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破虚实方显本然
拳学和禅学一样,都是研究宇宙本际和人之本性的。所谓: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不二,拳道一如者是耶。宇宙本际、人之本性和万物之灵、生命之源,都是“道”的别称。“道”是宇宙间一切事象的根源之母,所以人们为了弄清这一本然,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谓的拳学、禅学、儒学和道学等,都是进入“道”之本然的不同法门而已。“道”主宰宇宙一切,一切事象都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是宇宙中的一种成分,也是“道”的一个外在形态,故人的能力和形态是由“道”来驱使和改变的。
“水月相融又相忘,无有情来却有性。”宇宙问不沦无情的(植物、矿物)和有情的(人和动物)都润有“道”之灵性,如现在的卫星上天、手机信号、原子、中子等技术性能,都是人们对“道”认识之一。拳学对空气、大地及环境、障碍物等这些物质的利用,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在显现。宇宵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中,有着开合、隐显、动静(大动与微动)、虚实(弥与聚的分布形势)、曲直(波折)、惰性、矛盾、圆融、极则必反、小无内大无外、不均之均、不整之整、不平衡中求平衡的性能表现,而拳学也同样存在。拳学中的夺位、让位、让夺同时(承接)就是“道”性开合隐显。所谓落步六争,就是“道”的不均之均,不整之整,不平衡中求平衡的浑圆本然之开合。拳学中的含蓄,即广狭不二的性能表现,是远近一同的意识开合,能表现出丈外之敌如近我寸问的大即小、远即近的宏观渺茫之感,能表现出丈外即可与敌共争一心的夺位之能,充分体现出“天垂法象,道演自然,布形候气,变形还原”的自然让夺之弹性。
禅学讲六识统一(鼻、眼、口、耳、身、识),才能显示七识(本能潜在意识),才能显现八识(宇宙基因)。它的法门,是静心去妄,持一久拶;虚实不二,动静一如:表外圆融,主随客动。这样才能达到体察出细微、识大小若一、广狭不二、一动全动的群体相依之矛盾圆融,才能出现天人若一的本然惰性,所谓主客不二,能所俱泯者是耶。拳学在形体上的修炼,要以人身比宇宙,即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气、血、意、神、筋、骨、肉,似宇宙中大气、云、水、光、星球等,然这些都是“道”的外在表现,只有八识(即精神)才是“道”之本性。只有精神才能使大脑暗淡一些、小脑光明一些,使之相互平衡,充分体现“植物神经”的功能。不知自身真面目,只因意在自身中。进而要把这个小宇宙溶润于大宇宵中去,自身是大宇宙中的一个外在表现形态。这时,身体和万物是一,精神与“道”是一,万物即我身,“道”性即我精神,“道”(空间内涵的能量)动即我精神动,我精神动即“道”动,万物之力即我身之力,我身之力即万物之能。这样宏大的宇宙整体,何种天敌岂能所挡?所谓精神超越一切,精神主宰你、我、他和它者是耶,又所谓从主动到被动再到主动的主客不二者是。此时的“主动”已不是自我意识的单独之动,自我意识的动,只能顾此失彼的东蹿西蹦的忙碌,顾敌顾不了己、顾意顾不了形。如果身心要非一非二地把意放在身外空间中,则可你、我、他和它,一顾而全顾、一动而全动的相互依动,所谓“加速度”者是。
[page]
虚是“道”之外表的弥漫,在宇宵表现谓看不清的物质(空间中有诸多组成微生物的细胞),在人身谓意、气、力、神。实是虚的拢聚,在宇宙表现是看得见的物质,而在人身则是筋、骨、肉。然这些都是“道”的外表,在这些中间还有一重天地,即“道”之能量。执虚不对,执实更不对,非虚非实(即精神与空间能量合一)才对,故要打破虚实方显本然,肯定、否定、再肯定。外表的修炼是润化本质外表的,只有外表透明,形成虚实若一,归顺“道”性才谓彻悟本然。所谓“无限野云风卷尽,一轮孤月照天心”者是。然这是小根器之人的渐修法门,大根器的顿悟则是即事而真,本来就没有什么外表和本质之区别,两者都是“道”的本体,不需要修炼什么外形,一切现成,只是心识的不同才有区别,心识转了就是本然“天地”,所谓“万有为空,究妙失宗”者是耶。故要有意想成真的本领才谓大器之人,才能顿彻本地风光。只有弄清“本然论、迷失论、开悟论和境界论”才能有可能进“道”。
