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火车印象

陶诗秀

我小时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最初对火车的认知只停留在小人书上,知道它是个很长且跑得很快的庞然大物,但到底有多长,在我心里始终是个谜。

有一天,一位远房叔叔从广州回来,我就缠住他问见到过火车吗,火车有多长。叔叔略加思索,然后指着村子前方那座影影绰绰的山头告诉我,假如火车头在村口这里,它的尾部就在对面山头那里。乖乖,我吃惊地吐了口气,然后不断地在心里估算着从村口到对面山头的火车长度。

首次见到憧憬里的火车,是 “文革”时期我走出村子以后,看到长长的、难见首尾的火车匍匐着呼啸而来的气势,孤陋寡闻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我终于坐上了火车,那是一辆闷罐车,也叫代客车,里外是清一色的灰黑,四周及上下封得严严实实,高高的车厢壁上部开有小窗户,但因正值隆冬,所以关得很严实,地板上没有桌椅等任何附设物,只在车厢一隅的地板上开有一个厕盆状的洞口,以供方便之用。首次乘坐火车的经历,就此给我留下了恶劣的印象,曾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充满诗意的火车美好形象,立即在心中坍塌了。

参加工作后,我常到300多公里外的省城成都市公干,来回都是乘坐慢车,蒸汽机车、绿皮车厢,逢站必停,这样坐到成都需要11个小时,沿途各站上下车的都是背着竹篓的旅客,且上车的人很多,故车厢里总是挤满了人。

好在喝水是免费的,不时有肩搭白毛巾、手拎着一大铝壶开水的乘务员穿梭于车厢给旅客倒开水。每天三顿饭车上准时供应,是用长方形铝饭盒盛着米饭加上肉和蔬菜的份饭,早餐供应面条。如果讲究点儿,旅客还可以到餐车去点炒菜。唯一让人难受的是蒸汽机车完全靠烧煤炭,车厢又开着窗户,所以一路上只得任由机车的煤灰刮进车厢,整个人都被刮得灰头土脸,连鼻孔都被熏黑了。

后来,我远赴外省出差或去广东探亲,便有机会乘坐直快或特快列车,因为是跨昼夜连续几十个小时的行程,所以我会买可以睡觉的硬卧,冬天有暖气,夏天还有风扇,尽管仍然无法逃脱煤灰的 “洗礼”,但总的感觉已经比慢车舒适了许多。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不仅车厢更加清洁卫生,解除了旅客长期饱受煤灰袭扰之苦,而且行车速度不断提高,以前我从北京去广州探亲,乘坐特快列车都要36个小时,而且当时京广线的车速在中国来说还是最快的。之后,列车一再加速,全程只需20个小时。

前年我外出度假,兴奋地看到高铁列车穿梭于大江南北,无论是动力、造型、颜色,还是列车内饰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那风驰电掣的刺激,豪华高雅、窗明几净的舒适,尤其是越来越快的车速,与过去相比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往春天的列车—最后的蒸汽火车
春运坐火车要注意些啥
超稀有的橙色双层火车来咯!车次、时刻抢鲜看
【海南周刊·封面】一个甲子的火车记忆
高铁中间为什么有两个车头呢? 可以拆开当两个高铁吗?
见闻感想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