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2“三人行”章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籍中的“行”作动词用时,本义是“行走”,这一用法在《论语》中确实存在,例如:“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宪问篇)。然而在《论语》中,“行”更为常见的用法是当“做事”讲。它是一个意义很空泛的动词,可以与各种名词搭配使用。例如: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篇)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子罕篇)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篇)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篇)

“行君子”就是“做君子应该做的事”,“行诈”就是“做骗人的事情”。“行”也可以有代词宾语,如上例中的“行之”,也可以不带宾语单独使用,如上述的最后一例。此外,在《论语》中“行”还被用作名词,指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书中还有“德行”这一复合词,表示道德行为。所以释“行”为行走,并以行走统括一切活动行为,即是望文生义又是以偏概全。钱穆先生说行为偶遇,居为相处,所以用行而不用居。然能知其善与不善,决非一言一行就能判别出来的,所以解“行”为偶遇而同行者,也欠合理,缺乏说服力。

这句话中的“行”正确的意思是“做事”。“三人行”就是几个人在一起做事。几个人一起做事时,就会发现彼此的长处与不足,如此一来才能够知道该向谁学习,该由谁的做法中吸取教训。而只有在做事情的场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充分展现出来。走路、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行为并不完全具备这种作用。如此一来,孔子所说的“三人”就不是大街上随便碰见的几个人,而是有机会跟自己共事的人。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能跟自己一起做事的人员范围都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往往拥有共同的生活工作空间,具备相似的背景阅历,通常只有这些人之间才具备相互学习的可能性。

“必有我师焉”,释“师”为老师,是不合理的。先看古籍中相同的例子:

《战国策·赵策一》: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

赵襄子的卿大夫张孟谈在赵、韩、魏三国分晋的过程中为赵立下大功,其后又为赵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成功后却向赵襄子辞职。他说臣下功高盖主而国家又能强大起来的事情是不会有的,君主不励精图治,臣下也无能为力。其中最经典的话就是“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意思是:牢记已经发生的事(晋正卿智伯持国而晋被三分),作为将来做事须遵循的样本。师,借鉴的例子、仿效的样本。 “前事之不忘”是主语,“后事之师”是宾语,“师”榜样、样本的意思。

《孟子·滕文公上》: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公明仪,战国时人,曾子或子张的学生,与周文王相差至少六百年。所以,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即现今所谓的师徒关系),你如何理解?我的理解是: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学习榜样。”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郑国人休闲时就到乡校相聚,在那里议论执政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要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施政是否合适。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验证我施政措施的地方,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这里的“师”是学习、效法的意思。

“必有我师焉”中“我师”的对象是主谓短语“三人行”,而非名词“三人”。“其善”“其不善”中的“其”是指“三人”做事时的好的或不好的行为、或者是好的或不好的做法,而不是指“三人”中的所谓好人或坏人。如果说“人”还能做“老师”的话,那人的行为只能是供人学习或借鉴的对象,自然不能说是“老师”。因此,“师”只能是学习、效仿,而非人师、师尊。

综上所述,本章确切的译文应是:孔子说:“几个人共事,每个人必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取其长处加以效仿,辨其不足以资改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句
【复活论语】被错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读丨三人行,必得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尔篇打油诗18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