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酒行业年报及一季报点评

    截至4月30日,白酒行业上市企业年报和一季报均已发布。从头部企业来看,净利润增长均非常喜人。

企业
2022年一季报增速
2021年增速
贵州茅台
23.58%
12.34%
五粮液16.08%
17.15%
泸州老窖
32.72%
32.47%
洋河股份
29.07%0.34%
山西汾酒70.03%
72.56%
古井贡酒
34.9%
23.9%
舍得酒业
75.75%
114.35%
水井坊
-13.54%

63.96%

    在《山西汾酒高增长的冷思考》一文中三元提出,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白酒消费端出现两种现象:

1.消费者收入端受损,白酒属可选消费,收入受损对白酒消费有较大影响,消费降级的概率高于消费升级的概率。

2.受疫情管控政策影响,商务宴请、个人宴请大幅缩减,白酒需求端存在萎缩现象。

    据此我们认为,山西汾酒高增长可能有两种原因:

1.消费降级导致高端需求降级至次高端、中高端,助推定位次高端、中高端的山西汾酒业绩增长。在这一可能趋势下,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水井坊等酒企业绩高增长,但高端白酒除贵州茅台不受影响外,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大概率受影响,增长可能放缓;

2.酒企向经销商大量压货,导致酒企业绩漂亮,但经销商经营困难。因白酒销售体系的原因,消费端的萎靡会相对晚一点传导至酒企,这会导致酒企业绩与终端消费情况在短时间里的不匹配。关于这点的分析详见《历史的必然与偶然-参观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有感》和《山西汾酒高增长的冷思考》两篇文章。

    很明显,五粮液、泸州老窖一季报增长都不错,这让第一种预测显得苍白无力,那是否是第二种可能呢?即酒企向经销商大量压货。

    酒企的年报和一季报最出乎三元意料的是:销售量。

    从历史数据看,浓香型酒企销售量的高点大多出现在2018年,其后的2019和2020年销量均出现10%-15%下滑。销量下滑集中于中低端白酒,高端白酒销量逐年递增,显示出产品的分化,这与当前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是相符的。

    2021年,酒企销售量普遍上涨(泸州老窖除外,后文会单独聊聊泸州老窖),接近2017年-2018年高位水平,与前两年的趋势发生了较大改变。以五粮液为例,2021年,五粮液系列产品营收增长11.4%,但销量仅增长3.78%;非五粮液产品营收增长50.48%  ,销售量增长15.32%,增长显著优于高端的五粮液产品。

    这种增长趋势与我们对市场的感知截然不同。就三元的认知,白酒需求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1.自饮。这部分需求主要是白酒爱好者的需求,需求稳定。消费的白酒产品与收入有关,对绝大多数人而言,100元左右的光瓶酒作为口粮酒是相对合理的选择。疫情中,这部分需求受影响相对较小,消费降级空间也不大。

2.商务宴请及个人宴请。这类消费存在面子消费属性,是中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费需求。白酒不仅是一种社交媒介,其背后体现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视、尊重、主人的实力与身份等精神属性。疫情中,受政策管控限制,个人宴请和商务宴请数量锐减。从我身边的现象感知,不少人婚宴延期,商务交流减少,趋于线上交流,这些现象均代表着白酒消费量的减少。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中高端白酒主要用于维持重要客户,普通客户用酒量降低,招待档次下降。宴请端存在消费减少和降级的现象。

3.送礼。中国人讲求礼尚往来,春节成为白酒销售旺季,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节日送礼需求激增,这也是中高端白酒的重要需求。这部分需求会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可能导致送礼量减少,逻辑类似商务宴请。

4.重要节日消费。重要节日时,除聚会次数增长外,用酒档次也会增长。中秋春节等团圆的节日,人们通常会拿出珍藏的好酒或购买品牌好酒,热热闹闹庆祝节日。这一需求虽可能受收入影响,但因消费次数不多,影响力相对小一些。

5.收藏。收藏属相对小众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疫情中受损相对较小,需求影响有限。但这部分需求在白酒需求中的占比相对偏低。

    从需求端分析,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商务宴请、个人宴请和送礼需求受到明显抑制,这对中高端白酒销量应该有不小影响。从市场价格、经销商经营情况看,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白酒消费出现明显下滑,动销变慢,存货积压,终端价格下降等情况。值得思考的是,房地产销售也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滑,这或许与疫情较长时间持续后对企业经营、家庭收入的影响有关。

    从定位中高端的头部酒企业绩和销售量来看,明显没有受到这样的影响。在现行白酒主流销售模式下,酒企销售出去的白酒主要有几个去处:被消费掉,储存在经销商仓库或者消费者的酒柜。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消费量是降低的,消费者存酒受收入影响大,且市场较热时存储一定量后会抑制后续需求,难以持续增长。因此,更多白酒产品大概率在经销商仓库里。

    对经销商而言,需求端下滑会导致产品动销变慢,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变慢,资金成本压力增大。经营压力增大可能导致实力相对较弱的经销商开始抛售,随着抛售量的增大,产品价格会随之下降。

    酒企为了稳住终端价格,通常会采取一套组合拳:

1.停止发货,减少市场供给,通过供需调节稳住价格;

2.释放提价预期,给消费者现在不买以后更贵的预期,刺激当下需求增长。

    最近某郎就打出了这一套组合拳,出厂价甚至超过了飞天茅台,只可惜打出组合拳的效果貌似不理想,终端零售价依然没稳住。

    当消费者收入增长,消费信心充足的时候,这套组合拳的效果不错,但在收入增长乏力,消费信心不足的时候,这套组合拳可能让消费者更加“高攀不起”。

    五粮液一季报中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深思。经销商向酒企进货,通常采用先款后货的方式。从财务数据看,五粮液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放宽了经销商的付款方式限制,允许更多经销商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付款,降低经销商资金压力。


