有悔而已,悔既小疵,又有悔之辭,則變而趨吉也,是以貴夫用九。上遯九者,陽數善變,用九則退而能下,見羣龍不自為首矣。不為首,則不止悔亡而更吉也,以其知幾故也。為臣則欲致一,故渙其羣則吉;欲承上,故比之无首則凶。君則異於是,見羣龍旡首則吉矣。

【原文】《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聖人之作易,仰以觀乎象,俯以察乎情,而天人之理備矣。繋辭曰:彖者,言乎象者也。又曰:以情言。言乎象,又以情言,則易備於俯仰之間。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過半則未及盡者,以言象而未及器,言器而未及情,言情而未及文也。大哉乾乎,言乾之大也。大哉乾元,則言元而已。元亨利貞,四者皆大,盖四者更相用事,用事者主之則大矣。特言萬物之資始,故曰大哉乾元而已。乾知大始,而元者又四德之始,故萬物於此資始焉。資始者,孕精於窈冥之初,而未有形也。乾元為萬物資始,如元首之在上,故能統天者,會衆體而舉於上也。此舉彼從,无事乎擾擾,故雲行雨施,未嘗彫刻,而品物流形焉。大明終始,不必叙正,而六位時成焉,又能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執八統以馭萬民,則民雖衆多,而其分不可亂。乘六龍以御天,則天雖變化,而其終始不可亂也。萬物自資始而至流形,則有始有終矣。有始有終,則物各成物,而六爻自初而至上,亦若此而已。故大明終始,六位之爻所以時成也。然動物之終始,首尾是也。植物之終始,本標是也。如動物之有首尾,植物之有本標,則始不可以為終,終不可以為始矣。而乾則不然,終而復始,不窮如環也。故既言六位之定列,又言六龍之變焉。龍之在天,其消息盈虚,其進有序,其行有節,而天弗能違,此乾元所以御天也。六龍之在人,其潛見躍飛,其進有序,其行有節,而天亦弗能違,此聖人所以御天也。乘六龍以御天,則乾道之變化兆矣。乾道之變化,異乎人事之云為。人事之云為,則以言諭力致,所以正物,非物自正也。乾道變化,則無言諭力致之事,宜運於自然,而萬物之性命各正矣。且比夫天下之物,擾而正之,則各安其地,莫知正處,各甘其食,莫知正味,將以孰為正哉?用各隨其分,則物物有正處,物物有正味,長短小大,各遂其宜,所謂各正性命也。各正性命,則物殊禀。雖物殊禀,然而一陶乎太和之中,無外是者焉。盖通於天地,是謂太和;散於萬物,是謂委和。委和之與太和,嘗通流而無間,故人一體之盈虚,嘗通於天地也。惟萬物自委和人,而不能保合,故不能與天地同流,而壅塞生焉。保和,所謂保汝之保。盖盛德者,人之所保也;太和者,物之所保也。知保於太和而不離,則札瘥疵癘不生,而物各適其性,可不謂利貞者哉?功歸於利貞,此乾所以首出庶物之上,而使萬物咸寜也。首出庶物,當言萬物咸寜,而言萬國,何也?乾道即君道也。上以天位言,下以人事言,盖互見也,猶所謂乾以君言也。

【原文】《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曰:立象以盡意。又曰:象事知器。由象以觀妙,則可以知意;由象以觀微,則可以知器,隨其所觀之淺深而已。夫易者,象而已,故卦亦象也,所謂八卦以象告是也。亦象也,所謂彖者,言乎象者也。爻亦象也,如潛龍履霜之類是也。若夫合此二體,正名天、地、雷、風、水、火、山、澤者也。其為象,則惟天行健、地���坤之類而已,故特比類以為象稱焉。君子之於天,無所不法,法之以為修身之要者,健而已。故七德之中,獨法其健。且力分之外不可強,欲強則雖勇於必用,且拂而逆理矣。彼君子之自強,法天之行健而已,則其強非力分之外也。非力分之外,故能久而不息也。魏氏之卒年,

