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军校长专访丨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教育即生长,营造健康教育生态,为国家育才树人

导语

思想的力量, 理想的光芒。京领全球领军校长系列,旨在全球范围内挖掘领军校长,用领军校长的思想力量引领行业发展,用领军校长的理想信念点燃奋斗激情,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用教育改变世界,用人才创造未来!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年华易逝,但思想不灭;世事变迁,但理想永存。

The Power of Thought, the Light of Ideals. The "KingLead Global Leading Principals" series aims to discover leading principals worldwide.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ideological power of leading principals. Ignite the passion with the belief of leading principals and cultivating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e human development!

Time flies, but human thoughts are immortal. Things change, but ideals remain forever.

本文为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的领军校长专访。

Following is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Qingfeng Xia, principal of Beijing Middle School. 

校长名片

夏青峰

北京中学校长

 

博士,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学校介绍

北京中学成立于2013年9月,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朝阳区政府创办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遵循“国际化、现代化、高品质”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办成一所具有北京风格、中国气质与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逐步发展为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校与改革创新。确立“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崇尚“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以“享幸福人生,做中华栋梁”为培养目标,以“仁、智、勇、乐”为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成长。

学校实施党建引领、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开展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并探索小初、初高的有效衔接,建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潜能课程相融合的课程结构,形成学院系列、阅历系列、服务系列、健身系列与雅趣系列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学习、联系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实施分层分类走班、导师制与学分制,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北京中学现在还处于小规模的实验办学阶段,在探索新型育人模式的同时,致力于培育学校文化的种子。

一、顺应教育规律,

        营造健康生态

京领:请问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北京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以首都为名,肩负着很大的使命和责任。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希望把它办成一所具有北京风格、中国气质和世界胸怀的现代学校,能够逐步成长为一所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

而什么叫世界一流的学校?我认为越接近教育规律的学校,就越是一流的学校。国际教育不是片面地说把多少学生送到国际名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具备广阔的视野和胸怀,能够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水平和智慧来改进我们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一种广泛的国际教育

对于北京中学来说,我们一开始是小规模办学的,慢慢向前走。在小规模办学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向的选择,因为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确定走国内高考,有些孩子希望大学能够到国外去读,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好事情,无论是国际方向还是国内方向,都是殊途同归,最终还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立德树人,培养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路径上可以有不同选择,我们就在这方面提供了支撑。国内、国际的课程形态看起来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方式上,其实根本上是一致的。

各个学校的路径不同,它们背后反映的教育哲学也不同。我们特别喜欢一句话:教育即生长。我们认为教育不是一种控制、不是一种加工,最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通过我们营造的环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教育即生长的前提下,我们觉得办学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生态。我们无法替代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的环境,这种环境与生命中的内在动力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这样,他们才会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所以这八年我们的办学基本上是在生态上下功夫。其中我尤其关注两点,第一点是自生长,即每一个个体是否具有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能否不断实现自我的生长。第二点是共生长,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一样,学校里那么多人在一起,共生长特别重要。

在自生长里面我们关注两点,第一是心之力。无论何种教育,只要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心之力上下功夫,把孩子的内驱力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第二是根之润,就是帮助孩子把根扎深,把根滋养好。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是扎根,让根深深扎进中华文化、扎进人类文明,学生的底蕴厚了,他们的生长才会发展得更好。

对于第二点共生长,我们学校特别倡导致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万物都有秩序,每个人都各就其位,每个人都得到生长,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抓住根本,掌握规律,达到这样一种中和状态,自然不必发愁孩子的生长。

那么怎样达到这种状态呢?我们提出三句话:整体的思维,平衡的智慧,包容的品格。如果我们校长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整体的思维,关注孩子全面的发展,同时又把握好现在和将来的平衡、教育的平衡,并且有包容的品格,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的校园就可以慢慢达到这种中和的状态。

这几年我们通过改革形态来营造生态。我们提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第二句话是“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学习中心”。第三句话是“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创新沃土”。通过这三种形态实现生态的改变,让校园生态接近“致中和”的状态,让每个孩子在这里得以自然地生长。

