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北朝无名氏《西洲曲》今韵

南北朝无名氏《西洲曲》今韵

一君木子

西洲曲

南北朝  无名氏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评析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真勾连。全诗技法之'巧’,令人拍案叫绝。

注释

    《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这首诗是南朝一首民歌。西洲曲,是乐府曲调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想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下,前往之意。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鸦雏色:即头发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的头髮乌黑发亮。

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对岸了。

    伯劳:鸟的名子,仲夏始鸣,喜欢单栖。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乌臼:是一种树,即皂角树。现在也写作'乌桕’。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成的首饰。

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怜子,即爱你。子,你之意。

青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尽日:整天之意。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文中意: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

海水梦悠悠梦境像浩荡的江水一样悠长。

忆起梅花开时就想去那西洲,

折取一枝花把它寄往江北。

身着单薄衣衫像杏子红,

鬓髮如此之黑似小乌

西洲到底有多远又是在何处?

摇着船两桨就到西洲渡口。

天色已经晚了伯劳飞走了,

深了晚风却劲吹着乌桕树。

在大是她家的家门

缝中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心上人却未至

于是乎转身出门水田采红莲。

莲子是在她家南塘中秋,

的远高过了她的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

莲子长的就像湖水中的青露。

采摘后莲子藏在了衣袖,

喜心赏莲仔莲心红底透。

思念郎君郎君却未显现,

只好抬头眼巴望着飞鸿。

西洲天上飞翔着多许鸿雁,

她遥望郎君走上高高的楼。

楼台虽高郎君却望不到,

整天都是在栏杆

栏杆折折弯弯地足有十二曲,

她垂下明润如玉的双手很久。

卷起的帘子是那样高,

如海水荡漾着空泛泛的深绿。

愁似海水像梦一般然然悠悠

伊人啊你若是忧愁我也忧愁。

南风啊你知道我的情意,

请把我的思君之梦吹到西洲

作者 

    这首《西洲曲》,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类,认为是“古辞”。明清人编的古诗选本,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成定论。但从内容和风格看,它当是经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洲曲原文、翻译、赏析
西洲曲
《西洲曲》鉴赏、赏析和解读
忆梅下西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千年以前情诗绝唱《西洲曲》
一文盘点古人写过的那些大胆的求爱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