【闕】

東野之馬,三日而失者,以求之力分之外故也。其強在力分之内而猶息,則志不篤而已。是以君子惡乎畫也?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進无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龍者,變化有為之才也,所以勿用,在下故也。曰陽在下者,盖以龍之飛潛升降,本乎自然之機,非樂潛而惡飛也。德施普與德博而化異。德施普,言德澤也。利而大,德博而化,言德風也,有易俗之道焉。田者,利養之地,故言德施而已。後言龍德而正中,故言德博而化。旋而未至為反,已至為復。九三之為爻,知至而至之,則三為未至;知終而終之,則三為已至,稱反復焉。若反為道,復為非,則君子去復而取反可也。无為終日乾乾,而至於夕惕也。進而可與幾,止而可與存義,反復莫非道也。是以君子去取之際,慎思而審擇之,至是形勞而心惕也。九四乾道以革,有必進之理矣。其所以在淵,非特退也,以退為進耳。以退為進,而不鋭於進,所以進而无咎也。物以類則相召,然不屈體以交物,則未有能召其類者。故亢龍在上,則知賢人无輔也,況大人乎?飛龍順下,則大人造焉,况賢人乎?經曰:天地盈虚,與時消息。盖盈則與時消而反於虚,虚則與時息而復乎盈。盈虚相尋,間不容髮,何可久也?而上九知進不知退,知存不知亡,所以有悔也。天位則首出庶物矣,德不可為首。天位不可為首,則失己;天德不可為首,則失人。


(四)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卷五》选抄

42卦益䷩【震下巽上】

【原文】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原文】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益之為卦,上卦受損,而下卦得益。損上益下,其本固,其下厚,故於卦為益。損上益下,散利以及下也。自上下下,屈己以下人也。散利以及下者,善政也,故民說无疆。屈已以下人者,盛德也,故其道大光。以益為事而有攸往,无往而不利。然不中正,則有續為揠苗為害者,故利有攸往,惟在中正有慶也。盖益物而不失中正,非僅可以有攸往,且可以涉難,故曰利涉大川。以此涉川,則涉險不溺,得木之道也。益動而巽,日進无疆,言自益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言益物也。自益而能巽,不逆于理則入。理道有序,莫之能禦,則終于窮高極遠而測深厚矣。故益動而巽,日進无疆,為自盛也。天之施物也平,地之生物也博,兼容并包,无容私焉,其益可謂无方矣。聖人益物也,亦若是而已。天施地生,其益无方,言益物也。夫道體无虧,不可戕割;物理自足,无有欠餘。今自益之无疆,為益物之无方,以其至理之當然也,與時偕行而已,故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就益言之,則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不兼損者,所惡故也。益者,所益也。損則求益,益不期損,故于損則曰損益盈虚,與時偕行。兼益而言之,益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不兼損而言也,

【原文】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此造物之序也。故雷動風散為常風,又雷為益也。見善則遷,求益者也;有過則改,所以為益者也。徒遷善而不改過,則其益更損矣。

【原文】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原文】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在上而大有為者其勢易,位下而大有為者其勢難。故在上則雖自任以天下之重可也,在下則不可以下非厚事之地故也。下非厚事之地而作,或利為大者,以其作皆愛人利物之事,又上巽而與故也。初九以益為事,六四巽而與己,故曰利用為大作也。起事,聖人之所難,又下非厚事之地,是以元吉,然後无咎也。

【原文】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原文】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六二以損約而居得中,益者四面而至矣,故曰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則賢人益之至者也。衆人益之未足以得天下,賢人益之斯得天下,於是乎可以享帝,故曰王用享于帝,吉,有然也。此以其物皆歸往而得,故稱王焉。