京领:您认为目前学校的发展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我们永远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北京中学这几年可能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人文性。现在很多老师来应聘我们学校,都说向往这里的人文性,很多孩子也都向往这里的自由生长,我觉得我们正在慢慢向这样一种状态靠近。

二、师生成长和而不同,

       创新变革乐在其中

京领:您认为学校创新变革的源泉是什么?学校如何完成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创新性变革?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关于改革创新,我们始终把握住一句话: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我们希望把北京中学办成一所名校,但这一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或载体,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成长,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我们改革创新的源泉其实就是让学生成长。我们有三句话,“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

具体到课程改革来说,我们抓住课程、教师以及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我们以往都是把课程给教师,让教师去教学生这些课程,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消费者,课程作为消费品,消费者和消费品之间的直接关系不是很大,都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产生联系。

所以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要让学生这个消费者和课程这个消费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牢固,一定要让他们直接联系,直接学习,而不是通过“中介”来做这个事情。那么教师这时候做什么呢?

教师就一定要优化课程,想办法把课程变成最适合自己的学生。所以改革供给侧就是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要激活需求侧,即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把孩子的内动力激发出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是作为“中介”,而是对两方同时着力,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具体说到改革供给侧怎么改,首先是对课程系统性贯通性的改革。对于要走国际升学方向的孩子来说,首先他们要把中华文化学深学透,必须要真正地成为一个中国人,而同时也兼顾升学,要参加标化考试,还需要一些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论文、AP课程等等。这些东西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系统的设计。通过这样一种系统设计,让我们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既能把国内的课程学好,又能够多学一些国际视野的课程。而贯通性指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学生的学术能力怎么培养,这是我们需要进行的改革。

第二个就是课程的丰富性与选择性。我们不能规定所有的孩子只学那几门课,一定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就像自助餐会提供几十种、几百种菜品,并不代表全部菜顾客都要吃,而是每个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吃。学校也是一样,一定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学生,有些学生喜欢艺术,有些学生喜欢科技,有些学生喜欢体育,有些学生艺术、科技、体育全喜欢,学生的差异性使得课程的丰富性特别重要。无论是国内高考的孩子,还是国际升学的孩子,我们都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课程供他们选择,搭建好成长的立交桥,这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第三点是对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改革。课程是有分科的,但是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将来孩子可能就会成为书呆子。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把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变成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用多种学科能力来解决问题。

我们学校的校风是和而不同,乐在其中。我们学生也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本思路也是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由于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得到的知识以及培养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教师团队一定要具有多元性。像我们的国际升学方向,这里的老师既有来自国内高考方向的有经验的教师,也有外籍教师,同时还有专业出众的博士、博士后等,他们的科研意识很强,思维也得到过很好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影响孩子,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特级教师,以及一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教师。

这样的团队在一起,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经历,但是他们会形成一个整体,而且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走专业化道路,从不同的方向支撑孩子。所以我们的孩子得到的营养和支撑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多元的整合。

京领:对于如此多元化的教师队伍,请问您在管理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团队方面有何经验?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就学校的管理来说,千万不能是“武大郎开店”,也就是校长是最厉害的,其他人只能跟着校长,这样肯定是走不远的。一个学校一定要支撑各种各样的人向前走,这也是一种生态的问题,“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老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给老师提供一种支撑,放手让他去做,去信任和鼓励每一个人。

我们的教风是信任、发现、支持、引导。首先必须要信任每个老师,信任的力量比惩罚的力量要大得多。人在得到信任以后,就会努力去做,而且会想方设法成为一个被别人信任的人。因为在信任的背后不是控制别人必须按照我的想法做,而是激励别人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去做。

我们做管理的不能总是盯住教师的缺点,而要去发现教师的优点,然后想方设法地让他们把优点发挥出来,并且支持他们。信任、发现、支持、引导,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实际上是校长及管理团队向后退,让老师们按照自己想法,奔着共同的目标向前走,这样大家很可能就会发展得好。最担心的是学校只有校长一个人的声音,或者只有几个人的声音,如果大家都以校长为中心来执行,那办学就容易走不远。

