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诊断|王 漫:学情、知识:教学的两个支点

学情、知识:教学的两个支点

王   漫

【摘   要】学情和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两大支点。真实具体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基于学生已知为他们补充未知;看不到学情,也就看不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足够知识的课堂,即使顺利,也是无效的。结合《春》的课例,探讨朗读教学、修辞教学、读写结合三个问题,分析具体学情,对朗读知识、修辞知识做出必要补充。
【关键词】学情   语文课程知识    朗读   修辞    读写结合 
教学的价值,在于教学生未知而非已知的东西(当然“未知”不是任意拔高,而是学生有可能学会的)。已知、未知,即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标。这里的“知”,据广义知识观,包括了能力。
观课议课时,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课上得顺风顺水,教师的教学计划畅行无阻,学生应对如流,课堂起承转合、圆融无碍,最后皆大欢喜。但我们要进一步叩问:学情在哪里?本节课的顺利,是学生认知和能力的有效攀升,还是重复已知、原地踏步,因而步伐整齐有力?
问诊案例
《春》教学实录
胡雪峰
一、说春,回忆美
师:同学们好,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对。今天,有点儿不一样,我想穿越两个季节,带同学们去春游,你会有别样的体验,会有一种新奇感。我们坐车去,车还没有来,先玩一会儿。请同学们回忆曾经春游的画面,用词语形容春天的景物,小学五年级在日积月累部分有类似内容,请说与春天有关的词,在小组内展示你的积累,现在开始计时。
(学生纷纷说词语给组员听)
师: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呀?
生: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春回大地、春意盎然……
二、听春,感受美
师:车来了,我们该上车出发啦。
师:请司机播放《春》的朗读,同学们边听边关注没有学过的词语。
师:你关注到了哪些新词?
生:酝酿、应和、窠巢、静默、花枝招展、卖弄、呼朋引伴、赶趟儿……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新的词语,请同学们看清字形,读准字音,不懂意思的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好,我们一起来读两遍。
生(齐读):朗润、酝酿、卖弄、婉转、嘹亮、应和、黄晕、嗡、窠巢、烘托、静默、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抖擞、精神。
师: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朗润。
生:明亮滋润。“朗”的意思是“明亮”,“润”的意思是“滋润”。
师:同学们把注解念一遍。
师:这些词里头哪些易错呢?“窠巢”的“窠”,“酝酿”要注意偏旁是“酉”,不是“西”。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听读了《春》,你觉得春天怎么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美……)
师: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写这篇课文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1段。
(生齐读第1段)
生:盼望。
师:为什么用两个“盼望”呢?
生:强调,是急切的心情。
(师板书“盼望”“急切”)
师:还有什么感情呢?请朗读第8—10段。
生:喜爱,赞美。
(师板书“喜爱”“赞美”)
三、读春,体会美
师:让我们带着“急切”“喜爱”的感情来读《春》,体会春天的美。翻到第4页,大家看注解,会发现教材与小学课本不同的地方,课后练习题中有“重音”“停连”的注解。(学生看注解)
下面以第5段为例展示朗读指导(PPT):                                                     
读重一点,停连就是有停顿、有连音,在书上做好记号,画“波浪线”的表示要读得悠扬也要读重音,还要有换气停顿和“拖音”。
(生在书上画记号)
师:根据刚才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生点评朗读)
四、赏春,领悟美
师:刚才朗读的画面是什么?
生:春风图。
师:第3、4、6、7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生:草、花、雨、人。
师:我们细细来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些美景的?我很喜欢春花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注意圈点勾画,在文中做批注,你喜欢哪些句子,修辞方法是什么?
(学生做批注)
师:文中写到的花有哪些?
生:桃花、杏花、梨花。
师:还写到了什么花?
生:野花。
师:从果树的花到野花,写作顺序是什么?
生:从高到低。
师:欣赏画面时,还要注意写作顺序、遣词造句、修辞等。
师:同学们可以不按顺序说,你从这一段中欣赏到了什么?
生:第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开得很多。
师:还有哪些发现?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生:“野花遍地是……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开得多、生机盎然的样子。
师:对,除了比喻,还有什么修辞?
生:还有拟人。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花的颜色多。
师:是什么样的句子构成排比的?
生:比喻句。
师:排比写出了花的颜色多,艳丽。看来同学们对修辞方法掌握得很好。这里老师提供新的欣赏角度,能否从写法上去考虑。作者现在看到了桃儿、杏儿、梨儿了吗?
生:没有,是想象的。
师: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虚写。
师:写蜜蜂、蝴蝶,这些并不是花呀,写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烘托。
生:是侧面描写。
师:作者还采用了虚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些词语用得特别好呀?
