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说了8个字,揭示了他的最终结局

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很多人眼中诸葛亮、刘伯温是相同的人,他们的文治武功辅佐刘备和朱元璋建立了蜀汉、大明基业。

然而,仔细分析之下就不难发现,诸葛亮与刘伯温是两个不相同的人。历史上的刘伯温是一个军事、政治眼光独到的人,而诸葛亮的军事则是短板,他更擅长的是民生政治。

也是因为如此造成了后来诸葛亮累死五丈原之殇,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在他走出诸葛庐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曾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就暗示了他的悲剧。

那么,司马徽究竟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他又为何会说这样一句话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司马徽的一句话

三国时期,司马徽是荆襄之地的一位隐士大才,刘表多次邀请其出山相助皆被拒绝。官渡之战后刘备逃到了南方,并且投靠了刘表暂居新野,机缘巧合之下与司马徽相遇两人有了一番交谈。

司马徽谈吐不凡激起了刘备的爱才之心,然而司马徽依旧拒绝了刘备的邀请,但在最后却向他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就是诸葛亮一个就是庞统:“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

起初刘备将此事抛之脑后,直至徐庶受曹操胁迫离开新野,临走前再一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才《三国演义》中的“回马荐诸葛”和“三顾茅庐”。

公元206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第一次前往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刚巧诸葛亮外出有历未归,三人只得失望而归。

不久之后,当地下起了大雪刘备认为诸葛亮必在家中,可惜第二次拜访诸葛亮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第二年开春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本人,《隆中对》一出使得刘备认为诸葛亮并非空谈之人,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一位大才,苦苦哀求请其出山相助。

诸葛亮多次推辞后,最终还是答应了刘备的邀请,跟着他走出了卧龙岗,开始了自己争霸天下的生涯。值得一提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司马徽说了一句话:“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司马徽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他是三国时期对于天下大势看得最通透的人之一,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的那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势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当时,天下大约有12州之地,曹操一人就占据了北方肥沃的9州,东吴、荆州、巴蜀各自称霸一方,说从实力上来看曹魏统一天下必然无法阻挡。

诸葛亮虽然有着管仲、乐毅的才华,但在天下大势面前依然很渺小,所以司马徽才会说出来这样一番话,而他的话在后期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白帝城托孤,五丈原之殇

自从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对其信任有加,任何的军政大事都会与其商量,还对外人说自己如鱼得水,亲密程度甚至让关羽、张飞两兄弟都嫉妒。

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蜀汉集团前期都是按照《隆中对》的蓝图发展的,先是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在荆州得到了一席之地,并以荆州为跳板向巴蜀腹地发展。

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诸葛亮帮助刘备从一个新野小势力,逐渐发展成了与曹魏、东吴鼎足而立的蜀国政权,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为汉,意为东汉王朝的延续。

可惜的是,刘备因为关羽的死与东吴的联盟破裂,建国同年七月就率领大军讨伐东吴,结果在一年后兵败夷陵,最终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下场。

章武三年刘备的疾病越发严重,不得不将诸葛亮叫到身边进行托孤,看着眼前的兄弟他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不值得辅佐你就取而代之……”

不管刘备所说的这一句话是否发自真心,最起码能够体现他对诸葛亮的信任,由此观之司马徽所说的“得其主”是非常正确的,刘备的确是诸葛亮的伯乐。

不过,正如上述所言,当时天下曹操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三的地盘,而且还是人口、资源最充足的地区,即使诸葛亮遇见了自己的伯乐,即使他有着万般本事,也无法扭转蜀汉落败的命运。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续担任蜀汉的丞相,并且开官办公总领蜀汉的军政大事,刘禅虽然是蜀汉的皇帝,但一切都要依赖诸葛亮的决策。

夷陵之败让蜀汉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但在诸葛亮的运作下不仅与东吴重新修好,还击退了前来侵犯的人员,稳固了蜀地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

