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个普通人2年半跑了9场马拉松,图什么?

今年的11月份,跑完常熟的半马,我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跑了9场马拉松(含半马)。原本为了健康而跑的,跑着跑着跑进了马拉松的赛事去了。图什么?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11月4日完成人生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时,我没有想明白。当时问了朋友圈(如下图)。朋友圈的各种回复特别有意思,摘录几个:

是为了拍照;

挑战一次极限;

丰富你的人生经历;

你太清醒了,不适合跑马拉松;

想跑就跑,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是一种自我挑战,更是一种人生体验;

不用什么都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磨砺意志,挑战自我,有一点炫耀的资本。

……

马拉松能够丰富人生经历是自然的,但最让我不能自拔的就是跑步会让人不断看到更好的自己,当然还有懈怠后的迅速退步。

对于跑者自身来说,每周跑三~五次,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1公里,3公里,5公里,10公里……每一次距离上的增加,配速的进步都会让自己欣喜。

然后我会习惯,继续跑出新距离,新速度,如此循环下去。当然,我也可以停下来几天不跑,身体也会很自然地反馈——跑不动了。

跑着跑着,会看到更多有趣的人,这些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相信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会看到更多优秀的人,才会看到更多更好资源向优秀的跑者倾斜。

记得去年在南京跑半马,我第一次见识到跑步的高手,跑前他发了微信说定个小目标248,第二天完赛发朋友圈:

说248就248一秒不差(全马枪声成绩真的就是刚刚好248)。

那一刻我在想,如果不是跑步,我可能没有机会近距离认识跑这么快并稳的人。

还是去年在南京跑完半马,很多人吐槽半马赛事组织凌乱,半马终点拱门都没有毫无仪式感。群里有个全马跑了两个半小时的跑神悠悠说(见下图):

全马比赛中半马、迷你等项目本来就不受待见。就像学校人太多了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好”学生和“差”学生待遇有差别在所难免,只有改变自己变得更好,没有其他办法,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那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所有好的资源都在向头部的人倾斜。

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了不公平,但头部的人群背后付出了,这其实又是一种公平。很多马拉松赛事中半马1:30,全马3:30以内的成绩就可以免签直通,这其实就是不公平中的公平。

跑着跑着,也认识到越来越多的跑步的朋友。线上,我参加了两年的百人百天跑,看到了百公里超级马拉松的爱好者刷北京环线的记录。线下,近半年经常与跑群的朋友一起跑,被他们随性的奔跑所影响。

跑着跑着,我跑步的目标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先是为了健康、后来尝试试10公里,再后来参加赛事跑半马,再就是全马。

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半马和全马的最好成绩1:43:07;全马4:17:46。有时也期望有一天,能够跑进一些赛事直通的成绩。我很清楚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有可能做不到。但,那又怎样,只要在路上,就一直跑下去。

也许这就是跑步的意义:

图得就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断看到更好的自己。

不过更有意义的是,身边的一些朋友受我的影响开始跑了起来。

当然跑步之后,也会更加理解这句:

只有拼命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止于此——记首届苏州马拉松
天津老唐是我们天津人的骄傲
为什么“10公里”这个距离,被很多跑者所青睐?
跑步圈的那些江湖“黑话”,你能听懂吗
这些跑圈“行话”,只有跑步3年以上的人才知道!
马拉松,以走为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