生:成千成百。
师:蜜蜂、蝴蝶多,表明花也多。再如“散”字,看出了花很艳丽。
从遣词造句来看,作者特别注意“炼字”。
师: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的画面,我给它取名为“花闹春”。其实,作者写的内容很简单:花花草草,风风雨雨,人来人往。就是这么平常的事物,作者却把它写得很美,给我们带来很多感受。我们来欣赏春草图。同学们先齐读第3段。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按照我刚带大家赏析的思路来赏析,三人为一组交流,然后在班上分享。
生:“小草偷偷地钻出来”,“钻”字写出了小草的顽强。
师:“偷偷”的意思是悄悄地,不期然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说明草长得怎么样?
生:多,茂盛,又很软。
师:很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草地上很多孩子,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
师:还有没有新的发现?没有的话,我们就分析到这里。在车上欣赏美就结束了,其他画面你们回家后欣赏。
五、观春,表达美
师:同学们,到景点了,请下车,赶紧观赏,把你看到的美表达出来。(师用PPT展示春天的景色图片)学以致用,把你欣赏到的春花图、春草图的写法运用一下,至少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看到的狗尾巴草和含羞草。
(生写作后,交流展示作品)
生(读):春雨过后,含羞草在杂草丛中,触一下马上便将自己害羞的小手收了回去,非常可爱。
师:谁来说说,他写得如何?
生:写得很好,用了比喻,把含羞草比喻成小手。
师: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还用动作写出它的可爱。
……
六、小结
师:我相信同学们还会写得更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全文。
师:所写的内容有哪些?(师板书)我把这些画面命名完善一下,“草报春”。“风”由同学们说,用什么词?还有人呢?
生:迎春。
师:那“风”呢?我们刚才朗读了,风是无形的,但作者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去写,空气里有甜味有声音,风是有声音的,就用“唱”吧,风唱春。
师:那“雨”呢?
生:滋润。
师:那就叫雨润春吧。
……
师:我们从全文来看,大家都觉得美。文章美在哪里?
生:景物美。
师:画面也很美。刚才,我们欣赏了语言,还写了,所以最突出的是语言美。还有吗?提示一下: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
生:“总—分—总”结构,结构也美。
师:“总—分—总”是经典结构。
师:前面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景物从萌发到繁盛,从小长到大,有盼望之情、喜爱之情、赞美之情,这是什么美呢?
生:感情的美。
师:还感受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勃发,所以还有情感的美、情韵的美。其实它还有一种哲思,作者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珍惜春天,珍惜时间。
七、说春,传递美
师:同学们,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准备回去了。但是,你们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呢?你们在停车场看见了一位盲人叔叔,他的旁边立了一个牌子:春天到了,而我却看不见。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老师戴上墨镜看着同学们),春天很美,却有人看不见,我们怎样帮帮他呢?
生:让他用手去抚摸春天。
师:还有呢?
生:带他去听,去闻。
师:非常棒!说明同学们懂得在感受美的时候“五官开放”,用触觉、视觉、听觉。他视觉不行,可以让他用听觉、触觉,那我们就从听觉上去帮助这位盲人,好吗?
(一生念自己的作品。)
师:也可以介绍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给他。
(一生背《钱塘湖春行》等)
师:我们刚学了《春》,一起来把《春》的作者介绍给他。
(生读注解1)
师:朱自清的散文写得这么美,那我们背或念给他听,好吗?
(生配乐齐读或背《春》,到“春草图”。)
师:可见同学们预习非常充分,有的同学刚才是背下来的。同学们,你们是青少年,正是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是人生的春天。朱自清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告诉我们要珍惜青春,青春是无价的,因而,还要热爱生命。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发太多了,让我们积极奋发,把美带回家,把春带回家,把爱传递给他人吧。
附:板书设计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   516211)
诊断意见
上述课例的亮点很多。比如:
第一,以“美”为主线,调动多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全方位感受春天,力图把自然美和文章美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文学教育;
第二,给五幅春景图加上动词,更加传神;
第三,有意识地教授朗读知识,难能可贵;
第四,努力实现从教读(“春花图”)到自读(“春草图”)的过渡,引导学生把教师点拨的赏析方法加以实践。
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点很多,容量很大,是否每一个点都能教到位?是否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整节课六个环节,平均每个环节七分钟,每项教学内容的时间够用吗?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用于长期的读书可以,用于教学则是大忌,尤其是一节课的教学。因此,我们的修改建议,首先是教学内容要瘦身。
课堂结构:说春(回忆美)—— 听春(感受美)—— 读春(体会美)—— 赏春(领悟美)——观春(表达美)—— 说春(传递美)。六个部分的构思用心良苦,但措辞可商榷,如主体部分的读、赏、观三个环节, “体会”和“领悟”的区别何在?观春之“观”是观自然还是观文本、观图片?此环节不如名为“绘春”。
课堂进程顺畅,建立在学生“预习非常充分”的基础上(有的同学都能背诵了)。但,是否每篇课文、每位学生都可以这样充分预习?预习充分,是否意味着学生自读已经毫无问题?若有问题,问题是什么?
