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速冻食品上半年业绩低迷,如何解读“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趋势?

今年上半年,从去年业绩高点跌落的速冻食品企业有些“心酸”。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宅经济红利已过,今年上半年速冻食品已不再是“香饽饽”。2021年半年报显示,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四大头部企业的业绩增速均有回落。另外,除了安井食品净利润微增外,其余三家的业绩均有下滑,海欣食品、惠发食品还交出了业绩亏损的成绩单。

  • 安井营收为约38.94亿元,同比增长36.49%;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33.83%;

  • 海欣实现销售收入约6.89亿元,同比增长3.11%,公司净利润亏损0.24亿元,同比下降156.40%; 

  • 惠发实现的营业收入约7.32亿元,同比增长53.42%;净利润亏损约0.66亿元,同比大幅增亏1060.09%;

  • 三全实现的营业收入约36.39亿元,同比下降2.44%;净利润约2.78亿元,同比下降38.55%;

“宅经济”红利期结束

事实上,要客观解读速冻食品的半年报,应结合去年因疫情爆发引发的“宅经济”热潮而引发的速冻食品“非常态”增长趋势。

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速冻食品获得了惊人却又意料之中的增长。2020年2—11月,天猫平台上的部分速冻食品,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31%,平均销量同比增长332%。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更新鲜、更营养、更便捷的速冻食品出现在消费者的购买清单中。

2020年上半年,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净利增幅分别达到409.61%、57.36%、507.21%、87.8%,部分企业水饺甚至一度卖断货。

随着国内对疫情的强制管控,社会生产、生活基本已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上半年速冻食品行业业绩整体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宅经济”红利期已经结束,速冻食品企业业绩下滑是必然的。今年下半年,速冻食品行业的盈利状况或不会有较大改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相关企业的净利润还会持续走低。

对于业绩下降,惠发食品主要归因于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支付的职工薪酬大幅增加所致。三全食品则归于公司营业收入和费用核算口径发生变化。不过即便调整至去年同期口径下,三全食品上半年营收仅增长0.3%,扣非后净利依然下降19.19%。从细分产品表现来看,占其营收主要份额的速冻米面制品上半年营收为32.17亿元,同比减少7.45%。其中,速冻汤圆、水饺、粽子营收为23.64亿元,同比减少11.46%。

而在半年报中,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均提到了去年商超渠道基数过高,部分受疫情催化和促进的终端消费需求在今年有所回落。一位速冻米面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三全食品等速冻食品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在于“去年财务数据太漂亮了”。

挑战:渠道变革、产能过剩

在“回归”常态发展的速冻食品,首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渠道层面的变革——商超销量下滑,速冻食品企业该如何拓展新渠道?

“零售端买的人少了”是速冻食品企业今年上半年面临的处境。从速冻食品企业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传统商超渠道销量下降是导致业绩缩水的主要原因。三全食品在零售及创新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毛利率下降11.59%。安井食品在商超渠道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3%。

同时,针对公司业绩亏损及净利大幅下滑,海欣食品在半年报中解释称,速冻食品终端消费渠道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以商超和BC(区域性中型超市、便利连锁)为代表的现代渠道购物人次减少,同时参与竞争的品牌和产品增多,公司在现代渠道销售收入大幅下降36.79%,相关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2.18%下降到本期的19.72%。

同时,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全食品速冻米面制品毛利率下降10.9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5.33%,三全食品解释为“运费调整至营业成本,商超通路费用对冲了营业收入”,而零售及创新市场营收占三全食品营收比重达90.51%。

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表示,三全、思念是最早抓住商超渠道的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只能被逼到批发市场,服务一批、二批经销商,反而把经销渠道做起来了。商超渠道没落后,安井食品之所以能够保持业绩增长,与其深耕经销渠道有很大关系。近几年,很多其他速冻食品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渠道。”

