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觉得生活没有活力?那一定要看看他的这本人生经营书


2022/3/12

不要再对已经发生的事烦恼不已,重要的是重新对失败作出反省,然后直接将崭新的想法付诸下一步的行动中。——稻盛和夫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3月12日,我们坚持共同读书的第71天。感谢关注我,希望我们在彼此陪伴中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实现自由。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感悟。

起初对这句话确实并没有特别的想法,直到读了稻盛和夫的书。当然,如果因此仅认为这是一位不讨人厌的老人的话那可就错了,毕竟大多数人并不会以“老人”定义他。

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

此外,成长于二战刚结束的日本,以80多岁救活日本航空公司等经历,无不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普通老人。

与这样一位睿智的老人交流,相信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碰到,但幸好他写有一系列的书籍。

当然,虽然各本书主题不一,但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而考虑到关注小伙伴们的需求,所以今天推荐的是他的《活力: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法》。

那么这本被称为稻盛和夫的第一本人生经营书里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推荐理由

或许是常年潜心研究佛学的原因,稻盛和夫的书里有一股令人静下来的力量。

成长于战后日本的他,虽然经历着那时的艰难和辛苦,但也感悟了,“即便在如此的困境之中,人们也并没有失去活力——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活下去——每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奋斗着”。


但当下的所有需求都能被轻易满足的我们这一代很显然“活力”不足。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后退回到那样的环境去经历一番,所以要保持这样的“活力”,作者认为,“这就需要我们至少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哪怕仅仅是在精神层面上学习、研究饥饿精神”。
这本书很显然有这样一种功效,但也不止于此。
很多“想法”我们已然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但这位老人用他的大半生经历告诉我们,那是真的有效的。
比如带着“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目标”的强烈“想法”以及“想要拯救公司和朋友”的善良“想法”,经过全力研发,最终完成了高难度的研发工作,成功地合成了新型高性能陶瓷材料,也是他第一家企业成功的契机。
比如当时由于NTT的市场垄断,电子通信费用居高不下。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要努力降低通信费用,减轻国民在通信费用上的负担”,最后成功创办了日本的第二电信。
再比如基于利他之心的三大意义,即重振日本经济、保住大多数人的饭碗和方便民众出行,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答应接受重建日本航空的邀请,最终在短期内成功翻盘。
面对自己的想法,经常审问自己:“动机善否,私心有否?”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心灵鸡汤的想法,在稻盛和夫的坚持下,却成就了不一样的佳话。

不仅是重塑我们的想法,作者还给出了具体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原则。

人生需要自己经营,但看看一个经历过半个世纪以上风雨的成功老人的经验,看看他成功的做法,再思考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我想,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精彩导读


或许很多人是因为题目吸引进来的,那么这里必须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稻盛和夫心目中“人生的方程式”。

他所谓人生的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据他自白,这是他在20岁到30岁这10年间思考的结果。
他主要是想借此告诉大家,思维方式是多么的重要。如果看到这个答案感到失望的话,或许是因为尚未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或者需要更明确的答案。
好在书里都对此进行了说明。比如他思考出来的,不管是步入社会后成立了公司并自己经营,还是不成立公司,无论是作为独立的人生活,或是作为社会人工作,都很重要的12条内容。

第一条 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条 设定具体的目标
第三条 胸怀强烈的愿望
第四条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五条 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
第六条 定价即经营
第七条 经营取决于坚定的意志
第八条 燃起斗志

第九条 拿出勇气做事
第十条 不断从事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第十一条 以体恤之心诚实处事
第十二条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胸怀梦想和希望,拥有一颗坦诚的心

作者提到,这12条实践性的经营原则,是他一直以来在经营京瓷和KDDI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出的,是他一直以来遵循的经营原则,书中也对每一条详细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罗列。
而关于如何精进,作者也提到,如果想成为技术开发、研究开发领域的“人上人”,并且想度过了无遗憾的人生,那么采用这种近乎禁欲的、认真的生存方式很重要: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谦虚,不要骄傲
●每天自我反省
●对生命感恩
●积善行、思利他
●摒弃感性带来的烦恼
另外,书中的“与下一代朋友们的对话”,也非常值得一看,因为里面基本作者关于处于不同情况不同阶段年轻人提出问题的回答。
比如关于辞职还是留下?他曾经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留下,就得面对一个破公司;辞职呢,也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里。

他认为这种时候呢,既有人会说“还好辞职了”,也有人会说“还好留下了”。

但是,此后的人生,并不能说“还好辞职了”,也不能说“还好留下了”,好与不好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因此,最终他留在了那个公司,不发牢骚、任劳任怨地拼命努力,尽管研究室十分简陋,依然埋头于研发工作。最终,这成为他开辟高性能陶瓷这一崭新材料领域的契机。


最后,关于书中的一个问答我想很有必要和大家分享。
【提问】请告诉我维持最初的动力的方法。

我是法文学部的M。谢谢您今天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我是一个内心非常脆弱的人,心里有不少想法,想完成这件事,又想做那件事,一开始总是激情澎湃,甚至连周围的人也都带动起来。但是,慢慢地我就开始逃避,一开始的一腔热情也就渐渐冷却了。

所以,我想请教您,每当这个时候怎样才能坚持最初的动力一直到事情完成呢?

【回答】只能靠自己努力,传授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这种情况你自己不去努力就没什么别的办法了(笑)。

现在我在你的旁边,可以鞭策你、批评你。但是如果你还是摇摆不定,我现在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我觉得你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现在你的问题并不在于怎样才能变得更加强大,你询问我应该怎么做才好的这种想法是很奇怪的。

你的问题必须由你自己通过行动来解决。咱们的问答听起来莫名其妙,但实际上就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稻盛和夫学人生经营:想清楚,有胆识,贵坚持,积善行,思利他。
利他之心的处事哲学
书评,保持《活力》:想开花,请先种下一颗种子!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 将88年人生智慧汇聚成《心》,值得借鉴
稻盛和夫:不要怕得罪他人,该翻脸时就翻脸
任正非谈传奇人物稻盛和夫:我们赶不上他,我自愧不如,只能追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