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这节课所教的,不教,学生是否也知道?学生知识及能力上的薄弱点,在本节课是否得以补充或强化?“风正一帆悬”的课堂,往往看不到学情的潮水,更看不到学生个体的涟漪。
专家处方
据课标精神、教材意图及本文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一般情况,我们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朗读
学情:学生朗读的问题在哪里?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朗读,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历了六年的朗读训练;到了初中,朗读教学需要发展哪些新知新能?
受制于课堂实录的文字形式,我们无法感知学生的朗读到底是什么水平,也没有看到教师对学生朗读问题的具体指点。课堂上,教师以“春风图”为例,教了“重音”“停连”知识,学习标画记号(即朗读脚本),这的确是新知。但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
师:重音好理解,把音读重一点,停连就是有停顿、有连音,在书上做好记号,画“波浪线”的表示要读得悠扬也要读重音,还要有换气停顿和“拖音”。
这一教学环节,对“重音”的处理方式理解有误;“停连”缺乏解释;“悠扬”“拖音”,则属于“语气”范畴。
这与其说教师的朗读知识有问题,不如说教材的注释有遗憾。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朗读知识的布局如下:
先从单元教学的视角看,这两个单元里课文的教学,应以朗读为主,通过朗读感受情境,不做过多理性分析。第一单元,学生能够做到情景再现(在脑海中想象出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景)、感受出景物之美,感受到作者对笔下景物的感情,感受到语言之美即可。景物美、情感美、语言美,这三个目标,都要通过朗读来实现,在朗读中想象和体会;再通过朗读,把景物之美、作者情感和语言之美传达出来。教材单元导语提到的“品味语言之美”,重在“品味”,不宜过多分析,要以朗读、体会为主。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有的老师还设计了“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等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教师如果认同教材的单元设计意图,教学就应该把朗读放在核心地位。
许多课文的学习都需要朗读,在其他单元,朗读可能是教学策略,是理解、品味课文的手段;而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朗读,不仅是手段,也是学习目标本身!学生在小学就不停练习朗读,但大都是无意识、不系统的,本单元则要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和提升,让学生意识到朗读是有技巧的,好的朗读是要精心准备和打磨的。为此,教师备课时也要在学习朗读技巧、做好朗读示范方面多下功夫。如果个人不擅朗读,可以准备一些音频视频的示范资源。
朗读前的准备,可以一边小声试读,一边写朗读脚本。朗读脚本,就是用一些符号和文字标明朗读时应有的情绪状态和声音处理方式。
朗读技巧分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内部技巧,是指对文章本身准确、细致、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些理解化为朗读时控制情感态度与声音语气的内在纲领;外部技巧,是指运用声音手段来传情达意的各种处理方式,如重音、停连、语气、节奏。
统编教材在知识处理上,倾向于减少概念术语、不求知识的系统和完备。的确,教材中呈现的知识不宜艰深、琐碎;但如果最为精要的知识不够清晰和严谨,甚至阙如,就可能给师生教学带来困扰。
教材把“重音”“停连”这两个朗读学概念,放在了课下注释里(这种体例是很罕见的),注释又存在明显问题。
1.重音
教材注释:“【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重音(即强调)的方式并不只有“重读”,实际上还可以用加强或减弱音量、加快或放慢速度等方式,使需要强调的词语在声音感受上引人注意。重音技巧的本质,是制造鲜明反差,有反差就会引人注意。
朗读脚本:三个动词构成并列式重音,突出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三个动词的强调,可以用停顿法和放慢语速法:在动词之前停顿,以引起注意;动词要读得慢一点。
朗读脚本:重读“我”和“她”,利用对比性重音,凸显母亲年老后与“我”年少时角色关系的微妙而耐人寻味的变化。
2. 停连
教材注释:“【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
这个注释,基本上啥也没说。常识告诉我们,人说话要喘息,自然有停顿,书面文字的标点符号(句读)也提示了正常停顿的必要。而朗读的技巧在于,有时在无标点处也要停顿(有区分逻辑层次和制造表达效果的双重作用)、有标点处却不能停顿,而是要一口气读连贯,这就是“连接”的技巧
。而且,停顿时间的长(︿)短(▲)可以营造不同的表达效果;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叫“落停”(句尾声音落下),一句话之间的停顿叫“扬停”(停顿前的声音拉平或上扬)。
朗读脚本:一连串六个动作的停顿,要错落有致,前三个之间可以停顿时间较长,中间两个停顿时间缩短,最后一个可以连在一起一气读完。这样就读出了活泼轻快的感觉。
