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临诊特征是病羊发病急、病程短,死后肾组织软化。因而得名“软肾病”“类快疫”。

【流行特点】 本病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绵羊最易感,其他品种、年龄的羊也可感染。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春末夏初和秋季收割季节,多呈散发性。

本病的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病羊与带菌羊都可以作为传染源,病原菌以芽孢的形式在环境中长期存在,羊群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健康羊的消化道内也有本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病原菌被皱胃内的酸液所杀死,仅有少量存活并产生毒素,但可随消化道的蠕动而被消除,不引发疾病。但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改吃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质的草料之后,导致胃内菌群失调,D型产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毒素在肠道内积聚,进入血液后,引发毒血症。

【典型临床症状】本病的症状可见两种类型:一类以抽搐为特征,羊在倒地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于2~4小时死亡;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死亡为特征,较前者病程稍缓,可见病羊步态不稳,以后卧地,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可见腹泻,于3~4小时静静地死去。

【典型病理变化】 病变常见于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皱胃含有未消化的饲料,肠道某些区段急性发炎;肺脏出血、水肿;心包扩大、积液,常见有50~60毫升的灰黄色液体和纤维素絮块;肾脏软化,像脑髓一样。

【鉴别诊断】

(1)羊肠毒血症与羊快疫的鉴别 二者常不显症状即使羊死亡,并均有病羊不愿动、昏迷、心包积液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快疫的病原为腐败梭菌。吃霜冻饲料为诱因。病羊腹胀,有疝痛,体温升高,强迫运动时步态失调。剖检可见皱胃有出血性炎症,幽门部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及坏死区,胸腹腔有大量积液,接触空气即凝固。肝触片镜检可见腐败杆菌。

(2)羊肠毒血症与羊猝狙的鉴别 二者均在发病数小时死亡,有的不现症状即死,并均有衰弱、痉挛,心包积液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猝狙的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羊病痛。剖检可见小肠黏膜有糜烂、溃疡。骨骼肌刚死无异常,8小时后有血样液和气性裂。体腔液可分离病菌,小肠内容无β毒素。

(3)肠毒血症与羊黑疫的鉴别 二者均常不显症状即突死亡,并均有食欲废绝、昏迷至死、心包有积液、心内膜出血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黑疫的病原为诺维氏梭菌。多发于2~4岁肥绵羊,体温升高(41.5℃),俯卧至死。剖检可见皮肤呈暗黑色,皮下静脉显著充血,肝脏有凝固性坏死灶,四周有鲜红带,肝脏坏死灶中可分离出诺维氏梭菌。

(4)毒血症与羊炭疽的鉴别 二者均有肌肉抽搐,磨牙,病不久死亡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羊炭疽的病原为炭疽杆菌(竹节状)。病羊全身痉挛,天然孔流血,死后尸体极易腐败,尸僵不全,炭疽沉淀反应呈阳性。

【预防措施】① 经常发病的地区,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使用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苗、五联苗或厌氧菌七联干粉苗,接种后2周即可产生免疫力,可持续6个月。羔羊可通过初乳而获得抵抗力,因而可在5周龄时再进行接种。②在本病常发季节,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可预防肠毒血症。③当羊群发病时,可立即搬圈,更换牧场,改变饲养方式,加强运动,增强肠道的蠕动,能有效地控制疾病蔓延。

【治疗方法】 本病发病急,一般来不及治疗,病程稍长的病例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结合强心、镇静对症治疗。

1)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链霉素50万~100万单位肌内注射,8~12小时注射1次。

2)病程在6小时以上的,用磺胺咪8~12克(第一天服1次,第二天分2次服)、硅碳银10~20克内服,每天2次。

3)如已妊娠2个月以上,用黄体酮20~30毫克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2-3 次,防止流产。

4)用樟脑磺酸钠2~4毫升、维生素C2~4毫升、复合维生素B2~4毫升皮下注射,12小时注射1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拉血便怎么回事
秋季羊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大全!
羊肠毒血症的预防及治疗 | 养羊群
春季如何科学防治绵羊传染病?
羊肠毒血症
羊“谷眼病”经常发生,至于说是啥病,不知道,一把小刀可救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