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 杜常《咏华清宫》赏析

一君木子

咏华清宫

宋 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评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杜常写的一首七绝。该诗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过往王朝的感慨。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常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注释

题注;诗原误题唐王建作,据《宋诗纪事》引《河上楮谈》改正。《宋诗纪事》题作“题华清宫”。

华清宫:唐宫殿名,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角下,是唐玄宗、杨贵妃经常游乐的地方。

  数十程:指数十个驿站的路程。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设一驿站,供来往官员及旅人住宿。

    晓风残月:描摹秋天清晨萧瑟气象,与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同一机杼。

  朝元阁:在华清宫内。

长杨:长杨宫,汉宫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宫中种白杨数亩,故名。

从江南始行进数十个驿站的路程,

 晓风残月的黎明来到了华清宫。

眼见着朝元阁上刮起了凛凛西风,

 随风朝元阁到长扬宫皆是骤雨声。

  赏析

  诗“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前两句交代游华清宫的背景。以凄清的格调,为后两句作衬垫。“晓风残月”四字,构画了孤寂冷淡、令人低回怅惘的意境,邈远落寞,浸人肺腑。后两句“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是登高怀古,通过蒙浑的景语,寄托兴衰的感叹。诗人没有正面叙述世事的沧桑变幻,而是以朝元阁上猎猎西风,联想到长杨宫的萧瑟秋景,推论这风吹到荒凉的长楊宫苑废墟上,定会掀起一片如骤雨声般的落叶雨声。诗写得含融蕴藉,意味无穷,很容易使人想到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那样令人伤感的句子,想到诗人此刻登临怀古的幽思与悲从中来的无尽感慨。落叶萧萧,冷雨淋漓。

与“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取径相仿,诗人正是通过幻觉,寄托自己渺渺情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地域则从江南到陕西,时间上则逆唐达汉,纵横挥洒,毫无局促之感。取景深沉,气势宽广。咏华清宫的诗,唐人便有许多名篇,本诗虽晚出,却以其独特的意境,为历来评论家所脍炙。

作者

    杜常,字正甫,卫州(今河南卫辉)人。昭宪皇后族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神宗熙宁末为潍州团练推官,历都水监勾当公事、提举永兴军等路常平等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二七七)、河东转运判官。元丰中提点河北西路刑狱,移秦凤路,入为开封府判官(同上书卷三○五、三二五)。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为河北路转运使(同上书卷四六五),知梓州。元符元年(1098年),知青州(同上书卷四九六)。改郓州、徐州、成德军。徽宗崇宁中拜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军。卒年七十九。《宋史》卷三三○有传   

作者因事在江南通过艰辛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西安华清宫。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是凄清的景色,在凛凛西风下一片荒凉,长阳宫的白杨树林也雨声潇潇,仿佛在讲述着此时的历代王朝的兴衰和无情的更替!因此激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写下了《咏华清宫》。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家诗(九十二)——咏华清宫
《千家诗》13《咏华清宫》杜常 |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杜常《咏华清宫》
咏华清宫
题华清宫 杜常阅读附答案
过华清宫(唐)杜牧    题华清宫(宋)杜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