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观课议课促教科研训的有机整合

     为河南教师成长书院“课题研究”班的老师讲课,想提供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从《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里摘出这样一个,做成二维码,推送他们。

      事情太多,不多做编辑,原样推送。

      感谢当时执笔的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的郭玉荣、毛广伟、金菊霞老师。感谢参与的老师们!祝大家一切安好。

以观课议课促教科研训的有机整合

2007年5月,陈大伟教授来我校,拉开了我校观课议课的序幕。我们在观课议课中注重落实观课议课的有效性,从确定主题,到确定关注点,到议课时围绕主题,以案例片段为载体,进行议课一环扣一环,扎扎实实进行,效果明显。但一段时间的实践,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每次议课的专题缺乏连续性、整体性。以四年级语文教研组为例:一个学期共进行了四次议课主题,第一次议课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第二次是“关注学生的课堂发言”,第三次为“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四次又选定“让学生从自主中获得成功”。加上平时的观课议课活动,每一次观课议课主题都不一样,一学期下来主题有十几个,这样造成了议课主题散乱,主题与主题之间关系不是很大。一个主题进行一次观课议课活动就了事,不能够深入的去探究,观课议课就有了走形式、仅为完成任务之嫌,从而影响了观课议课的效果。

二是议课时,老师的理论功底明显不足,议课停留在课堂表面。如下是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在一次观课议课的记录。

议课主题: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观议要点:(1)老师运用了什么办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从学生角度看,这些方法效果如何?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二年级上册《浅水洼的小鱼》

议课记录:

吴丽娟老师:在教授本课时,感觉放的不够,在播放歌曲时,应播放小男孩等人救鱼的场面,这样有利于感情的深化。

肖建华老师:你说得对,学生理解了,才能读的好。

王丽老师:我认为朗读过程中,读到关键一句时,应让孩子们个人读,小组读,在全班读,让孩子们 读中感悟,层层递进。

刘乐老师:请问,王丽老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关键句呢?

王丽老师: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难理解的,文章的中心句,都可以称之谓关键句。

肖建华老师:我觉得,学生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去想象浅水洼里小鱼的样子。这样。理解是不是会更深一些?

刘乐老师:我也这样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小男孩纯洁善良的心,感受他对小鱼的关爱,学生就会读的更动情。

……

对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在议课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就课议课,只说该怎样操作,如何处理,停留在课的表面,不能透过一些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另外是在议课过程中,说着说着老师就没词儿了,原因是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或对此次议课专题准备不够充分。如此就造成了议课的效率不高,本次议课只解决本次的问题,议课结束收获不大,不能得出一些有用的经验。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决定从如何确定议课专题,如何共享议课后专题理论资源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用观课议课把教研、科研、校本培训有机的整合起来。

教研、科研、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学研究和改进的三大支柱。在过去,学校往往把三者分割开来,各管一摊,这样老师的负担也比较重。用观课议课把教研、科研、校本培训有机的整合起来,教研有了理论支撑,科研有了实践土壤,校本培训也与实际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尝试了一种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研组专题讲学”的观课议课的模式。大致流程如下(图一):

1.生成议课专题。首先以本年级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经过调查研究,确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本年级的议课研究专题。然后根据此专题广泛查阅资料,寻求理论上的指导,寻求专业引领。最后,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留待通过课例实践来进行验证。

2.接力棒式的课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选课:根据专题,选择适合进行议课专题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研究议课专题的目的。

(备)说课:教研组在各自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的重点要以研究议课专题为出发点),大家进行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拟出教研组第一棒的教学设计,这时的教学设计就不是个人的,而是凝聚了整个教研组成员的智慧。上课前,授课教师首先要说明自己的议课专题,以及需要观课老师进行注意的关注点。

上(观)课:授课教师上课,其余教师围绕主题观课。真正掌握课堂上第一手资料,为专题议课提供实践中的原始资料。

议课:课后由本教研组成员或同学科老师根据课例结合议课专题进行议课。议课中,老师们以课例为平台,紧扣议课专题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专题讲学。各教研组利用学校教师论坛,网站等方式展示教研组内成员研究的理论成果。专题讲学的目的在于把议课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推广到全校,达到资源共享。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议课的专题,已经不再是一节课的专题,一个人的专题,而是科研专题和校本培训的专题。这个专题可能要多人多课,通过理论学习和课例实践,研究上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是一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转变:

转变了教师对工作方式的认识,摆脱了职业的孤独处境,形成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意识;转变教师对教育科研脱离教学实际的看法,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氛围;转变教师对培训的狭隘认识,形成了组内、组际,在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经验交流、资源利用等方面共同分担与分享的机制,让教师体验、感悟了“教学即研究,问题即专题,成长即成果”,从而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意愿,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下面以五年级语文一次观课议课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生成和确定议课专题

研究这个课题是从新上岗的赵爽老师一句无意中的抱怨开始的。有一次上完课,赵爽老师感叹道:“现在的学生不会读书,没丝毫感情,读起来没滋没味的,听着也不舒服,不知道是我不会指导,还是学生不会思考品味?我现在真是对语文教学一点信心也没有了。”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同组其他老师的共鸣,大家都觉得,学生读文章不会品味,也读不出味道。听到这些,组长栗芳说:“既然大家对如何指导学生真情朗读有困难,干脆我们这学期就做一个关于'静心品味,真情朗读’的课题研究吧。”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中存在的朗读问题及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对学生和个别老师的部分座谈,发现现在的指导朗读教学中,存在以下这样几种现象。

1.只关注“变”与“遍”,朗读流于形式。“变”即变化,走进课堂,我们都很熟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美美的读一读”“找伙伴合作读”……试想有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遍”即遍数,强调在课堂上要都读书,就说第一课时吧,自由读是一遍,默读是一遍,快速读又是一遍,数数遍数是挺多,实际上这种朗读指导并无明确的目的,没有实实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所蕴藏感情的朗读,对理解语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语感,没有多大益处。

2.缺乏自主体验与朗读情趣,情感虚化。让学生融合到文章中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表达真实的内在的情感,这是我们希望的。但平常太多的做的是表面化的“文章”。“你能把文章中人物的情感读出来吗?”“这对话真有趣,你们能读读吗?”由于没有自主的体验,缺乏情趣,所以阅读的收获“苍白”,读起来感觉“枯燥”。

3.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朗读主体的片面化。在朗读指导中,对朗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让学生一遍遍的读,小组内读一读,配上音乐读一读,缺乏针对性,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可教师仍无动于衷,为了主体而主体,导致了课堂上朗读主体的片面化倾向。

专题研究首先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为此,我们通过上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有关静心品味,真情朗读”的理论文章及相关资料,为专题研究寻求理论上的支撑。在理论学习中,我们重点进行了新课标的研读。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积累的理论知识,我们对于如何指导学生静心品味,真情朗读”,初步制定了相应的策略:(1)创设情景;(2)置换角色;(3)抓住重点词句想像;(4)从不同角度感悟。

这些策略是否有效呢?课题的研究要回归课堂,就必须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来验证这些方法的实效性。

二、以课例为载体,进行专题研究

选课:

为此,我们从本册教材中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最后确定以16课《桥》为研究课例,进行静心品味,真情朗读”的课题研究。

《桥》一课选自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文章塑造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突然而至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

说(备)课

本篇文章以频频分段的形式,笔调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老汉临场指挥的果敢,舍己救人的震撼力量。虽然桥是连接当时生与死的纽带,但是这桥是窄的,是经不起折腾的。所以,真正联结起村民生与死的坚实的桥梁,恰是老汉沉稳作战的风范,舍己救人的力量。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文中的指导感悟朗读的点很多,如体会洪水来袭的可怕,老汉的沉稳果敢,舍己救人的力量。

文中有四个地方可以用来研究此专题:(1)感受水大、人慌;(2)体会老支书命令村民排队;(3)老支书揪出儿子;(4)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这四个点,感情深,不容易体会,更不容易读好。我们就准备把教学的重点放于这几个要点的突破上。

五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坐在一起,围绕“静心品味,真情朗读”这个研究专题,进行了说课,针对要突破的四点,大家各抒己见,利用收集的理论知识,为解决问题预设了相应的策略:(1)感受水大、人慌,可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2)体会老支书命令村民排队,可运用角色置换的方法,体会当时的情景及老支书为什么要这样做;(3)老支书揪出儿子,通过抓重点词“揪、瞪、吼”,想象老支书当时的心理;(4)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可以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老太太、是获救的村民、获救的党员干部、获救的儿童,在祭奠老支书和他的儿子时,都会说些什么,从而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形象。

