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虎臣得太极拳技于杨少侯

张先生,名文炳,字虎臣,系京东通州人,生于1898年,卒于 1979年,享年81岁。1929年在北平国术馆学员太极拳比赛中荣获“银盾”奖(相当于现在的金牌)。1930年任河北省通州市国术馆馆长。1949年秋天通州解放,被分配到通州潞河中学,后又调到通州商业局。1956年国家体委编创、推广简化太极拳,先生被请出,业余时间在工人俱乐部露天舞台教授杨式太极拳。1959年先生退休后在通州办班授拳,直至1979年病故。

张虎臣先生酷爱武术,据说由于在珠巿口巧遇三壮汉欲殴打一个骑自行车人,反被骑车人打,随听说此人是杨澄甫先生的徒弟,于是追到中山公园向澄甫先生学拳。之后成为杨澄甫的入室弟子,追随杨师学艺五年,1928年杨澄甫应弟子陈微明之邀赴南京、上海等地授艺,特将爱徒张虎臣举荐给其兄杨少侯先生。杨少侯先生见张虎臣聪慧好学,练功刻苦,为人忠厚诚实,而且又是弟弟杨澄甫举荐来的爱徒,心里特别喜欢,将他视同为自家子弟,遂将杨式太极家手、太极小式、太极推手、散手技击应用以及太极46刀、太极大杆等拳械精髓倾囊相传。张虎臣先生尽得太极宗师之精华,刻苦习武六十余载,寒暑不辍,潜心研究,继承、挽救了一些濒于失传的太极拳套路和推手技法,形成了自已的独特风格,为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张虎臣先生传授的太极拳系列套路有:杨式太极108式、杨式太极拳家(加)手、杨式太极拳小式、太极推手技法、太极六十四剑、活步太极13剑、太极十三刀、活步太极13刀、太极快刀、太极轮等。

张虎臣先生传授了三趟拳架。第一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108式,为太极拳养生架、基础架,门内称太极正路。第二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家(加)手,为太极拳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加)手。第三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小式,为太极拳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

杨式太极拳108式,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其套路名称、动作顺序与现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完全一致,但是个别式子行拳过程略有差异。其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松柔,行功轻灵洒脱。其拳势高低与动作幅度适中,速度较慢。初学者必先从太极108式开始,此阶段为练形阶段。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法步皆能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

太极家(加)手则是在学好108式的基础上,揽雀尾的掤手加上“三环套月”,提手上势加上“左顾右盼”,倒撵猴加上“採挒肘靠”变手,左右分脚加上“挂树”,等等以此类推。初学家(加)手,不是一下把所有内容全部加上,而是一点一点增加,一式练熟再加一式,直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家(加)手练习要求动作缓慢,以腰带动,行拳中以意领先,配以内气的运行,此阶段要求内外合一。脚不动,手不动;心不动,身不动;内不动,外不动。练家(加)手要求行拳绵柔,动作圆活,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两手常似抱球运转,使拳式之间的连接更加圆活,各种圆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张虎臣老师曾说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

太极小式是在多年习练家(加)手并且套路娴熟,内劲充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太极小式套路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一是在步法上开合相生、进退相随,绵绵不断;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太极小式以快为主,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节奏紧凑、灵活多变、招法迅捷、发劲刚脆、出手即打。练习时要求以内动带外动,内动大于外动,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狂风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是一趟难度极大实用性很强的太极快拳。张虎臣先生所练的小快式,架势低小,中正安舒,轻灵优美,小中寓大,无中寓有,圆活快捷,动作时缓时疾,刚柔忽隐忽现,神意细微独特,非常精彩。

张虎臣先生身材瘦弱,身高仅一米六七,但臂力极大,指功尤为坚刚。他淡泊名利,注重武德,择徒极严,所传太极拳拳架严格按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步一个阶梯,且非至诚至爱弟子不可窥其全貌。习武六十多年,入室弟子(按拜师先后为序)仅有刘习文、韩世昌、王秀田、李顺波、梁礼、蒋林六人。近年来他们的声望不胫而走,泰国的陈伟才先生不远万里连续几年来北京向李顺波教师求教,并将李请至泰国传艺。河北省水年县杨式太极拳故乡的苏学文,连续四年专程来北京向李顺波、蒋林先生求教,想把在永年已失传的拳艺学回去。刘习文在广西、邯郸教拳掀起了学习杨式太极拳的热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式太极拳家手传承介绍(百花山原创) 张虎臣先生(1898-1979),北京通州人,享年81岁
张虎臣和他的小架太极拳
传统杨式太极当代名家李希江
我到大陆学太极(记刘习文老师及所传太极拳艺)
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连载4...)
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践与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