2021Q3
2021Q4

2022Q1

应收票据(亿元)
171.15
238.59
282.93

    从上表可以看出,五粮液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应收票据大幅增长。

    银行承兑汇票有银行信用背书,收不回来的风险极低,但对经销商而言,支付一定比例的承兑汇票保证金即可进货,尾款可在一定期限后支付,可以显著降低当前的资金压力。

    五粮液的这一行为,折射出经销商当前的困境:资金压力大。经销商资金压力来自哪里呢?库存积压、产品动销变慢。五粮液的销售政策放宽映射出的终端现状,与当前白酒企业的繁荣显得格格不入。

    从需求端、身边的现象、五粮液的销售政策放宽等现象分析,我们很难理解白酒行业的繁荣。从业绩看,白酒行业的繁荣就摆在眼前,这种业绩与市场情况的不匹配,我们不知道还会持续多久,但从正常的商业逻辑分析,这一现象很难长期持续,经销商端的困境终将传导至酒企。这种传导,考验酒企的管理能力。对经销商管控力度越弱的酒企受影响越大,越贴近零售终端、管控得力的酒企受影响越小,比如洋河、古井贡等。

    现实的白酒经营数据与三元的认知差距明显,对这种差距,三元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三元认知错误,没能正确理解白酒行业的经营现状;二是白酒行业短时间的业绩掩盖了行业的发展问题。对投资而言,不论哪种情况,均会出现同一种后果:我们暂时不会投资除贵州茅台之外的白酒企业(关于贵州茅台的论述请参考《贵州茅台-白酒行业的一朵奇葩》和《“i茅台”到底影响了谁》两篇文章)。第一种情况是三元认知错误,看不明白自然不能投资,需要先修正认知,第二种情况是行业有问题,三元也不能投资。虽然结果一致,但原因大不相同。我们以此文章记录,也希望通过更长时间观察和验证,到底是三元对白酒行业的理解有问题,还是白酒行业存在虚假繁荣。

    最后特别提一下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自2014年起,销售量逐年下滑,从巅峰时期近22万吨下滑至2021年仅7.78万吨。伴随着销量下滑的,是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而其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中高端酒的量价齐升。

    总销量下滑,中高端酒销量提升,意味着低档酒销量的下滑极为惨烈,不知是泸州老窖战略性放弃了低档酒,还是低档酒在市场上实在卖不动。令人意外的是,其低档酒营收在2019年之前是持续增长的,量卖不动,但营收增长,说明价格在涨。正常来讲,销量不好,会通过降价促进销量,但泸州老窖不按常理出牌,卖不动还涨价,可谓“艺高人胆大”。只可惜现实很残酷,自2020年起,其低档酒营收出现断崖式下跌,销售量更是下滑惊人。

    浓香型白酒工艺决定了,生产优质基酒的同时必然产生大量低端基酒。上市企业里,古井贡、水井坊等都对外出售低端基酒,使自己的产品结构更趋于中高端。但泸州老窖的年报中,从未提及直接出售低端基酒。也就是说,其低端酒销量的下滑,必然导致大量低端基酒滞留。

    低端基酒只可能有四种去处:

1、直接销售。泸州老窖显然不是此模式。

2、制成低端白酒销售。从销售量看,泸州老窖的低端酒销量显然不支撑此模式。

3、与中高端基酒一起,制成中高端白酒销售。对此,我无法证实,也无法排除。如果泸州老窖真采取此方法消化低端基酒产能,我只能认为经营管理层的品质有很大问题。

4、储存起来。低端基酒储存并不能改变其酒质,储存除占用企业资金外,几乎毫无意义。但是,资本市场非常关注企业的基酒数量,因为基酒数量往往意味着未来的中高端产能,而泸州老窖常年被质疑高端产能不足。所以,储存起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虽毫无意义,但在资本市场上却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低端酒的销量大幅下滑,泸州老窖的基酒数量从2020年的27.83万吨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38.57万吨。或许泸州老窖是真实记录其经营数据,但结合三元对泸州老窖的长期观察,很难不产生坏的联想,详情可见《聊几个看不明白的白酒企业》

    客观来说,泸州老窖的增长,三元看不懂。一方面高端酒不断提量提价,一方面低端酒销量日渐下滑。高端酒是如何突破产能局限的,我看不懂;低端酒的未来,我看不到希望。对泸州老窖这样的酒企,我只能敬而远之!

    谨以此文记录三元对白酒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的迷茫。这些经营数据发布后,我们深刻反思了自己对白酒理解的逻辑,很可惜,在反思中,至少当下我们依然没能发现自身逻辑的问题,所以,要么我们错怪了白酒行业,要么白酒行业当前只是虚假繁荣。在无法认知自身问题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观察和验证。

    我喜欢白酒行业这一一流赛道,我真心希望时间证明我是错的,但从当前的认知来看,我很难相信是我错了。我赚的是认知的钱,认知不到的钱,我赚不了,也不能赚。即使最后真的证明我错了,我也需要先修正认知,这样的验证和等待,在我看来极为值得,也是投资中的必经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价效果恐不理想 白酒业:恐将继续打响价格保卫战
【川商动态】川酒规划未来发展“新常态”
洋河没有“奇迹” $洋河股份(SZ002304)$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产业的变革随之发生。 2003...
走访过经销商,终于发现了洋河这两年股价低调的原因
掉队的洋河,还要痛多久?
周振华价值投资: 茅洋泸三家,泸州老窖净利润增长会两年第一 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三家白酒巨头,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