综上所述,要持一势慢慢去品、去悟,思维和形体及动作要多元化颠倒互换,从而达到小惑小悟,大迷而大脱,所谓“迷时物转,悟了转物”者是。又所谓,定心一处,无事不办者是。在修为形势上,即要安心拶性,又要事本如如,不是顿悟不假渐修,而是顿悟也要保印。顿悟之主六祖慧能是此,王芗斋、王选杰也是如此,我的《大成拳顿悟之法门》更是如此,他虽然主张“无路可达,无门却通,由心直现”的无门之门,但中国文字的多重特性还是有另一层面的,其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是万有为空的。然却都是为了达到,从静态、动态、有意和无意上,都能应付外来之力这一目的。都是以心理改变生理、改变物理的形势而进行的,所谓“生物力学”者是耶。
在具体法门的原则上,要首先设想使自身同时形成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相争部分。上下之部,即头上领,两肩至盆骨底这一躯体,穿融于两腿及两脚之后半部分,使其降于地面,形成对拔之势并向后靠;前后之部,即两肩胛和两个手臂及两条腿与脚的前半部,与上下部的后靠形成对拔之势:左右之部,即两肩胛和两肘及两胯膝,以左右对拔之势外开并向前合而抱之。此势经过量变到质变的持久静耗,就会由势能变成动能,产生骨肉若一、动静是为起伏的弹性状态。己身如具备,须向身外求。进而要向手掌和脚掌(或腕和指部)延伸,也就是三部开合相争之处,要从人体中间放到手脚掌中间(即前后相争部位在手、脚掌的中间),以手、脚掌前半部分为整体的前部位,加重手、脚掌前半部的意念,形成不均之均、不整之整、不平衡中求平衡之势,从而达到点紧身松、意紧神松的目的。进而要使神意再向敌我之空间而放置,顾及你、我、他和它,也可以说是把杠杆支点从我自身放到敌我之问(也可放在敌身之上),所谓支点向外延伸者是也。这样运用兵器时,就可得心应手了,这才是从兵器到徒手的过渡真意所在,所谓徒手是兵器的缩短、兵器是手臂的延伸,又所谓搭手利用手臂,断手利用空气者是。
[page]
中正移身脚撬敌(形可斜但意中之中心要正),意中下绊方能发,抱是加强感应力,撑有余地弹如如,自身结构再结构,犹如阵地去布兵。游走之斗是谓大势,沾身之法是谓小势,然沾身之法即游斗之缩小,自身各部如游斗之势的各路神兵,要一动百援,各部之间要支撬互为,杠杆之势丛丛皆设,使敌触之即在拔根提气的同时,弹而跌出。进而达到识敌“本来就是”拔根提气之势,不假再作手脚,只需触之即可跌出,这才是大彻大悟后的如来,才是向上一路的认识模式。在对敌时要以我之支点,偏拧旋挂敌之前半部分,并使之叠垫支撬其后半部分,以我之前半部分拉连后半部分去击敌的后半部分,我之左右部分相应助之,方谓落步六争之爆炸力。
在功法练习中,要用杠杆力撬拔着对方而持桩,是谓兀敌若有敌的点紧身松、意紧神松,这样效果就会特别显著增长。试力、推手、试声皆然。要相互搭配,单练时肩撑肘横,双练时方能沉肩垂肘:单练时神顾八方,双练时方能神顾已、意击敌:单练时重虚淡实,双练时方能虚实平衡:单练时身如“锅口朝后”,双练时方能弓弹并神意三体:单练时气势外放,双练时气势含蓄,含蓄则能笼罩和控制敌方,才能守中用中、夺让同时,与敌共争一心。含蓄主要用眼的力波性能,眼如汗洋大水,敌如一叶小舟,尽而含在眼中。使敌在眼波中惰动,而不是眼随敌动,是一大片的整体多顾,而不是有焦距的只盯一点。
总之,形变则神活,神活则力活,力活则制人而不制于人。拳学和禅学一样,是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热自知,言诠所不及,文字亦徒设。以上只是入门的一段过程,进入拳天拳地后,就不只是这些而已,就会感觉到今是明非,入门之法则将会莫然非非,只能从日记和静下心来回忆起。只有明心见性,见性即见“道”,见“道”后天地将会焕然一新,整个世界通明透彻,大气如水,万物和敌我都似水中之影。此时就如所谓“灵魂脱壳”一样,真我(灵魂、神意)与大气能量相融成一体,原来的假我(肉躯)和敌方如潜在大气中的浮物,真我拉着假我与敌相互错拧而斗,敌之行动特别缓慢,并且阻力重重,这时大无畏精神就会蓦然而生。
