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可能习得的意识和方法

“可能习得”,这是笔者基于课堂观察提出的一个概念,相关文章发表在2022年4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这里推送相关思考,欢迎批评。

关注可能习得的意识和方法

陈大伟 徐倩

一、可能习得的提出与意蕴

      想到可能习得是基于课堂观察。

      曾经观察一位老师选题“无中生有”教处理问题的策略,设置的情境是:一个14人的团队,需要14瓶水解渴,一共带有14元钱,在一个小店发现售水告示:“水2元1瓶,2个空瓶可以换1瓶水。”讨论的问题是:14元能不能得到14瓶水?在喝了13瓶水,还有1个空瓶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讨论出了向店主借1瓶水再还2个空瓶的“无中生有”的解决问题策略。

      观课议课主张从多个角度观察课堂,既观察当下的教学效果,也观察对学生人生的未来影响。从当下效果看,这样的情境具有趣味性,而且以此为基础,讨论用转换的思路处理了“2036瓶水,4个空瓶换1瓶,能满足多少人喝要是全校2036名同学每人喝1瓶,最少得买多少瓶”等问题,学生学习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从店主的角度,遇到这种“借1瓶水还2个空瓶”的做法,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长远的影响看,学生接触这样的案例,会不会成为钱理群教授眼中,只为自己算计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培养学好数学为自己谋利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老师想要的教学效果吗?肯定不是(不排除的是,可能会有极个别的做家长的老师,会带着这样的动机引导子女)。学生一定会由此习得这样的社会行为吗?不一定。学生一定不会由此习得这样的社会行为吗?也不一定。对于这种学习者可能无意识也可能有意识,可能习得也可能不会习得的社会行为用什么指称呢?用“隐性课程”好像不妥,隐性课程应该有隐含着教育者预先的目的追求,有一定的主观意愿;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同时学习”和克伯屈的“伴随学习”好像也不合适,笔者感觉“同时学习”和“伴随学习”发展的可能性更大。于是,笔者想到了“可能习得”,这里可能习得不是教育者想要追求的效果,它是学习者可能无意识也可能有意识,可能习得也可能不会习得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可能表现也可能不会出现的经验和行为。

      这会不会只是极个别的案例呢?网上搜索,发现并不是个别的案例,有“空瓶换水”,有“空瓶换酒”,不仅奥数上要训练,在课堂教学、公开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境和引导,似乎公务员考试也有类似的题目。这使笔者意识到思考和讨论可能习得的价值。就人生可能性,日本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过这样的人生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他把思维方式看得更为重要,与能力和热情不同,思维方式的分值从-100到100(能力和热情的分值从0到100。引者注),不仅有大小的差异,而且有方向的区别。如果学生习得的是类似的“用所学去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不需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可能是负值。如果社会上这种精于自我算计的人多了,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社会运行负担和成本。

      基于此,笔者以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对“可能习得”的无意识,对于这种可能习得,教师不能无意识,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可能影响,回归教育本心。对于教育,《说文解字》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老师“上所施”教了用“空瓶换水”,学生“下所效”在未来的生活用“空瓶换水”,这就背离了“养子作善”的教育本心。什么是善?怎么作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新调整上述教学设计,笔者和执教者讨论,是否可以这样改设教学的情境:店家公示中增加“为避免环境污染,本店开展空瓶回收”的内容,这样,把可能习得的“精致利己主义”改为“环保意识”,把购买者的自利要求换变成店家的主动自愿换?

二、关注可能习得的意识与方法

     首先,要看到学生是一个能动的、完整的学习者。生物体是有机体,有机体的特征就是可能做出有利于自身以及种群存续的改变和调整,能够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有机体生存的本质是自组织。与其他有机体比较而言,人有更高的自组织意识和能力,人有主观能动性。就教育而言,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塑造的物品,教育无法用塑造的方式;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往上面画什么写什么,就会在学生身上留下什么。教师教的,学生可能学到也可能学不到;教师没有意识到可能不想教的,学生也可能有意无意在经历中习得。作为完整的学习者,学生可能学到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还可能获得情感、态度、人生方式等多种经验。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以网络上父母教幼儿园小女孩背5的乘法口诀的视频为例。视频中的家长(也可能包括我们的一些数学教师),看到的是“记住五的乘法口诀”的掌握知识的价值,但从小女孩的学习行为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能动的、完整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她的其他可能习得。比如,小女孩说“这三五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这里有对数学学科认识的可能习得;“我永远也记不住这三五,我永远也学不会”,这里有自我认知的习得;学习活动中小女孩始终带着哭腔,想用咳嗽、扣衣服试图逃避学习,这里可能有机械的、强制的、不断重复、痛苦的学习体验习得;小女孩的痛苦和向妈妈的哭诉,并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妈妈说“我教你,你不会,这怪谁呀”,以至于小女孩最后以愤怒的方式吼出来“一五得五”,这可能习得“没有人会关心我、父母也不理解不同情我”的人际认知……

      意识到学生是能动、完整的学习者,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就需要看宽一点,想多一点,不要只看到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吴正宪老师说得好:“数学教学不仅仅是1+1=2的单纯知识传递过程,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

      其次,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仅看到当下效果,而且要看到未来影响。继续以小女孩背5的乘法口诀的视频为例,看远一些。在学习者习得“这太难了,一点也不简单”的数学学科认知,未来他们会爱数学、想学数学吗?当学习者获得“我永远也学不会”的自我认知后,未来他们会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还是会选择逃避?当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是痛苦的,他们以后热爱学习吗?当学习者得不到理解、获得无助的人际体验时,他们又会做什么?视频中的孩子的怒吼“一五得五”是不是充满了愤怒和抗拒……风物长宜放眼量意味着,当教师的和做父母的,我们都需要教育孩子要想孩子一生,为孩子一生。

     第三,教师要有“他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他者”意识。教师的“他者”意识,不仅要有学习者是能动、完整的学习者意识,而且要思考自己的教学可能带给学生什么,学生可能怎么想。曾经观察一节课,老师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全班同学要外出郊游。46位同学每人一瓶矿泉水1.5元,两个面包1.5元,大家估算一下,一共大约需要多少钱?然后算一算。”课后,笔者和授课老师讨论:“你是否准备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带同学们游览?”授课老师说:“这不是为了学习小数乘法的结合运算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结合运算。”笔者想到了一位副校长讲述的故事,他的小孩读四年级,有一次,老师要求同学们从家里带一些美丽的盆花美化教室,并说以后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花带回家。但孩子却让爸爸带一盆最不值钱的。当副校长的爸爸问为什么,孩子回答:“老师说话从来不算数。不要相信老师的话。”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试想,老师的话都不可相信,同学们还能相信谁呢?那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呢?不能去郊游就不要信誓旦旦地说要郊游,一句“如果我们要去郊游”就好得多:不是肯定的,而是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用可能的方式说出来,这就没有了欺骗和不诚实的嫌疑。

      培养学生的“他者”意识,就是知道,人在社会上生活,人在群体中,行为处事不能只顾自己,要同情别人的处境,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注意替他人考虑。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当然,这样的教育是学科教学渗透,是借助教学活动体现,是走向学科育人,而不是用说教方式把数学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动学习”与能动型教师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虚拟学习社区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
外语的习得和语感的形成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