为了完成先主的遗愿,公元226年诸葛亮派兵出师第一次北伐,前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却因为错用马谡失去了街亭要地,导致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

建安七年、建安九年、建安十年、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又先后进行了4次北伐,但都因种种缘由的限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战争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公元234年,也就是在第五次北伐战争期间,诸葛亮在五丈原因病而死,也应了司马徽所说的后半句话(不得其时),后人为之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人云“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的英雄谋臣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却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才华与时代不相符合,诸葛亮也是这么一个人。

诸葛亮有萧何之才,却无韩信之能

开篇提到诸葛亮与刘伯温并不是相同的人,严格来说孔明更像是楚汉时期的萧何,而不是刘邦麾下的大将韩信,这么形容他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再加上罗贯中的偏爱,使得诸葛亮被刻画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事奇才,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与之大径相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加入刘备的第一战为“火烧博望坡”,但根据史书的记载,此战乃是刘备亲自谋划与执行的,诸葛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诸葛亮的成名之战是赤壁之战,他在长江上草船借箭、借东风,后来又用奇兵帮助刘备占据南郡、零陵等四郡之地,但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作用也不大。

赤壁之战的第一人是东吴的鲁肃,当时东吴的水军虽然非常厉害,但却没有像样的野战部队(陆军不行),为此他便建议孙权与刘备进行联盟、水陆并进。

诸葛亮在这其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他是刘备派遣到东吴的一个使者,主要的目的就是代表刘备与东吴达成结盟,整个赤壁战争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说道诸葛亮的军事才华,还有一个让很多人纳闷的问题,为何刘备在后期打仗总是不带着诸葛亮。入川之战时,刘备身边带着的是凤雏庞统,诸葛亮则被他留在了荆州。

后来庞统身死道消刘备才让诸葛亮入川,可入川之后依然没有重用,比如汉中之战时刘备重用的人是黄忠与法正,法正则是与庞统一样的军事大才,是刘备身边的军师。

夷陵之战时,庞统、法正两位军事大才已经去世,可刘备率领兵马征讨东吴时依然没有带着诸葛亮,以上种种都可以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是短板,最起码弱于三国很多军事奇才。

如此来说是不是诸葛亮一无是处呢?其实不然,诸葛亮在民生方面的才华首屈一指。许多人将《隆中对》视为一幅军事蓝图,但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篇文章中处处透露着“发展”两个字。

无论是占据荆州,还是占据益州、汉中等地,诸葛亮所突出的重点都是发展民生、积累实力,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抓住机遇兴复汉室(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夷陵之败后蜀国的国力被消耗一空,到了真正的危急存亡关头,可诸葛亮却仅仅只用了3年多便扭转了局面,说起有管仲一般的才华丝毫不为过。

在这里咱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诸葛亮生活在和平年代,亦或者加入的阵营是魏国,那么他在民生方面的才华必然能够得到巨大的体现,因为魏国的政治环境总体稳定无需天天打仗。

即使进行对外战争诸葛亮也不需要亲自上战场,只需要像萧何一样在后方管理后勤,只可惜他处于的阵营是蜀汉,不仅要管理后勤还需要管理军事,后者则是他的短板。

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这便是一个最好的体现。由此观之,司马徽所说的“不得其时”,不仅仅是指时代不利于诸葛亮,也是指刘备提供的平台不利让诸葛亮发挥自己的才华。

俗话说得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若是千里马没有一个绽放自己才华的好平台,那么它与一匹驽马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平台的上限就限制了千里马的才能。

对于司马徽所说的那句话,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数三国正史中的9大名将,诸葛亮能排第二,关羽却仅能排第五
曹林洲 | 历史中的诸葛亮
曹操、刘备及孙权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为何最终却三家归晋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解读
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周瑜
诸葛亮主张荆州必占,庞统认为荆州要弃,两人的军事水平高下立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