【原文】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原文】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損益言道,貴在得中,不可偏也。六三志在益,而自損之過中,不能无咎。惟用凶事,得通變之宜,是以无咎也。蕃樂殺禮,衣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所謂凶事也。夫以益為事,至于如此,則豈人之情也哉?疑于矯拂其情而為偽者也。惟有孚中行,而非出于偽,又不至于過,故有成功而上善焉。夫自損之過,則必至于失位。六三自損之過,而用凶事,得通變之宜,是以不至失位,而象所以謂之固有之也。

【原文】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原文】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六三、六四之稱中行,以其在中爻之中也。益貴在中,而四以中行,則何疑之有?告公從而已。六三、六四皆處盛位而稱公,然三則告公用圭,四則告公從而已者,三遠君,四近君也。古之遷國,必依大國以為之援,六四上比乎剛中之君,則可依之以遷國,故曰利用為依遷國。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而不得已也,故雖遷國重事,亦或為之,况其小小者也?

【原文】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原文】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國遷之益,益一國耳,此有域之者也。九五得尊位大中,兼覆天下,其益无方,不止一國,故有孚惠心,勿問元吉。夫有心者,孰不來益哉?至誠益之。凡求益者,益而有,勿問其如何,則天施地生,不過如此,宜其元吉也。我至誠而惠物心,故物至誠而惠我德,報施之自然也。歸美薦善,可謂惠我德也。物惠我德,則天下之德皆歸焉,可謂大得志矣。

【原文】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

【原文】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上九處物上而求自益,故莫益之。非徒莫益,又或擊之,人道惡盈故也。二在下而自順,則或益之。上處極而日益,則或擊之。滿招損謙,得益之道也。至于或擊之,一心勿常,猶凶,况久于此道乎?象曰:偏辭。何謂也?凡己欲益而益人,己欲厚而厚人,則不偏矣。損物以益己,其偏若是,宜其莫益之也。或益之,或擊之,皆曰自外來,何也?六二之自損,非求于益也。非求于益而益者至,則凡益者之來為自外矣。上九自益,不期乎擊也。不期擊而擊者至,則是擊者之來為自外矣。

周易新講義卷五

(五)宋耿南仲撰《周易新講義》原序

    易之為言變也,盖道之變名也。道體常而盡,變乃全,著以為書,而滯于言象之間。言有常理,而象有常形,則宜于變有所不能盡。然而言象之間,化而裁之,推而行之,而其變无窮焉。是故特以變稱,而命之曰易也。繫辭之言易者屢矣,一言而盡易之義者,易无體是也。盖有體則定而不易其所,隂陽合德,其道屢易而不居者,乃以其无體也。易无體也,易无體而有書,何也?猶神无方而有蓍龜之神物也。神不在物,則是物外者神之方,烏得為無方?易不在書,則是易外者易之體,烏得為无體?故神有物乃所以為無方,易有書乃所以為无體也。易之為書,始于作卦,作卦則三畫而已。終于重卦,重卦則有六爻焉。以謂其六爻具而位判焉,其定位易見而法象具,惟天地人之三極耳。以故三畫象焉,然而六畫則三極之謂也。又有所以極道之者,天之道曰隂與陽,地之道曰柔與剛,人之道曰仁與義,總之九六,故以六爻具焉。六爻具而剛柔變化、吉凶悔吝錯綜其間,探之不得其端,循之不見其緒矣。雖然,易之道有要,在无咎而已。要在无咎者何?善補過之謂也。凡天下有侈乎至足之分、拂乎自然之宜者,皆過也。拂乎人情猶為小過,拂乎天道是謂大過。聖人之作易,順性命調而���之,使天下後世觀其象而玩其辭,則���自天之祐而無大過,盖所謂善補過者。孔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以是知易之要在无咎而已。然而易之生蓍���數,立卦生爻,眞筌蹄之寄耳,所以為易則不在是。故經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以為易之為象,姑此而已,非其真也,猶象龍之非真龍也。認象以為真,則失易之旨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易·系辞传》释义
周易赏析
文言传
易传(十翼)
易传全文白话解
拜读孔子【十翼之十《杂卦传》分析思考附原文-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