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6 唐 杜甫《与朱山人》赏析

杜甫《与朱山人》赏析

一君木子

与朱山人

唐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评析

    《与朱山人》篇是唐代 杜甫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被收入《千家诗》。

    杜甫这首作品里所写的朱山人其实是他的邻居,因此这首诗还有一个诗题《南邻》。第一联描写朱山人的隐者形象及他的家境。第二联通过客人来访儿童欢喜、鸟雀不惊,表现朱山人的好客,句中洋溢着宁静、和谐的气氛。第五、六、七句写朱山人家周围的清幽景色,衬出了他的高雅品格。最后一句写辞别,虽然没有描叙主客欢聚的情况,但已展现了两人间的情谊。诗表达了羡慕、敬仰朱山人家境、品格的情怀。

注释

锦里:指锦江附近的这个地方。

角巾:指四方有角的头巾。

芋栗:即橡栗。因其形似芋艿,故名。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宾客:指贵宾,一作“门户”。

阶除:指的是台阶和门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文中指小船。一作“艇”。

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对:一作“送”。柴门:一作“篱南”。

里这个地方有位先生头戴黑色巾,

园子里年可收许多芋栗家境是很贫

宾客孩子们嘻闹往来他已习以为惯,

鸟雀常在台阶觅食不惊与他是很亲

秋天锦江池中的水深不过四五尺,

野渡的船接待客人也就两三个人。

夜幕白沙滩翠绿竹林笼罩在夜色中,

一轮明月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

赏析

  杜甫这首作品里写的朱山人其实是他的邻居,因此这首诗还有一个诗题《南邻》。锦里一词就有夸赞的意思,而山人戴的方巾更是隐士们寻常的打扮。诗里刻画了一位安贫乐道,喜交朋友的和善老人形象。诗人通过对他的家庭环境,他家里天真的孩子,以及朱山人对客人的态度的描写,描摹了一位颇有风骨的隐士。

  诗的开头先交待了朱山人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朋友却很多。他家的孩子都已看惯了宾来客往,往往会笑脸相迎,使人称奇的还有鸟雀会在他家的台阶上自由得啄食,朱山人不让家里人去赶走它们。与人为善也就罢了,和鸟雀也能共处相安,平时修养不好,心里没有平和的一面这是做不到的。

  接着天色渐渐晚起来,河水涨起,小渡船可以渡人了,新月也慢慢升起,这时朱山人家的客人才会一一告辞,而山人则会亲自送别,往往目送小船划远。他立在柴门外的时候被诗人看到了,也许心里佩服山人待人接物的品格,所以将这个形象直接写到了诗里。

  不管是迎客,还是送客,朱山人都是以礼相待,虽没有奢侈的酒宴,豪华的排场,但朋友还是喜欢来朱家作客。因为朱山人为人很好,他自己的人品是值得敬重的。江村里朴素的人和生活方式让人对这位隐士肃然起敬。“门可罗雀”一般是破废或者偏僻地方才能见到的事情,可是山人家里竟也有鸟雀自由来去,可见山人是非常和善的一个人。而诗里的江村风景也是别具一格,白沙滩的柔软加上翠竹的坚硬,暮色里这座村子也还有它的生气,朱山人和他的宾客,他们之间一定也有惜别的嘤嘤话语。这村子依山傍水,地方好,人也好。有如此环境,又有如此邻居,这样的地方确是安然归隐的好所在。

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大历五年(78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759年-766年间曾居成都,故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南邻》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时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此诗作者写他到南邻朱山人家造访,朱山人月夜送别的日常生活。全诗用两幅画面组,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下半篇又换成另一幅江村送别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家诗》132《与朱山人》杜甫 |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唐诗鉴赏辞典》第三百五十四首《南邻》(杜甫)
杜甫《南邻》赏析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其一 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诗意册》【下】
杜甫 《南邻》 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