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文论语|荣维东:功能性阅读:一种目标导向的阅读教学观

【摘   要】阅读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意义建构活动。“功能性阅读”指针对文本资源,明确阅读目标,采用相宜的方法,聚焦相关信息,实现阅读功能。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功能,既是一种阅读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教学原则。开展功能性阅读的意义在于:改变目前盲目求新、各行其是的阅读教学乱象,让各种阅读方法各得其宜。开展功能性阅读的基本策略是: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带着不同目标去读,合理选择阅读方法和内容。这是科学高效阅读教学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功能性阅读   目标   内容   方法   实施策略

近年,我国的阅读教学正迎来喜人局面。诸如“主题阅读/专题阅读”“思辨阅读/批判性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跨媒介阅读”“深度阅读”等概念异彩纷呈。这些名号,对倡导者而言往往极力推重;对一线教师来说则有些乱花迷眼。大家在实践这些理念或方法时,往往忽视一个基本前提,即阅读目的决定着阅读方法,而不是相反。本文提出“功能性阅读”,即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合理选择和运用阅读方法,实现阅读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一、阅读具有不同的目的与功能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阅读都是有着复杂多样的目的的。这些目的,有的是娱乐,有的是学习,有的是寻找信息,有的是文学欣赏,有的是学术研究……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目标驱动的意义建构行为,具有多种不同的目的和功能。比如“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这句话提到了阅读的四个目的,也可以说是阅读的四个功能。一般说来,阅读的常见目的或功能有如下几种:

1.娱乐功能。为了娱乐、消遣以及放松身心,应该是阅读的常态,尤其是在当今数字化阅读时代。尽管这不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面,但让学生爱上阅读极其重要。

2.实用功能。也叫“信息功能”。平时,我们看新闻、购物、订票、看广告、读说明书,阅读生活工作中各种材料,大都是为了寻找并利用信息达到办事的目的。为应用而读,是阅读的基本目的和功能。

3.认知功能。它又可以分为“认识、学习、思维、成长”等功能。通过阅读,认识生活世界,获得生活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提高思想认识,这是阅读的“认识功能”。阅读是学习的基本工具,具有重要的“学习功能”。阅读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需要记忆、联想、想象、概括、归纳、推理、猜测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技能,这是阅读的“思维功能”的体现。另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过一种高尚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为人生奠基,具有重要的“成长功能”。

4.审美功能。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指向审美体验的文学阅读与指向文艺评论的研究性或鉴赏性阅读,目的不同,思维方式、读法、路径也有所不同。

5.文化功能。阅读是进入一种文化并成为一个文化人的基本方式,具有积淀、传承、理解、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说的“经典训练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教育里是十分必要的,其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2],就是这个意思。

上述几种功能,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的目标。倡导功能性阅读,重在强调阅读的“目的意识”和“功能意识”,即当你阅读或教阅读时要想一下:我到底想干什么,想实现什么目标,想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目的和方法是相连的,什么样的目的对应着什么样的方法,只有目的和方法配套,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阅读目的决定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阅读目的决定着阅读内容和方法。换句话说,弄清“为什么去阅读(目的)”,

比“读什么(内容)”和“怎么阅读(方法)”更重要。

很多时候,大到整本的书,小到一篇极短小的文本,都蕴含着丰富多元的阅读取向,这导致内容选择上出现极大差异。如《世说新语》的一则故事: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在“语文共享群”一次讨论中,名师们对这段文字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兴趣。大家纷纷发言,最后发现这段文字可以有如下几乎迥异的阅读教学视角:

1.教文言字词理解,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目标。

2.教《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本有一定作用,甚至不可缺少。

3.教“首尾呼应”“铺垫” “微型小说结构”“准确传神语言”。其目的,显然是想把这个文本作为例文去教学文章知识和写作技法。当然,也可以作为“样本”训练读写能力。

4.教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如 “人物形象塑造”(曹丕)、“凝练传神的语言”等。这显然属于审美鉴赏取向的阅读。

5.教“魏晋风度”“中华传统文化”,教“汉语四声知识源流考”“魏晋风度和幽默”“《世说新语》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影响”。这显然是从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切入,或从批判“正统文化”的虚伪角度去教,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训练深度学习、高级思维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6.也有很多教师去教学生应试。这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显然存在这样一个很现实很功利的目的。

当然,还有其他目的。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不同视角背后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路径。比如教文言字词需要采用注释、聚类、比较、探究、语境还原等方法,教文学知识不外乎自学、搜索资料、汇报交流等方法,教文章技法、训练阅读理解分析能力需要运用概念理解、例文分析、群文阅读等方法,教“魏晋风度”“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运用“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等方法。

目前很多阅读课,往往从某一理念出发,这不能说不对。但如果你忽视了此次或此课的教学目标,就会陷入一片忙乱状态。没有目标不行,目标太多也不可。阅读目的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和功能结果。阅读教学最关键的一步是:明确你的阅读教学目标,知道你这样做的作用和价值,这是我们倡导“功能性阅读”的初衷。

、功能性阅读:内涵、价值与意义

所谓“功能性阅读”,也叫“目的性阅读”或“目标导向的阅读”,指面对特定的文本和阅读资源,基于特定目的,采用合宜的方法,聚焦特定内容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它类似国外说的“reading with purpose”,即“带着目的去阅读”。例如读小说的目的很可能是想知道故事里发生了什么,读科普作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读说明书是学会使用它。阅读目的影响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和内容。“功能性阅读”有如下价值和意义:

1.改变盲目求新的阅读教学乱象。当前很多教师在实践某一种阅读形态时,往往是盲目随意的。很多专家学者出于捍卫其学术主张,有意无意地遮蔽掉阅读目的的丰富性与多元功能。如“主题阅读”倡导者为了强调“主题内容”,不免对技能训练和文本形式有所忽略;“文本细读”强调文本形式,有时难免又会遮蔽掉文本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信息。“整本书阅读”“快速阅读”“深度阅读”,分别是针对过去烦琐低效的“单篇阅读”“慢阅读”“浅阅读”提出的。我们不应该凭一己偏好,笃定认同并倡导某种阅读方法,而应该基于课标、文本和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模式。

2.让各种阅读方法模式各得其所。“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思辨读写”等各有各的功能定位和应用条件、场景,不应该厚此薄彼,而应该让它们各得其用、各得其宜。“功能性阅读”意在为目前各种各样的阅读概念和阅读教学方法提供一个统整性阐释或普适性原则,即运用某种阅读方法,先要考虑它的目的、功能、作用和适用性。只有适合于你的教学目标的方法,才是好的、对的;不要不明就里,盲目追逐时髦,要辨别清楚哪种方式更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然,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多种阅读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各司其职。比如学习一篇课文,一开始可能是“整体感知”“快速浏览”,接下来可能是“文本细读”“深度阅读”“思辨读写”,最后可能是“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

3.坚持目标导向功能明确的阅读教学。“功能性阅读”不是另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而是一种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研究表明:阅读的特定目的,在阅读时间和阅读策略上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认知加工,进而影响了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回忆量。[3] “在现实世界和课堂上,目的会影响读者的动机、兴趣和阅读方式。” [4] 目的明确是科学高效的阅读的保障。“明确阅读的目标有助于我们保持正轨,避免盲目扫描。” [5]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有赖于清晰的阅读目的和功能定位。

倡导“功能性阅读”是想改变很多人对阅读教学的单一视角,重视阅读的丰富目标和多元功能,重视阅读的目的性、功能性和路径专属性,开展一种目的导向、功能明确、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

四、功能性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1.确定阅读教学的特定目的和功能。这就是说,作为一般读者阅读的时候,或者作为教师教阅读的时候,最好都要问一下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目的去读?或为什么目的去教?是为了休闲娱乐,还是为了获取特定的信息,抑或是为了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某个阅读技巧,如筛选信息、分析评价或者审美鉴赏能力。这应该成为科学有效的阅读和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目标明确,读者才有可能将有限的认知资源合理调配与聚焦到相关内容上去,才会保持正确的阅读方向,让阅读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大家才会劲儿往一块使,老师和学生才会在同一个层面、对同一个话题,进行同频共振式的对话交流。

2.基于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阅读目的决定阅读材料的功能定位和内容选择。实用阅读、文学阅读以及思辨阅读,在文本资源选择、内容聚焦和阅读方法使用上各有不同。比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6]。同一部书,阅读主体视角和目的不同,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很多时候,阅读目的会随着阅读进程而改变。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内容就迥然不同。比如 《背影》,将目标设定为“理解和感受父爱亲情”的情感目标,就应该选择分析“四次流泪”的场景和细节,引导学生品味父亲那看似迂腐琐碎的叮嘱和话语,关注作者那看似平淡而饱含深情的叙述。如果把它当作优秀范文,就应该关注文章的选材,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首尾呼应,线索选择,以及朴素深情的语言风格。韩军老师因为认定了《背影》“生命的短暂和脆弱”的主题及其潜藏着人文教育价值,才设计了“四世同文”“感悟生死”“泪水祭洒生命”“生之脆弱、生之短暂”“夫之背”“父之背”等教学内容。不论你是否意识到,阅读目的都会影响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依据目标,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路径和规律。阅读目的决定你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如果你的教学目标是“感受父爱亲情”,那么就应该采用朗读、渲染、共情以及链接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和感人瞬间等方法手段;如果你采用“思辨阅读”,可能就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很多老师往往先从方法出发,而忽视了方法的适切性和应用场景。如“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指向文学阅读而非思辨。文学阅读又分熏陶感染和理性鉴赏两种情形,其方法路径也有所不同。“主题阅读”完全可以配合使用快速阅读、文本细读、思辨阅读、跨媒介阅读等作为辅助。

一个特定文本,存在着目的、内容和方法上的某种客观性,但它们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有其基本的逻辑。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阅读方法。那种凭一己所好,认定某种阅读方法走到底的做法是荒谬的。真实的阅读教学应该基于目标、学生、文本等要素之间复杂情况的动态判断和选择。

开展“功能性阅读”,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然后依据目标、文本和学生,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资源、方法、策略。其中最关键的是:阅读要有最起码的目标,让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不是相反。让每一种阅读方法都找到它合适的应用目的和场景,发挥其各自独特的教学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序1.

[3]Tracy Linderholm.Reading with Purpose[J]. Journal of College Reading and Learning, Spring 2006,36 (2).

[4]Knutson, Elizabeth M.Reading with a Purpose: Communicative Reading Tasks for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Spring 1997,30(1).

[5]Aytekin Tank.Read with purpose: how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tain what you read [EB/OL].https://www.jotform.com/blog/reading-comprehension/.

[6]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八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9.

(西南大学教师发展研究院   400715)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第77篇:读文有思∣什么是“功能性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有缺失的教学环节(二)
语文,可以简单实在些
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