上(观)课

在这次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议课专题,设计了观课时需要注意的两个关注点:(1)关注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静心品味,真情朗读”中,都运用了哪些方法;(2)从学生角度这些方法是否真正有效。

《桥》的执教者是赵爽老师,赵老师是一位刚上岗不久的新教师,工作热情高,文化素质也不错,从事语文教学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

第一次平等对话

首先,赵老师根据大家说课的要点,结合研究的专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考虑到本课中事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赵老师还运用了多媒体等手段,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一次上课,一堂满以为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投入、课上畅所欲言”的语文课,结果却很不理想。

赵老师在课后反思:课堂上学生丝毫没有动情,文章的情节扣人心弦,文章的人物又是十分的感人。但学生的表情冷漠,内心平静如水。好像文章中发生的这件事就是小说才有的,与自己毫无关系。老师也在尽力引导,可学生依然进入不了文本中。学生的感情上不去,怎能有感情地朗读呢?

课后,五年级的几位老师坐在一起,围绕专题题进行了议课,既第一次对话(议课过程略)。针对赵老师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大家认为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没有动情。这篇课文以小小说的形式展现,内涵丰富,情感深沉,但是本堂课学生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的感觉。

2)要抓的点过多,面面俱到而不扎实。因为想各方都照顾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在感受“水大”“人慌”这一部分用时过多,课堂前松后紧,有些环节就流于形式了。

大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老师以旁观者身份出现,没有动情;学生也没有动情。本文提到的大洪水,可能谁也没有见过,老师没有见过,学生更没有见过,都不知道洪水突然而至,对于还在睡梦中的人们是多么可怕;不知道在面对洪水人人都在逃生的情况下,老支书宁可牺牲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也要保全全村人脱险,是多么令人震撼。缺乏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就难以保证朗读的真情。

怎样才能拉近文本与师生的距离呢?这时,耿瑞霞老师介绍的一个观点创设情景,把遥远的拉近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于是大家又坐在了一起。在讨论中,大家认识到,好的情境一要是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会觉得特别亲切;二要是与课文语言有联系的,这样他们就有词去描绘,会很自然地促使他们运用课文语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大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栗芳老师说:“体会水大和人慌是重点,只有体会到洪水的大、可怕,毁灭性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人们的惊慌失措。所以我建议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洪灾的场面真实的展现在课堂上,给师生以直观上的冲击,师生就能很快入境。”

耿瑞霞老师接着说:“还可以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村民逃生的场面,他们面对突然而至的洪灾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

……

第一次对话时,问题聚焦在“如何创设情景,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这以后的每次对话中,每次都有不同的问题生成。这些生成的问题并不惊天动地,但都实实在在,来自老师们对课堂的精益求精。大家的想法是抓住一个,不求多但求深,体现了议课是有主题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特点。

第二次深入聚焦

第二次上课前,赵老师重新规整、简化了教学环节,教学目标集中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1)感受水大、人慌,用多媒体辅助和想象;(2)体会老支书命令村民排队的心情,方法是角色置换,体会当时的情景及老支书为什么要这样做;(3)体会老支书揪出儿子,主要通过抓重点词“揪、瞪、吼”想象老支书当时的心理;(4)理解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情形和心情,主要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老太太、是获救的村民、获救的党员干部、获救的儿童,在祭奠老支书和他的儿子时,都会说些什么,以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形象。

与第一次教学比较,老师教学重点明晰了,并运用了有效的办法帮助师生共同入境,学生的思绪马上进入到文本当中,师生的心马上被可怕的洪水紧紧抓住,课堂上,师生在在虚拟的情景中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学生和老师都动情了。

课后议课,赵老师进行了反思:“课堂上学生虽然动了情,读书也有了激情。但还是觉得有点别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感受不出,现在想想,问题出现在学生的感受都是一样,读的声调也一样,说难受都难受,说激动都激动,说紧张都紧张,感受统一,读书的语调统一,在静心品味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朗读也彰显不出个性,也就没有真正达到真情朗读的要求,而是千篇一律,异口同声。”

这是一个新问题。我们把它聚焦成如何让学生对文本有独特的感受,促使其个性朗读的问题,围绕这个的问题进行第二次议课(议课过程略),大家集思广益,考虑应对策略,一番商讨,针对以上问题想出一些方法:

