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7 “可卷而怀之”释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可卷而怀之”几乎所有的注家都译为收起自己而隐居。笔者不认可如此翻译,原因如下:

1、对卷字的理解。“卷”有三个读音:juàn、juǎn、quán。分别是量词,指书的册本或篇章;动词,将物体弯曲成圆筒形;动词,膝盖弯曲。论语注者皆将其注为第二个音,训为“收起”。但如此训释却是孤例,《论语》及其它古籍中俱不再见。笔者的理解是:卷,此处读第三个音,由其本义引申为弯曲、曲身或放下身段。是说蘧伯玉在国政昏暗时甘愿屈身,宁愿为国忍辱负重。

蘧伯玉不仅自己贤德,而且乐于帮助后进,曾说“耻独为君子”。意思是不独要自己做君子,也要人人都做君子。他的反对独善其身,注重用自己的德行影响和感化他人,与孔子的“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其实同出一心。而既然不追求独善其身,“邦无道则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蘧伯玉事卫,自献公初入仕,在献公中期已成为卫国人人皆知的贤大夫,一生侍奉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灵公无道,若其时为邦无道时期,而蘧伯玉也并未退隐。所以说其收起自己而退隐并不合事实。而蘧伯玉的“耻独为君子”,才是孔子称颂的君子行为。

2、对怀字的理解。注者训其为“藏”,即隐居,笔者不敢苟同。“藏”训“隐居”在《论语》中多有使用,故此章中没必要却用“怀”来表达。怀的本义是怀念、想念,后引申为胸怀,怀抱,心中怀有,心意、心情,人心归向,留恋,包围,安抚等义。“怀”释为隐居,同样是孤例,没有它例佐证。

怀,古籍中多用怀念、归向义,但亦不乏依恋、留恋之义。如: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篇)

“怀”,杨伯峻释为思念、留恋,钱穆译为系恋。

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晏子春秋·外篇上》)

怀之、归之相对,其“怀”可训以“归”,但若君是自己的国君,“怀”就不可再释为归附,而应是依恋。后一句中怀、居相对,“怀”只可释为留恋。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虞书·皋陶谟》)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管子·小问》)

以上两例,治下之民,对于在世君主,既不可言怀念、思念,亦不可言向往、归附。后例中,信、畏、美皆属民众的心理状态,“怀”亦然,故实为“依恋”。

3、人们历来认为孔子持或仕或隐的两极态度。但通观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传播仁德不辍,周游列国以图复礼,老年仍著书立说宣扬礼、仁的行为,孔子何时有过真正要隐居的念头或行动?

述而篇载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人认为这是孔子视隐居是君子行为的力证。错,句中“藏”的前提是“舍”,即国君主动不用自己,自己被动地不能作为,只好隐居而藏,并非主动退隐而不为。宪问篇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以此来证孔子赞同君子邦无道时退隐同样是错误的。因为孔子论述的什么是“耻”,而“耻”的是领取俸禄却无所作为,以致不能辅君利民,而非“耻”领取俸禄本身,有道与无道时的退隐都与“耻”无关。泰伯篇还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语。但回观原文,此处是孔子对天下所有士人指明的处世原则,既非自己的政治宣言,也非是认定君子的标准。甚至在宪问篇中还有“贤者辟世,其次辟地”的言论,但孔子在此也仅是指出有七个古人如此行事而已。难说是羡慕亦或遗憾。

应该说孔子对他人的要求是宽容的,对自己则丝毫不放松。微子篇中对长沮、桀溺二人,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子路遇丈人”一章中孔子又让子路对丈者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认为,邦无道时,如果自己为了保持自身的洁,退而归隐,那就是乱大伦,无论邦有道还是邦无道我作为一个君子都理应行义。

纵观孔子一生,可以得知他并不认为自己在邦无道时就应归隐。公冶长篇中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的记述。孔子持积极入世的主张,尽管不反对他人隐居,但亦不推崇避世隐居,所以,赞扬蘧伯玉在邦无道时主动隐居是君子行为也就没有了依据。结合对“卷”“怀”二字的理解以及蘧伯玉之“耻独为君子”思想,可以说蘧伯玉独有的君子美德就是能够忍辱负重而不离弃家国。而这一点,是孔子也未曾做到的。因此,赞赏逆境中坚守仁德,才是孔子许蘧伯玉为君子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愚不可及"是在说愚蠢吗?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邦有道就做官,邦无道就退隐(15—7,讲于2022年10月6日)
论语:直哉史鱼(15-7)
【第356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6章》孔子为什么称赞史鱼和蘧伯玉?
卫灵公论(四)
重新发现论语之美(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