京领:您刚才还提到,在课程改革方面,北京中学注重加强课程和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请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哪些改进师生之间关系的举措呢?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作为管理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信任、发现、支持、引导,那么老师对学生也一定是这样,也一定是信任、发现、支持、引导。老师一定不能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学生都应听自己的,而要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支持学生。

教师是一个支持者和引导者,与学生结伴成长,在幕后要为学生研发各种课程。对于教师团队来说,研发课程特别重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慢慢想办法去学。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让学生自己去学,有问题教师随时可以提供支持和引导,这是特别重要的。老师一定是站在孩子旁边,而不是站在前面。

如果让学生跟在后面,老师走到哪儿学生跟到哪儿,老师走得快,学生快,老师走的慢,学生慢。这里面一定会有人被老师挡住,有的学生完全可以跑得更快,也一定有人跟不上,被落在后面。所以现在老师的位置一定要发展变化,别站在最前面,当然也不能站在最后面,就要站在队伍的边上,鼓励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像这一种方式,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走,特别重要。

三、校长坚持价值引领,

       在广阔空间培养人才

京领: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我们北京中学一定要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国内方向还是国际方向,我们都聚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句话叫“以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意思是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都是我们必须去思考、去研讨的,但是我们不能去追逐这种不确定性,因为变化太快。将来我们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也许那时从事的职业现在还没出现。因此我们要培养的就是一种核心的、确定性的能力,一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两翼是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爱国情怀,尤其是国际升学这一方向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第二个就是创新精神,有一种能力特别重要,它能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这就是创新能力。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大方向。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其实创新能力还真的不是教出来的。首先,我们应要保护、激发孩子的潜能。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创新者,但是我们的教育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是在激发创新,有时候是在扼杀创新。我就一直在反思,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少一点扼杀,多一点激发。

所以借用陶行知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句话,我们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要让他过上创新的生活,让他的成长是一种创造性的成长,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如果天天过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的生活,创新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知识越学越多,而创新好像越少?这里就涉及到我们着重抓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既要有“鱼”,还要有“渔”,但更重要的工作是把孩子们带进一个有风有浪、宽广辽阔的渔场,让他们亲自下水去捕鱼,慢慢就在实践性中形成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种素养。

在这一大思路下,我们也有一些具体的小的做法。比如针对我们国际升学的孩子,我们有七点小措施,希望能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成长。

第一个是认识自我。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特别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举措,包括心理测评、深度访谈、职业体验等,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性格特征,找到自己的学习风格,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也就是真正的让他发现自我,然后成就自我。

第二个是深厚底蕴。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很多东西,该背的要背,该写的要写,该演的要演。所以我们对听说读写演能力都有一系列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底蕴才会慢慢地积累起来。同时,我们还积极丰富学生的“阅历”,不断开展“自然大课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世界大课堂”、“大地课程”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在大地上,获得更多的智慧与能力。

第三个是丰富生活。我们不希望北京中学的孩子只知道学习,而是一定要有丰富生活的潜力,要热爱生活。那么生活方面,我们首先是努力让他们身心舒展,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比如说我们的体育,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包括高三和已经拿了offer的孩子也是。体育锻炼这些东西对孩子精神状态的影响完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的艺术,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绘画,我们每年都有孩子进入了全球最顶尖的艺术院校,如美国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等,他们平时就喜欢做这样一些事情。而且我们要不断让孩子走进自然,跟泥土打交道,这都是丰富生活。

第四点是体验关爱。一定要把孩子内心中那种对人的爱心,那种善良的品格、志愿的精神调动出来。我们的孩子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走到山区、走进福利院和养老院等,进行支教、志愿公益活动等。丰富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可以把孩子内心的爱激发出来。一个有创新能力却缺乏爱的人,是很可怕的。

