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19 “平地”与“吾止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与《尚书·旅獒》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相同,此章之意不难理解。杨伯峻的译文是: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杨逢彬经考证后认为如此翻译不当,他的译文是: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应该)停止,我也会停下来。好比平地堆土成山,即使才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应该)前进,我也会一往无前。”

“平地”两人都认为是“平坦的土地”之意。但有三个原因,笔者认为其是“平整土地”,是一个动宾短语。一是“为山”是动宾短语无疑,根据结构平行性的原则,“平地”也是动宾短语。二是“为山”这一用土堆山的行为,用喻的重心在坚持与否,位置不是孔子要强调的因素。平地上堆山与山地中堆山以及水坑中堆山,就功亏一篑的喻义来说无需区分,是无差别意义上的设喻。而如果用整体中的“平坦地面”一个点来对应整体意义上的比喻,对应性自然是不足的。这是语言表达上的不相称与对应不当。三是古籍中有众多“积土为山”的用例,却无一处“覆土”为山的说法,所以,“覆一篑(土)”为山的说法不成立。

于“吾止也”与“吾往也”两句,两位杨先生的译文共同之处都是对文字的字面直译,不同之处是前者将句中的“也”看成是表示判断的虚词,所以译文也是判断句;后者将“也”当成语气词,同时将“吾止也”、“吾往也”理解为是在假设有“止”、“进”这样的动作前提下然后才有的动作,所以译文是陈述句。两人的译文都将“止”、“进”看成是两个简单的动作,笔者则将其理解为两种结果,即半途而废与终有所成。这样,“吾止也”与“吾往也”就是在判断之所以如此的两个表示原因的判断句。

综上所述,笔者将全章译为: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但最终未成,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又比如覆土平整土地,即使只是填下一筐土,但最终事情完成,那是因为自己坚持到底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9》摘记
【第220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18章》“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是何意?
“譬如为山”
《论语》子罕篇第九④
成功的关键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