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季阳气升,艾灸这四个穴位益气又祛湿!
   太和道医 2月28日
   当我们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或者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导致各种致病因素,或者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证。
如何知道体内是否有湿?
看看下面的症状,你有几项:
1.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3.舌苔厚重、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4.食欲不振,时常胃胀。
5.虚胖,水肿。
6.手脚冰凉,爱出虚汗。
    符合的越多,你体内的湿气可能越重。一般到了冬天,这些湿气症状很可能会更加严重。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
1.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2.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3.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4.取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艾灸注意事项
1.在做艾灸时,要专注。开始之前,把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自己身上,艾灸时,抛去烦心事,去感受艾的热力,艾正穿入皮肤,把体内寒湿气赶出来,细细品味,在这过程中,除了艾灸的力量,还有您的精神力量,来共同治愈疾病。
2.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4.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法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阳气升,艾灸这4个穴位益气又祛湿!
春季阳气升,艾灸这四个穴位益气又祛湿!
夏至到末伏,冬病夏治正当时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人体各个穴位的用途
小雪节气养生选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