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相长的幸福

教学相长的幸福

 (刊于2016年6期《江西教育.教研版》)

在学校,教师的生活场所主要在课堂,主要生活是教学。幸福是教师的权利,教学的幸福关涉教师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劳动主体和劳动工具的同一性决定了“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快乐的教师带给学生快乐的生活”,教师的生活追求和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教师要努力和实践自己幸福的教学生活。

幸福很难找到统一标准,我们只能一般地说,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的愉悦感受。幸福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客观性表现为幸福对象——人的生存状态是客观存在。影响人生存状态有很多因素,其中能力水平是重要因素。观察和研究实践对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教师的教学幸福取决于能否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面对和处理复杂、变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幸福或痛苦与自身能力水平紧密相关;学习和成长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怎么成长?“教学相长”。对教学相长,一是教和学的过程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砥砺,共同成长。

“教”和“学”是教师的主要生活。人的生活不外两种:指向内部的是人有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需求,人通过不断占有人类文化的方式丰富和完善自己,通过学习活动发展主体性,提升主体价值;指向外界的是人有做事、创造或活动的需求,他需要不断地将自己的主体性外化为一定形式的活动,以确证自己的主体价值,提高自己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生活中,“学”是内化的过程,“教”就是外化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教师的幸福来源一是享受“教”的幸福,而“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二是体验“学”的幸福。就“学”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学”的幸福不是机械学习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不会让人快乐,“有所说”是因为“习有所得”,即在学习中要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温故而知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幸福就是体验到这种收获,体验到成长和进步。可以说,如果教师不去或不能发现和体验“学”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就会大打折扣。

“教”和“学”如何促进、如何相长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说“学在教先”。这是不容置疑的:从知识准备和运用方面看,只有“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从方法上看,“育人”是科学,需要把握、运用规律,没有“学”的基础也是不够的;从思路和过程上看,“务实之前先务虚”,教育需要体现理性,需要追求理性。先学后教是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但“学在教先”不是把教师的生活截然区分成“学”的阶段和“教”的阶段。教师面对的教育情境充满了复杂性和变易性,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所以又要“边教边学”。“边教边学”不仅说“学”要贯穿在“教”的整个过程,而且需要把“教”的问题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研究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办法。怎样寻找“教”的问题?一方面是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困难,比如对教学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在哪些方面不适应?其次寻找“超越现在有所变革”的问题,比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了实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要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方法就是“边学边教”,边学边教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投放课堂,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变化,收获更多的教学喜悦。体验“教”的成功,感悟“教”的变化,有利于体现“学”的价值,增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幸福就蕴涵在这良性互动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和结果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再赴杜郎口中学学习收获与反思
教师的幸福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与反思
能与不同学生交流也是一种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