第五点是磨练意志。对于高中生来说,我们的军训真的是像训练突击队一样,通过培训把孩子逼到极限,然后让他获得成功与释放。我们的军训绝对不是只站站军姿、整理内务的那种内容,我们组织孩子半夜急行军、开展各种高空的项目,让孩子们突破自我,顽强成长。同时,我们还组织同学们自愿进行戈壁100公里穿越等,这些都很好地磨练了意志。

第六个是实践创新。我们为孩子搭建实践创新平台,让学生到中科院等各个基地做各种各样的科学考察活动,他们有真实的科研体验,写出了各种高水平科研论文。

最后一个是提升思维。我们认为让孩子具有结构化的思维特别重要。所以我们在这一方面开展工作,希望孩子们在我们的土壤和平台上,慢慢形成创新的东西。

京领: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您作为校长如何践行您的领导力?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既可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校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校长能够真的谋划要支撑学生发展,他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一个校长天天想着如何控制学校,他也可能对学校的发展很不利。

对于我来说,校长对价值的领导、文化的领导特别重要。我更多是在一种文化上领导,我喜欢在后面。很多时候在学校,大家是听不见我的声音的,大部分是其他的老师在说,我说的很少。但不是我懒,我在后面构思的比较多,让老师们站在台前,我希望让校园中处处是老师的声音、处处是孩子的声音。

在这方面其实我有五个坚持。第一个坚持对美好的向往。我刚才说了,要把一个学校办好,实际上是要把老师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出来,让大家都向前走,都愿意干。但这种内驱力的来源不一样,有些是来源于恐惧,比如校长用高压政策让人畏惧。有时候来自一种功利性的竞争,比如张三比李四做得好,张三得到的奖励就多,这也是一种内驱力。那么还有一种内驱力,就是对美好的向往。我在北京中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上,我做的报告就是《去那没有去过的远方》,我特别希望用这样一种美好的东西,来激发全体师生对美好的向往。一个学校是功利还不是那么功利,是每个人怀揣梦想走在一起还是为了其他东西走到一起,是有显著区别的。为了去往美好的远方,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

第二个是坚持学校的核心价值。比如我们的校风校训,我们的校训就是“世界因我更美好”,校风就是“和而不同,乐在其中”。我们强调要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等等。这些核心价值是我非常看重且在学校会议上、活动中不断去宣讲的,听上去好像老生常谈,但是慢慢它会影响到老师和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进而在他们做的任何事情上,在发生的任何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慢慢发生改变。

第三个坚持就是坚持朴素的教育思想。我们中国的教育是博大精深的,我们既要吸收西方的教育智慧,也一定要把我们中国教育的很多东西掌握好。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的改革看上去有很多时髦的词语,其实都没有偏离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智慧。所以我们一直不追求新词语,更重要的是把很多优秀朴素的教育思想做扎实。比如说第一条是有教无类,如果我们的校长、老师都能做到有教无类,很多问题都能解决。第二条叫因材施教,现在倡导的个性化教学,它的根本就是要因材施教。第三个叫长善救失,我们老师面对孩子是扬长还是避短,要深入分析他的长在什么地方,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职责就是长善救失。第四个叫知行合一,讲的和做的一定是统一的。在我们学校要体现校长的领导力,就是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坚持这些朴素的原理,用这种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第四个就是坚持学校的底层逻辑。哪几个底层逻辑呢?第一个是整体的思维。每个人,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我们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在规划构思任何一项具体的教育行为的时候,脑海中都必须要有整体的思维。这种整体思维,包括个体的全面性、群体的多样性、生态的共生性、系统的开放性等等,脑海中有了这个东西就不会走偏。第二个是平衡的智慧。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也要关注孩子的标化考试。有些综合素养是不能用分数或者不能用成果表达出来的,我们也一定要重视,因为对他将来有用。那些用分数用成果表达出来的,我们也得要重视,因为国际升学需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第三个就是包容的品格,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张三同学是这样一种性格,李四同学那样的性格,有人想申请A国家的大学,有人想申请的是B国家的大学,我们一定都要包容,并进行个性化的支撑。最后,是换位的习惯,这是我们给管理者、老师提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换位的习惯。当校长的布置事情,一定先站在教师角度想,如果你是教师,对这个怎么看?当老师的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想想,当学生的也一定要站在教师角度想想。经常不断地换位,很多事情就好解决,这是我坚持的底层逻辑。