1.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当旁观者、参与者、当事人等多种角色,从多角度入手,多次进入同一句话;如感受老支书沙哑的喊“不要挤,大家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面”,可引导学生思考,当时什么环境——风大、水大、人声嘈杂——应该怎么读?看到洪水将至,人们又惊慌失措,乱作一团,老支书这句话该怎么喊?但老支书虽然心慌,但还不能表现出慌乱,因为他是大家的主心骨,这时又该怎么读?同样一句话,不同的感受,就会读出不同的效果。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要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去套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朗读,让朗读者对语言材料充分理解、感悟,直至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语感经验而自觉表露出来的。

这次议课后,赵爽老师在反思中写下了这样话语:“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个初行者,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有跌倒,时有碰撞,但向前的脚步不停,成长的追求不变。”

第三次理性思考

议课以后,新的教学设计出来了。在教学设计中,赵老师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个性理解,以追求真正的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能读出个性。

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相对完美的一节课,课堂上,两次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洪水的录像直观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感情朗读味道倾泄而出;最为精彩的是学生在朗读老支书沙哑的喊:“不要挤,大家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面”这句话时,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品味,有的读的急切,有的读的镇定,有的读的大声,再也没有千篇一律,而是每个人真情的流露。纵观全课,这是教师和学生不断积蓄情感的过程。老汉的远见与高风亮节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及至这堂课的尾声,“请用一句话赞美老汉,尽量用上桥字”这一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如洪水般的感情找到了宣泄的途径。那一张张凝重的脸,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第三次研究,不仅气氛更加热烈,而且使“静心品味 真情朗读”的专题研究更加“枝繁叶茂”:问题逐渐明朗化,议课专题逐渐层次化,课例逐渐个性化。经历了课题研究、课例实践的洗礼,全组在观察、思考、交流、分享中增加了自信,不断走向成熟。

上课结束,赵老师有了这样的体会:“上课的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验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可以成为以后的阶梯。”这种文本的呈现本身就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面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她不再迷茫。她相信,她完全可以当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并且可以当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活动结束,五年级语文组的教师最后进行了活动小结。大家认为,这次的专题研究生成了三个研究的问题:(1)如何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2)如何让学生对文本有独特的感受,促使其个性朗读;(3)如何淡化阅读技巧,彰显个性色彩。围绕三个问题,在交流中形成了三个相应的观点:(1)创设恰当的情景,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2)自主感悟,个性理解,才能读出个性;(3)重视真情朗读,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家发现了这样一些方法:

1.“创设情景,把遥远的拉近。有效方法包括:多媒体辅助,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想象创设情景;借助置换角色体会情景;以表演体会情境等。

2.教师的启发和追问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个性朗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的学习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要努力创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淡化技巧,张扬个性色彩。有感情朗读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不要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如哪里要重些,何处要轻些,再如“带着愉快的心情来读”“读得勇敢些”等等。否则会导致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机械模仿,导致装腔作势,弄虚作假,或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毫无情感可言。另外,最好不要在学生读之前要求学生说出“应该怎样读”,读完之后追问“为什么这样读”等抽象、理性化的指导,这容易造成生硬的情感灌输,是对语文形象的一种破坏。也就是说,指导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的揣摩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

三、专题讲学、资源共享、同在共行

最后,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学活动,五年级组把此次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向全体语文教师做了汇报,并进行了专题讲学,达到资源共享、同在共行的效果,五年级的成果也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和整理。

以上是我校五年级语文组的一次观课议课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可以窥见观课议课给老师们带来的思考、启发和促进,每一次的专题研讨,每一次的课例研究,每一次的专题讲学,我校每一位老师都在潜移默化地感受着“观课议课”带来的成长春风。

专题研究中,我们既尝到了偶尔受挫时的痛苦,更体会到了不断成长中的快乐;既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更领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我们能从各位老师朴实的对话中领略他们个性化的教育艺术,分享他们睿智的集体智慧,争鸣的氛围更是给了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真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卞锋 杨金林 | 试论整合情境中的言语教学——《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个小山村 说课稿 刘静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区
《桥》评课稿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语文教师应有的“四问”
交流/语文课还在“讲”?您奥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