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本解读|感觉·感情·感悟——《凉州词》解读

作者说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在其著作《文学创作论》中谈道:“感觉、感情、智性(感悟)是诗歌感受的三个层次,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笔者受此启发,从感觉、感情、感悟三个层次解读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收录的古诗《凉州词》,尝试寻找符合古诗审美规范的解读路径。





 

意象引发感觉

诗的形象从感觉开始,而意象能够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一首诗中的意象往往统整在一个范围之内,互相交融,引导读者将各个意象联结起来,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凉州词》一诗中,作者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呈现了营帐、沙场等不同场景中的多幅画面。
自古以来,以“凉州词”为题的作品层出不穷。无论是“凉州”还是“凉州词”这个题目,都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且与“军旅、沙场”等意象紧密相连。读罢诗题,边塞风光与将士情思便扑面而来。具体到诗句中,“葡萄美酒”与“夜光杯”极具西域特色。这样的意象组合,让读者联想到一场盛大的宴席。“琵琶”是边塞诗人作品中的常客,因此也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琵琶声还会给人一种凄清哀婉、辽远苍凉之感。宴饮正欢,琵琶声突然响起,这是宴席结束的标志,也是战斗开始的信号。一个“催”字,更为这场出征蒙上一层紧张感。
意象组合产生的画面背后,是作者丰富的感觉积累。作者王翰诗风以“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著称,《凉州词》一诗也以视觉和听觉的呈现为主。首句中,葡萄美酒激荡着夜光杯,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句中的琵琶声作为一种异类要素出现,唤起听觉,是对视觉的一种补充,让感觉有了更多的层次。视觉与听觉之外,作者辅以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交织形成一种“感觉场”。在这样的“感觉场”上,主要感觉和次要感觉产生呼应和共鸣,带领读者由外部感受逐步走向内部联想。

感觉触动感情

古诗阅读想要获得独有的兴味,读者还需要超越外在的感觉,通过语言的品析把握诗人独有的情感体验。
本诗的前两句为陈述语气,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是否定语气,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是疑问语气。四句诗,三种语气,所呈现的情感也是一波三折。诗歌开篇,觥筹交错,美酒醉人,人身处这样的场景中,自然生出一股兴奋愉悦之感。忽然之间,琵琶声急,催人出征,兴奋愉悦之感戛然而止,紧张和凝重感随之而来。“醉卧沙场君莫笑”,面对战场凶险,将士们用大醉消解忧郁、感伤的情绪,气魄豪迈。“古来征战几人回”看似是一个问句,其实是将士们心中早已想好的答案,和第三句呼应,呈现出不问将来、不畏生死的豁达,同时也流露出悲壮苍凉的情感。
短短四句诗,蕴含着语气、情感的多重变化,呈现出巨大的审美张力。这种审美张力同时通过交错映衬的写作手法体现出来。
一是时间交错。前两句诗描述的是眼前、现在,但作者的思绪借助酒力和音乐开始飘散,摆脱了时间的束缚,看到从古至今的无数战场、无数将士,古今交错映衬,使作者产生了深沉的感慨:畅饮的快乐是短暂的,沙场的阵亡却是永久的。边塞将士身负保家卫国重任,选择拥抱短暂的快乐,勇敢面对死亡的永恒。
二是空间交错。从营帐中的宴饮之乐转向战场上的肃杀不安,这种空间对比具有强烈的冲击性。由于绝句形式的限制,这种巨大的转变仅仅通过几个字来呈现,这让空间的交错变得更猛烈,对读者情绪的冲击也更强烈。
三是悲欣交错。诗中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悲和欣两种。根据前文的分析,四句诗体现了情感的多重变化:兴奋愉悦—紧张凝重—豪迈豁达—悲怆苍凉。不断起伏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悲欣交集的氛围。无论是悲还是欣,第二次都比第一次更加强烈:第三句比第一句更豁达豪放,第四句比第二句更低沉哀伤。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牵动着读者的情绪,使其感受审美张力,产生情感共鸣。
从审美角度看,这样的情感流动是符合人的心理轨迹的。人的情绪会由高涨走向平稳,最初澎湃的情感缓缓沉淀下去之后,“现实情理”——一种充满现实精神和理性精神的情感,便渐渐取而代之。人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深邃的、审慎的目光看待事物,用沉静悠远的心态体察变化。这种看待和体察指向的往往是人生的终极,诗人的情感突破了时空的桎梏,使人获得更加超脱、纯粹的体验。


感情催生感悟

经过了感觉的把握和感情的沉淀,我们对古诗的解读便会进入感悟层次,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具体到《凉州词》,笔者从诗眼和风格两个方面分析。
笔者认为,本诗的诗眼是“醉”字,它是文中多种感觉、人物状态、情感虚实的转折点。首先,“醉”是从“感物”到“感心”的转变,诗人的神思从视觉、听觉这种对外在环境的感觉转变为对内在情感的探寻。其次,“醉”是人物状态的转变,诗人从欢乐宴饮到醉卧沙场,人生感慨由此催生。最后,“醉”是情绪虚实的变换,诗歌前两句是实写,通过“醉卧沙场”转入虚写,诗人的情感也由实转虚,但变得更加浓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于《凉州词》的风格,历代研究者各有看法,争论焦点在于到底是“悲凉感伤”还是“豪迈奔放”。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的是悲凉感伤,但前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展现了完全不同的豪迈奔放之气;前者是对死亡的哀叹,后者是对战争的藐视。笔者认为,对死亡的哀叹是一种常人的态度,与此相比,对战争的藐视是一种军人独有的态度。他们并非无惧死亡,而是更看重家国大义,从而展现出洒脱与豪放。这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取向,对艺术作品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独特性”。
总之,解读古诗,需要我们对感觉、感情、感悟进行融合思考,抽丝剥茧,发掘精妙之处,把握古诗独特的审美脉络。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4年2月28日文章《感觉·感情·感悟——〈凉州词〉解读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玉环龙溪中心小学/沈振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频 练习:小学生必背古诗8《王翰 凉州词》
必背古诗:凉州词2
古诗《凉州词》讲解及赏析
唐诗解读——王翰之《凉州词二首》(其一)
凉州词翻译赏析_作者王翰_古诗大全
《出塞》《凉州词》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