最后一个是坚持生态的开放融合。学校一定是开放办学,不能封闭,就学校内部各岗位来说,基本的思路是和而不同,各就其位。虽然和而不同,我们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一定要负起在这个岗位上的责任。还有就是融合资源,一定不能只看校内的这一点资源,一定要把社会上各种资源都拿过来为我所用,为孩子们成长服务。同时要扩大格局,我们一定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站在世界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学校,来审视我们孩子的发展。

京领: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目前的办学成果。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因为我们学校是一个新学校,目前还没有多少成果。但我们认为学校的成果,一定是体现在孩子们的成长上。我们感觉很高兴的是,进入我们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比如说在国际升学上,其实我们这几年人不多,还不是正式招生,而是我们本校孩子自己选的方向。第一年我们就有一个哈佛大学,同时,75%的孩子都进入了美国前30名大学。我们进入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的都是所在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大学。到了第二、第三年,我们的学生基本100%进入美国前30的大学。今年毕业学生不多,不过有2名学生被美国常春藤大学录取,所以在升学方面我们还是特别高兴的。

我们的国内升学也是非常好的,第一年我们有10%的人进入了清北,第二年有20%的人进入了清北。985、211院校的比例都是非常的高。

在升学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升学成绩,而是我们具备了支撑孩子们进入国内、国外一流大学的水平与能力。只要孩子们有这方面的潜能,进入我们学校后,我们不耽误他,不折腾他,而是能很好地激发他、支撑他。我们已经慢慢摸索出,或者说构建了支撑他们进入顶尖大学的国际课程、升学顾问和专业教师等良好生态系统。

同时不仅在升学上,我们的孩子综合素养也很好。进入大学以后,无论是在国际大学还是国内大学,他们在学校都能成为佼佼者,都是非常具有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很多孩子写信或者回来跟我们交流,都反馈他们得益于在我们学校高中接受到的培养,我们特别高兴。而且从学校角度来说,我们的各种课程体系慢慢成熟,国际组织也慢慢认可,比如我们成为了CIS的会员学校,ACT、EST等愿意在我校开设考点。北京中学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很多认可,包括哈佛大学的教授通过连续五年的教育观察和师生访谈,也专门写了文章,在全球范围内讲了北京中学致力于教改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好故事。

京领:最后请您谈一谈对北京中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和目标。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从学校的发展目标来说,我们还是刚才那一句话,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我们还是特别希望能够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特别看重的。

从学校形态来说,其实没有多大变化,还是想能真正地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的学习中心和成为师生的创新沃土。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北京中学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首先要成为当地老百姓特别向往、特别认可的优质学校,为当地老百姓的子女入学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我们最根本的职责。其次,要能够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力量。北京中学坐落在朝阳区东坝,东坝将来会成为自贸区,发展前景非常好。而且第四使馆区就在这边,现在很多归国人才、创新人才都在为子女寻找一种更理想的教育,既希望得到很好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又希望教育能够更加舒展、更加自由一点。我们就想探索出这样一种模式,能够把这样一种教育建立起来,并积极地向国内、国外推广传播出去,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见中国教育的好声音,让更多的人愿意回国或者留学中国,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驻扎在朝阳,驻扎在北京,北京中学将努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这也将是北京中学对首都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大会”的金句分享
【重磅】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行走一次,让学生们成长一次
夏青峰:把握平衡,学校教改的底层逻辑
从特级教师到知名校长,他的教育经历够传奇!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在孩子天赋所在的地方点一盏灯 | 名校长访谈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个性化办学,学校要做四“点”改变 | 思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