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陈式老架一路发劲

 因为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有发劲动作,所以很多人在演练时横气填胸,刚有余而柔不足,导致动作僵硬而失去轻灵。有些人之所以选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因为练陈式太极拳浑身充满力量,有劲,而杨式太极拳软绵绵的,没有劲。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虚领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这与杨澄甫的《杨式太极拳十要》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有些说法都一样的。可见,陈式太极拳也注重松柔圆活、虚实分明、气沉丹田。老架一路的特点也是拳架舒展大方,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刚柔相济,外柔内刚,以柔为主,柔中寓刚。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发劲招势是建立在大松大柔、周身松沉、内劲充盈到一定程度下而爆发的刚劲。没有柔劲就没有刚劲,要发出刚劲,先要练好柔劲。此时松是周身彻底的松,所发之劲是从团聚丹田的力到周身的力所发出的劲,是裆内的弹抖劲、腰部的旋转劲。

 如“掩手肱拳”这一式,发劲之前,身体中正周身松沉,屈膝松胯塌腰,含胸束肋,松肩沉肘。劲合于右腿,右胯放松下沉,使右腿形成一个螺旋缠丝劲,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反弹的力量越大。此时要意识集中,以静待动,如猫捕鼠,有一触即发之势。总之要全身松沉蓄劲,为冲拳做好准备。然后随即右脚蹬地,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裆劲内扣,拧腰转裆,旋转发劲。陈正雷说,陈式太极拳发劲靠的是速度,是速度的力量,而不是力量的力量。我想就是不要用蛮力拙力,不是靠肌肉的力量。应该是什么力量呢?

 再如“左蹬一跟”或“右蹬一跟”,在蹬脚前身体下沉,提腿、屈膝、松胯,上下相合、周身松沉、聚于丹田。配合吸气,蓄而待发。此所谓“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蓄要蓄得紧,开要开得尽”,“蓄紧开尽,如纸卷炮,卷得越紧,崩得越响。”此言大妙也。

 周身放松下沉是为了蓄劲,蓄劲是为了发劲蹬脚。蹬脚要用腰裆的弹力,以腰脊为源动力,劲贯四梢,脚和左、右拳同时发劲,所谓“缩身如猥形,吐气贯长虹”,“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合;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之为内劲。”所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所发之劲,应该是由内达外的内劲,统领全身的内劲。要用意不用力

 “当头炮”的两拳合力向前冲拳发劲时,必先“劲随两手下捋合于丹田,蓄于右腿”,然后,心意一动,砰然抖发。“如金狮抖毛,猛虎下山,完全是腰裆的弹抖力,一动力贯拳顶。” 可见冲拳发劲的力也是弹抖力,以腰脊带动两拳前冲。

 拳论云:“太极拳所练在神,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所以选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不能只看到它能发劲、能锻炼身体肌肉力量。李雅轩在他的《杨式太极拳精论》中说:“功夫不外神、气、体三者之修炼,然以练神为主,练气次之,练体为初步。所谓神者,周身虚灵之气势,莫测之动作,轻快变化之谓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气之说。所谓气者,呼吸沉着之气,非青筋暴露、鼓包起块、强行呼吸之谓。所谓体者,稳静安舒、动作轻灵之谓。非打桩、打沙包、排打周身、以及碰胳膊、撮手指、捶肚皮一般麻木神经之谓。”这一精辟论述对于我们学好陈式太极拳、正确掌握好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发劲是不是也大有启发?

文章来源   太极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式太极拳小架的腰领与裆合
陈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
陈式太极拳历史
修炼太极拳务须“懂劲”
陈式太极拳练法谈
陈式太极拳口诀心法十大要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