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学太极拳

 作者史志超医师,现年八十已退休,随从傅碧珠老师习拳三年,非常努力,进步很大,本文所述,是他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特刊出以和读者同道分享。敬盼其它同道也能将你的经验和感受撰文惠赐本刊。    ~~~编者

一、何谓太极拳:
据说太极拳是张三丰祖师因观鹊蛇相斗,忽有会心,而发明此拳。其特点为正稳松柔,柔中有刚,蓄发互变,缠绵不断。讲究意、气、劲三者一体。亦即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结合的武术运动。

二、老人能学吗?
太极拳有二种功能。一是保健、一是武术。其运动量可大可小。高标准的太极拳,需要坚强的下肢力量,要有扎实的桩功,其目的在武术。低标准的太极拳,取其动作缓慢均匀,圆滑柔和,是一种精神、呼吸、意气和动作互相接合的运动,适合老人锻炼,有健身和医疗价值。老人能学、应学。

三、老人怎样入门?
人老先从腿上老,步行不灵不稳,所以老人学拳首先要练腰腿功:这包括各种桩功的练习和各种步型的练习。要经常的练习使下肢力量日渐强大。这样方能不显老态,达到能落地生根的程度。其次,学习要循序渐进,先在功架上下功夫,每一招一式要求正确圆满。并要左右两边分别练。待每个架式都熟练了,再连贯起来,成整个的套路。

四、怎样提升技术?

(一)要有恒心,不懈的练习,并时时纠正缺点和错误的动作。

(二)锻炼要有层次,先要求架式正确,虚实分明。再要求连贯圆滑,轻灵沉稳。最及要求气沉丹田,意气合一。

(三)加强基本功,加强运动量,提高功架内在意识。运动量的大小与屈膝的程度有关,不光要求低架练习,也要经常作快的演练。

五、有些什么感觉:
身体方面:初学时感到下肢吃力,每天练习感到腿酸、上肢觉劳累,过几个月之后,开始适应,下肢不酸,上肢不累、精力较前旺盛、食欲和睡眠好转,这就是有了成果。二年之后,步行稳健,面带愉快,不大生病,老病也见好转。

技术方面:初学是困难阶段,感到动作难协调,也难记忆。几个月之后,困难阶段过去,渐渐有兴趣,进步也就加快。二年之后能连贯走架,动作近求水平,意气也能贯注,也能评论别人的动作。自己觉得是内行了,这就是有了成就感。

老年人到此境界,所得到的是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精神和一些忘年的拳友,在这老而不衰的情况下,走进这片美境,不亦乐乎。身历其境,受益良多,岂敢独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打太极拳“膝盖疼”
练入状态,练得感觉
太极拳初练者保护膝关节受损的五种方法
王西安太极拳问答2
拳意(二)
练太极拳请务必注意,不要把膝关节练伤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