而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朗读学的基本知识,教材则予以回避(仅在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里出现概念,但不解释),我们稍做补充。
1. 语气
语气,是朗读时运气发声的微妙技巧,如抑扬顿挫、以气带声等,不能用符号完全表示。我们可以先学会用↗、↘、 → 分别表示语调的上扬、下降、延长。
朗读脚本:通过语气的上扬和延长表示寻思,语气的下降表示无奈;上扬与下降的交替构成了这一大句话的张力和节奏。
2. 节奏
节奏,是朗读全篇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所构成的整体感。节奏,要与全篇的逻辑思路、感情基调统一。
《春》的朗读节奏:第1段,先用舒缓的语气读出“盼望”的感情;接下来几段,按照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顺序,逐渐读出春天由万物苏醒、草木初萌到春意渐浓的过程,朗读的语气可以越来越欢快,越来越热烈;但“春雨图”要读得轻柔静谧,以区别于上一段“春风图”的活泼热闹,形成全文节奏的变化;“迎春图”又把情绪带到高潮,读出人们走出户外、兴致勃勃大展身手的舒展感、力量感;结尾三个比喻句,要读出三个层次,读出新生、美丽、健壮的不同语气,而且要读得缓慢一些,读出意义的收束感。
3.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有人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种类。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快、热烈、振奋的;《济南的冬天》,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的。
每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种整体感,总基调并不否定不同段落的起伏变化。缺少整体感的朗读,容易支离破碎;没有具体段落语句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整体感也会显得呆板僵化。比如《春》的朗读,就应该在“春风图”的欢快热烈、“春雨图”的温馨静谧、“迎春图”的开朗振奋中,读出感情基调的节奏变化。  
如果忽视感情基调及其节奏变化,就可能把《春》的情感,笼而统之说成“喜爱、赞美”;同理,《济南的冬天》及一切写景文章的感情,都可以贴上标签:“喜爱、赞美。”①
通过以上知识及示例,老师们或许能够感觉到:打磨声音处理方式、标注朗读脚本的过程,就是在反复熟悉课文内容,就是在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二、修辞
暂别朗读,单说文本赏析,就落到了修辞。
学情:本节课上有关修辞的知识,是否学生已知?学生学习修辞的问题在哪里?
知识:什么是修辞?广义修辞,是指所有关于言语形式(怎样写)的东西,它对应于内容(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各种匠心;而狭义的修辞,仅指人们总结出的常用修辞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因循旧例,在“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里列出了8种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仍未走出传统修辞学的“辞格中心论”。其实,课程标准之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 (1992年),也曾把“句式的选择”“简明、连贯、得体”写进“修辞知识”的范畴。
为了落实课标内容,对于辞格知识,教材又讲求了系统和完整—— 用补白形式(大半页篇幅),专门讲解了四种辞格:
有趣的是,初中教材只呈现了以上四种辞格,另外四种(反复、对偶、设问、反问)不见踪迹。这是“系统”还是“不系统”呢?系统或不系统的依据何在?或者是书页有白则补,无白则略?
关于辞格,学生至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已经反复学过了!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一个比喻,我们教了12年,也没教明白。比喻的教学,无非“明喻、暗喻、借喻”的辨别和“形象生动”的套话,根本无助于学生鉴赏水平的提升。[1]比喻怎么教、修辞怎样教,推荐大家阅读邱晓云老师的课例[2]。
前述课例中,老师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春花图)时,并没有局限在辞格,而是提到“虚写、侧面烘托”等知识。这些概念也是学生嘴里说出的,可见它们也不是学生的新知;如果学情有差异,那么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学生有多少?不知道的学生,这节课听老师或同学说了一句,就全明白了吗?
但有意思的是:老师的引导,却一开始就定位在“你喜欢哪些句子,修辞方法是什么?”,中间提示“欣赏画面时,还要注意写作顺序、遣词造句、修辞等”,此处就把修辞等同于修辞格了。接下来,学生找到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教师觉得“同学们对于修辞方法掌握得很好,老师提供新的欣赏角度,能否从写法上去考虑”,继而引出“虚写、侧面烘托”“炼字”等知识。这个教学片段,估计会让很多老师产生共鸣:一说赏析语言,学生就会找修辞格。那么我们反思: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不是因为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老师一直都在强调修辞格吗?难道不是因为修辞格的辨认和作用套话,是最容易教的吗?