意识转换是顿悟,修炼身形是渐修。然不管是科学和哲学,都是以“意南形生,形随意转”的基础理沦而发展的,但是微妙的形体结构,则不是人类意识所能解释?的,如内观禅中的安住在“四禅”以上的“深定”,就是一例。故我们研究拳学,要以唯心和唯物两个方面同时人手,方可能有成。在意识转换中,主要体会出“神意出体”置位于你、我、他和它之间。这是主客对换的不二法门,也是从主到客再到主的过程,所以从人就是南己,由已就是从人。要设想自身由意和形两部分组成,意不可在形内,要在形外,从外能感到自身的全部面貌,意在形前如“蜗牛背壳”的拉着形体去动,意如空中之力波,在形体不动变的情况下,能任意起伏、伸缩和调配方向,达此即进入本文之旨了。意虽出身外,但还返照身。,意和形非一非二,意变化、形不期而然地随之而变,从而达到意即形的本能活力。由形为主达到以意为主,由本身为主达到空间感应为主。故,意中之形是为重要,意到何处,何处即町出现生命火花,这才为大脱、大放下的精神所在,才可谓胆量弥漫宇宙的扛鼎巨笔。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浅议吴式太极拳内劲的习练
百年沧桑话太极 陈式太极拳八字循环法
浅谈混元太极之气
谈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在揭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
太极拳裆的作用与要求
练拳时对胯的要求
太极拳肢体练和心脑练 看太极拳的“眼、身、步、手”
【转】 杨氏太极拳的行拳要领----腰脊主导说
站在自己的对面审视自己,用别人的眼光评析自己
文章摘录:正确认识苦练和巧练、科学练的关系
从推手走向散手的“三要素”
正确理解太极拳的劲
太极形慢实不慢
养生之成败决定于沉劲
太极拳“意”的悟炼
太极拳的美学价值和道德情操
学习太极拳的几点体会---网文摘选
关于拳架问题的探讨——学拳学什么?
吴式太极拳之“松”
拳心语 ——闲谈太极拳
练太极拳怎样做到周身放松 传统杨氏太极拳风格与陈氏太极拳的练拳风格的不同
太极拳没有速成一说
感悟太极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  李雅轩风格传统杨氏大架太极拳115式的习练特点
初学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学杨式太极拳的学员多看
初学太极拳应注意的事项 太极心得
浅谈太极拳的练劲(梁汝亭)
陈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谈太极拳的练拳心得  初学太极拳架易产生那些常见的毛病?如何克服?
初学太极拳怎样练“正”“松”
杨氏太极拳大宗师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解析
推荐下面更多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最全的太极拳明师论文总汇
最全的太极拳教学视频总汇最全的名师演练太极拳视频总汇
最全的摄影技术知识大汇集
最全的摄影技巧视频教程大汇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大汇集
最全的photoshop文字教程专辑
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总汇
会声会影视频教程总汇
博客技巧总汇 博客代码总汇
电脑技术总汇
相学占卜大全
健康养生视频讲座大汇集
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总汇
沙画艺术集锦 电子图书珍藏
交谊舞蹈教程 音画作品欣赏 美图动图欣赏
音乐素材总汇 flash时钟日历大汇集
百家讲坛视频总汇
竹简字画总汇 古玩字画总汇  收集最全的动画歌曲总汇
美食/烹饪专辑 中外美景奇观专辑  民间艺术作品欣赏专辑
极品音画总汇  花卉知识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层解构禅学、美学、诗学之关联
得“一”之理见本然,持“一”之道终淡然
形意母拳:十六处练法
[转载]蒋发著述太极拳诀
法门拳传统套路-开胸破槽
无形道人太极行功要语(2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