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展图导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最近,因为要和老师们讨论进行主张、教学模式的提炼与表达,翻出两篇旧文。这是第二篇,昨天发过一篇分步信息输人地理教学法的操作与认识(可链接阅读)。

开展图导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陈大伟

刊于《教材教法研究》(1997年第7期)

    地理图表是地理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生读图、用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用图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是地理教学服务于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笔者在九义教材执教过中,通过开展“图导式教学”教改实践,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图导式教学是用地理图像(这里包含图表、图解)作为学习的先导材料,通过对地理图像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正文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图导式教学操作模式

     地理图像纷繁复杂,笔者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化繁为简,将图像分三类,并设计两种模式:一类是说明性图像(以图对文字进行说明、解释为主,如各种统计图表、示意图等)采用模式一教学;一类是印证性图像(以图加深对文字的印象为主,如地理史料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漫画等)采用模式二教学;第三类是既有印证性质又有说明性质的地理分布图,根据内容可在两种模式中选择教学。

模式一:图导结论教学模式

     模式二:以图导趣教学模式

   (下面是关于模式的操作说明)

      模式一中:

     1.编图定向,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编制教学方案时,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和性质,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选用和编制课堂用教学图像,并根据图像特点,确立图导的目的、方式和程序。

       2.示图导读、读议结合。导读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明确读图方向,知道读什么。在使学生明确读图方向时,要紧扣课本的“读图要求”,并要求学生将读出的内容填在“读图要求”相应处,以加深印象并备分析。二是解决读图障碍,知道怎样读。学生则通过观察、相互讨论和订正,读出正确的图像信息。该程序目的还在于教会读图方法,养成读图习惯,培养观察能力。

      3.点拨导引,归纳结论。学生从图像中得到正确的感性认识后,要引导他们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归纳出带普遍性的结论。如从我国年降水量图上得出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从四城市降水年变化柱状图上得出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的特点。该环节要立足培荞学生概括抽象能力。在实施该程序时,既要注重指导学生严格依据感性材料(特别是效据)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又要充分培养其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4.分析讲解,以果索因。得出结论后,紧接着以“为什么会这样”激发学生读书、讨论的热情,在学生读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分析讲解,给学生科学的因果阐释。该程序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5.以图忆文,巩固应用。让学生离开文字,在图上用自己的话讲解复述图像信息抽象出的结论和形成原因,这样不仅有利于梳理知识的结构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知识内化。巩固运用的另一途径是课上完成填充图册和课后复习题,并进行订正。此环节主要为促进记忆,培养迁移能力。

     模式二中:

     示图置疑,读图激趣。示图的目的一为学习活动定向,二为激趣。如:景图置疑:“这里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漫画在读出“画了什么现象,反映什么现实(理想)后置疑:“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办”;史料图质疑:“地理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取得成就的原因具么?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模式一和模式二的主要区别是:模式一通过读图抽象出结论,然后回复文中,分析原因;模式二则在读图中读出一问,读出问题,然后带着疑何和问题在文中寻求答案。

      总体而言,图导式教学是以图像为中心,师生绕图像开展“观察、讨论、分析、读书、点拨”;活动,学生主体参与,以培养学生多种素质的一种新的地理教学模式。

       二、图导式教学的主要策略

     1,先行组织者和发现教学结合,提高效率与培养能力结合策略。

      布鲁姆认为:教学质量、认知前提行为和情感前提特性这三个变量决定学习结果的性质,教学质量主要受学习的提示、练习和强化话合学生需要程度的影响,提示质量则是指为学生呈现材料的清晰度。笔者理解:接受新知前的认知水平和结构是否有利于内化新知识是认知前提行为质量的主要标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路则是提供良好认知前提行为的主要手段。在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时,一要复习相关知识结构,既为新知识进入原有知识结构准备通道,又为学生活动定向,并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扫清知识障碍,保证学生观察与思考的流畅性以节省时间;三是提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括水平高于学习任务本身的引导材料,如在观察印度矿产和工业分布图时,对钢铁工业需要的主要矿科的介绍。

       图导教学注重学生发现,它以图像作为思维训练媒介,以图的教学活动为思维训练手段,通过对图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规律、发现联系、发现方法,以开展发现教学。

      2,板图展演揭示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策略,

     录像片、电影片以动态画面展示了地理物变化历程,转动式复片投影片也有较好的态效果,但最好最现实提示动态变化历程的教师动态板画。图导式教学强调板图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多地来用板图教学以揭示地理事发展变化历程。如学习锋面雨时,先画地平接着冷暖两色粉笔箭头标明“冷空气”、“暖方气”及移动方向,然后是锋面,并告诉学生锋育向冷空气倾斜,再是暖空气箭头沿锋面上升、成云、致雨,最后得出锋面雨概念和出现在于冷或空气交界处的结论;老师板图毕,学生一边按此程度草画,一边口中复述形成过程以达到掌握。

     3.设计图解式板书,开发右脑潜力策略。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西半球,右半球控制着左侧机体的运动和感觉,着重想像、虚构、感受和求异,是人脑处理表像、知觉,进而进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的智力活动控制中枢,它支配着人们的图形识别、音乐感受、形象记忆、艺术欣赏等完整知觉。开发右半脑对发展人的智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用进废退”的进化论思想,用图像、音乐和加强左侧肢体运动加强对右脑的刺激,应该有利于开发右脑潜能。图导式教学就是力图通过图像对右脑的刺激,发展和提高学习的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培养其创造力。

     设计图解式板书:如在进行日本工业特点教学时,讲解中形成这种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而且有利于揭示日本如何处理人地关系的图解式板书:

       进行图像记忆:在完成图解板书分析、形成图解板书后,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眼并要求他们头脑想象出图的基本形状(如日本轮廓图,锋面雨中的地面),然后老师用舒缓的语调和着音乐讲述图解,讲解中让学生在想象中的基础图中填注符号线条和文字,完成完整的图解;最后是同学们脑中装着图,和着音乐闭眼自已描述知识要点和内在联系。

      4.回顾学习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的策略。

      布鲁納在论述发现学习“怎么教”时指出:教一门学科,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学科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赞可夫在实验教学论体系原则中,提出了使学习者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图导教学模式就是立足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参与过程、了解过程而设计环节的。

     在教学中,在组织课堂小结以及旧课复习时,除对相应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复习外,要特别注重梳理学习过程,回顾学习过程,以培养学习的科学方法、精神和相应观念。

      在进行中国冬季气温特点和成因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勾画了以下过程图以教会学生从现象抽象结论,从结论寻找原因的科学方法,并培养学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的思想。

    在读完竺可桢的成就和事迹后,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竺可桢从大量观察记录的事实材料概括总结规律的研究方法,并回忆魏格纳“细心观察,大胆假想,多与求证,形成学说”创造大陆漂学说的历程,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科学创造的方法特点,为学生发明创造打下方法的基础。

       读完漫画后,则引导(下转第47页。抱歉,当时没有复印完,现在原稿又不在,只能整理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地图教学--小米的博客
“三板”教学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学好初中地理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做到以下几点就行
八年级期中质量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