教师板书总结了“美”的花瓣图,五个花瓣(语言、结构、画面、景物、情韵)中,“景物”和“画面”有无区别?莫非,景物是孤立的(一花一草),而画面是整体的(春花图、春草图)?这种说法显然不是感知景物的正确路数。
画面、景物,似乎是指“写了什么”;情韵是“表达了什么”;剩下的结构、语言,则属于“怎样写”的范畴了。语言可指遣词造句,结构指谋篇布局,但是“画面美”里,似乎也包含着局部段落的谋划:一段话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自然关乎画面感的营造。
《春》一文,在广义修辞上的显著特点,是全篇结构的精致和段落中遣词造句的匠心。因此,赏析文本的修辞,可以在这两点着力,但如何教学,还需一番设计。
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在小学和课外,读过许多写景、写春天的文章了,你发现朱自清的《春》,跟你以前读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或者干脆拿另一篇文本来比照—— 如此提问,是否更有思维的挑战性和含金量?是否有助于初中阶段,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形式、关注修辞、关注“怎样写”的问题。真正的文学欣赏,不能停留在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还应该玩味“怎样写”。
学生一开始可能很懵,不知从何说起,这时老师再来搭支架:我们可以从全文结构与局部语句两方面思考。局部语句方面,不能只看修辞格,还要咀嚼遣词造句,感知段落整体感、语句节奏感。例如“春草图”一段,发现“钻”字之妙,是学生已知;学生可能未知的是:本段几乎全用短句,节奏明快、越来越快,直到尾句的“轻悄悄”“软绵绵”来个刹车。—— 这些细腻的工作,不是七八分钟、十来分钟,比画一下就能完成的。
三、读写结合
提出此问题,是因为太多太多的课,如同我们上面看到的课例,喜欢读写结合。似乎读了什么,就该让学生写点什么,做法不假思索、效果毋庸置疑。但实际上,读写关系相当复杂,本文限于篇幅不予展开,仅就本课提出议题。
学情:学生写作的问题在哪里?
无论是整节课六环节的“审美”,还是“五美”花瓣图中的“美”,都有一个困惑,即哪些是大自然的美?哪些是文章的美?抑或,二者不必分开?学生“观春”“表达美”的时候,是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景春意,还是模仿课文词句?此环节的写作,意在内容触发,还是写法模仿?
散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忽视作者情感体验的独特性,把作者的情感泛化、概念化(如“父爱母爱伟大”“喜爱赞美大自然”),抓不住独特性,把作者眼中之景等同于客观之景;或者把作者的情感体验强加于学生,要求学生也产生同样情感。
《春》一文较特殊,从文学形式上,可以看作散文诗;从创作背景看,本文是朱先生特意为中学生撰写的“范文”,无论是作为散文诗还是作为范文,本文情感的独特性都不太鲜明。但作者之“我”依然有据可循,本文写于作者欧游归来、任教清华、新婚宴尔之际(1933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情语自然化为景语(类似老舍《济南的冬天》)。把本文视为散文诗,则不必追究独特心路,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把它当范文,玩味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修辞可矣。
接下来的问题是:读了什么,就一定能模仿吗?文学赏析和学生的习作,能够简单对接吗?诸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写作,如果学生并没有情志,只是模仿写法,势必会为文造情,生搬硬套。课例中,教师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把你欣赏到的春花图、春草图的写法运用一下,至少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看到的狗尾巴草和含羞草”,这指向写法模仿;原文中两幅图(两段话)营造出了整体感,学生仅写句子,能够模仿什么?果然,学生展示的作品,基本仍是比喻句、拟人句而已,既不准确也无个性。退一步说,如果没学《春》一文、没上这一课,直接让学生写含羞草,学生就一定写不出来吗?
由此视之,虚晃一枪的仿写,不要也罢。
注释:
①本文梳理的朗读知识,参考张颂著:《朗读学》 (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笔者根据本单元课文编写示例(符号采用的是《朗读学》上的)。相关内容亦见《教师教学用书》。
参考文献:
[1]王漫.修辞知识的内涵、价值与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5(5).
[2]邱晓云.修辞专题课:以《母亲的羽衣》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5(5).
(北京教育学院   100120)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春》说课稿
1.《春》教学设计(第2课时)
2023年第88篇:郭哥评课∣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
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余映潮诗意朗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