基于此,拓展新兴渠道成为了当前速冻食品企业的市场运营战略重心。

财报显示,安井除了现有的经销模式、商超模式、特通模式,还积极拓展线上业务,抢抓线上红利;海欣也表示,将分渠道把握不同机遇,继续全渠道销售网络的布局;三全则是聚焦新场景,建设新渠道,其中餐饮市场反应良好,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另一方面,一边是零售端销售量的减少,一边是产能的增加,速冻食品企业如何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中国商报》报道,因去年业绩大增,速冻食品企业纷纷扩张了产能。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今年的募投项目在内,安井食品将新增产能99.3万吨;三全食品在郑州、成都、天津、太仓、佛山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留有新增产能的储备;海欣食品在连江新建年产10万吨速冻鱼肉制品项目、舟山新建原材料鱼浆工厂项目、东山腾新二期工厂扩建项目、山东新设合资公司项目相关工作均在推进中;惠发食品“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加工项目” 也在建设中。

在速冻食品企业的半年报中,产能利用率不足也是影响业绩增长的一大原因。海欣食品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为行业淡季,公司去年又新增了部分产能,导致今年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各项成本上升。

机遇:“懒人经济”加速企业多元扩张

去年疫情催生的“宅消费”风潮虽然降温,但“懒人经济”正成为市场的新风向。

当前,年轻的“懒宅族”正在暴发出极大的消费潜力。而据国内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Z世代洞察报告,Z世代则是“懒经济”中的主要群体。

此外,2020年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独居成年人口则超过了7700万。单身经济除了催生了“一人食”,同样催生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需求。雀巢联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饮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35%的人不能做到天天吃早餐,55%的人早餐摄入食物种类不足3种,42%的人在10分钟以内用完早餐。而针对不吃早餐的原因,“时间紧”这一选项占比高达49%。由此可见,社会节奏加快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在家准备餐食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决定他们需要有更加快速的一餐解决方案。不断压缩的家务劳动和烹饪时间成了速冻食品C端市场消费增长的一大驱动力。同时,速冻食品的产品品类、口味等越来越多样化,更多年轻人愿意选择速冻食品作为一餐。

同时,速冻食品的行业季节性影响也在逐渐减弱。过去,冷冻食品行业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的区分,速冻火锅制品在秋冬季的消费量最大,而汤圆、水饺、粽子等节日习俗食品也具有明显的销售热点时间。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凭借着便捷方便的特点,正逐渐向着日常需求食品的趋势发展,销量淡旺季的区别正在逐渐减弱。

因此,尽管业绩增速回落,但这并不影响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继续扩张,几大龙头企业也进行了多元化的投资布局。

海欣食品方面表示,速冻预制菜肴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也成为速冻食品龙头企业开始竞相进入的赛道。公司看好速冻预制菜肴的市场前景,目前通过协同叠加的方式进行部分产品的销售。上半年公司速冻菜肴制品销售收入为 465.38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0.68%。安井食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会在预制菜肴方向上继续努力,未来会继续寻找合适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打通商业模式。

作为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三全食品投资火锅食材专门店“锅圈”及连锁便利7-11河南运营权得到投资者关注。前者可为三全食品开辟火锅食材销售渠道,后者则可以拉动其鲜食业务增长。2021年5月,三全食品增持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0.976%的股权,转让完成后持股比例增加至6.9076%。有业内人士判断,火锅食材店是速冻食品企业新赛道,三全投资布局“锅圈”对一些冻鱼糜、肉制品企业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速冻食品消费量存在巨大差距。但随着中国经随着“懒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速冻食品行业进入成长期。据中金公司预测,2030年我国速冻调理食品空间有望达5000亿元,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0%。虽然速冻食品行业整体趋势乐观,但在消费升级、消费群体迭代这一大背景里,传统品牌与新兴品牌都要积极拓展营销思路,才能把握时代赐予的红利期。


·END· 

 关注我,给你更多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井和三全之间必有一战!谁才是速冻食品“一哥”?
我国速冻食品规模破千亿!安井、三全、海欣…头部企业贡献几何?
食品饮料业绩大爆发!多家公司预告业绩翻倍
“红利”过后的速冻食品: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速冻食品业绩刚到“及格线”,市场机会在哪里?
安井食品研究报告:安若泰山,掘井及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