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颐和园

游颐和园

张玉冰

颐和园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园林,我去过三次。

第一次去是和张培红2000年8月20日,第二次是2007年7月我带着老公重游,第三次是2011年,我陪母亲去的。

第一次去颐和园的情境,我记忆犹新。和张培红跟着导游从东宫门进去的,经过仁寿殿、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清晏舫,经过画中游,出西宫门。遗憾的是没有看见大戏楼和谐趣园,没有到近处游览十七孔桥,据说那儿有一只铜牛。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和最大规模的一座皇家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也是罕见的。

   进了颐和园,就看见连绵的万寿山和阔大的昆明湖万寿山高,原名瓮山,传说早年有一个老人在山上挖到一只石瓮。元代著名水利家郭守敬主持开挖了西山一代的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形成昆明湖,当时叫“瓮山泊”。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清乾隆15年(1750年)动工兴建。1751年改瓮山为万寿山,为了庆祝乾隆母亲60岁生日,改西湖为昆明湖,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故事。到乾隆29年,清漪园的全部工程才最后完成。

   1861年光绪继位,慈禧垂帘听政,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xuān为儿讨好慈禧太后,便在营建海军学堂的名义下,动用海军经费,悄悄地开始修复万寿山和清漪园被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的建筑。光绪14年,将工程向外界公开,并取“颐养冲和”的意思,取名叫颐和园 

颐和园修复工程进行了10年,耗费五六百万两白银。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掠夺了颐和园的文物陈设,破坏了建筑,1902年慈禧从西安返回后下令重修。1908年慈禧死后,光绪的皇后隆裕宣布将颐和园关闭,“永不游幸”。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把颐和园给了溥仪。1914年,颐和园由清皇室售票开放。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颐和园被辟为公园。

   颐和园全园占地290公顷,周长16华里,有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3000余间。跟团旅游或作短期旅游的人很难把全园游遍。

8月20日一早,我们到颐和园,从东宫门进入,东宫门是正门,门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是光绪帝手笔。进门就是仁寿门,门内便是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仁寿即“仁者寿”,是《论语》中的句子。殿正中有金字大匾“寿协仁符”。仁寿殿中间的高台上有地屏床,地屏床中间有屏风,是紫檀木雕造,顶部雕有金色闹龙九条,中间镶嵌的玻璃镜面上,刻划有226个不同书法的红色寿字。宝座也是紫檀木雕造,椅背有九条闹龙。有掌扇,上缀孔雀翎羽。

“甪”是一种独角怪兽,传说它“通四夷语言”,实际上放在君王左右是薰香用的铜炉。鼎炉是取暖的炭火炉。有12只点蜡用的鹤灯。南北两侧有暖阁。仁寿殿前的龙凤摆放很特别,龙在下凤在上,明地显示了慈禧的专权痕迹。 

我们参观完仁寿殿,从南侧走出山道,向昆明湖边走去。远处重峦叠翠的西山群峰,近处的玉泉山豁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造园手法,是我国传统的“抑景”和“借景”手法。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是软禁光绪的地方,门前有一对慈母石,据说是慈禧命人摆放的,意思是“石头尚且有情,你竟无情地想推翻我。”

玉澜堂有东西配殿,东配殿叫“霞芬室”,西边叫“藕香榭”,两座配殿内各是一堵砌到屋顶的砖墙,这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命人砌的,为了防备光绪和外界接触,也许还有让光绪面壁思过的意思吧。堂内的玻璃画紫檀木屏风青山绿水,极有立体感。宝座、御案香几是沉香木和紫檀木镶嵌雕制的。  

玉澜堂后是宜芸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隆裕是慈禧的娘家侄女。馆内陈设全是精品,用了多种多样的宝石,木料上用竹丝拼镶出“万字不断头”的图案。十分精致。  

乐寿堂是一座大四合院,正门叫“水木自亲”,面临昆明湖。乐寿堂是慈禧的起居室,慈禧在这里吃饭,每天的费用是60辆银子,当时买大米可以买7000斤。为她做饭的“寿膳房”是8所大四合院,光炒菜的厨师就有84个,再加上做茶食点心,做奶制品的,共有120多人。  

乐寿堂内东套间是更衣室,大衣柜是雕龙紫檀木的,还是乾隆时制作的。门外南侧有一对刺绣大座屏,叫“百鸟朝凤”。后套间是宫女等待呼唤的地方。陈设的一对大瓶是日本仿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叫“七宝烧”。   

乐寿堂的院子里栽植有玉兰树和海棠树。面对乐寿堂的院子正中摆放着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叫“青芝岫”,又叫“败家石”。因为它形似一支灵芝,是明代贵族米万钟发现的。明代这个米万钟还与我的老家庆阳有渊源,他是西峰区温泉镇米堡人,据说他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后代。米万钟为了搬回这块巨石,在途中每隔10里地打一口井。在冬天,用水泼路,使地面结冰,用旱船一寸寸拉回北京,结果还没拉到家,为运这块巨石米万钟一家耗光了财产,只好扔到郊外不管。到了清乾隆时,乾隆发现了这个巨石,十分喜爱,又用同样的办法运回到清漪园,再安放到乐寿堂前,但门太小进不来,只好将院墙推倒,才把这“青芝岫”安放在此处。乾隆的母亲叹道:“真乃败家石也。”我第二次带老公来这里,看到这这个石头时,我说:“这块石头好看吧?”他说:“好看。你给我照个相。”我给他照完后,他才看那个牌子。

这个院子栽种着的玉兰树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玉兰树,我想与慈禧的小名叫“兰儿”有关吧。

    我们从乐寿堂出来,就到了长廊,长廊共有728米,有273间,枋梁上绘有八千多幅山水、人物、花鸟彩画,故又有“画廊”之称。导游让我们抬头观赏,辨别是哪些故事。我们发现原来画的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古典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戏剧故事等。我们坐在长廊下小憩,品味画的内容和艺术。许多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仅仅认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七仙女的故事。后来我的大学同学王永都给了我一个U盘,内有画廊的所有故事图片及文字介绍。这些图文是北京一位大学者赠给王永都的。王永都觉得我作为老师,最能用得上,就又为我拷贝了一份。

    在这里一般都要休息一会儿,然后起身走出去,经过一片高大的松树林,一直走到排云门。对面的牌楼叫“云辉玉宇”,背面的额上写着“星拱瑶枢”。把这里比作仙境一点不为过。排云门两侧排列着12块太湖石,称作“排衙石”,因为形状各异,由游人自己臆测它们与十二生肖的相似之处。有大部分拖儿带女的人又热又累的,坐在那里慢慢观察去了。那年我和培红急着上佛香阁,也没有细看。

    我和张培红从排云门内山上爬去。先到排云殿,排云殿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王公大臣们朝贺的地方。排云殿的名称出自古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殿内有字匾“永固鸿基”“蕃篱经纬”。殿内东侧有慈禧的油画像,是1905年慈禧71岁时由外国画家华士胡博所绘。把慈禧的长脸和长指甲都画得清清楚楚的。排云殿有四座配殿,二宫门内的东配殿叫“芳辉”,西配殿叫“紫霄”。二宫门外的叫“玉华”,西边的叫“云锦”。导游说:1894年慈禧过生日时,共花去白银540万两,光就彩绸在南方织造了十万匹,仅在仁寿殿前支搭一座彩棚就用了17000多匹,把这些彩绸接连起来,长达233公里,可以从北京到天津之间拉一个来回。

    在佛香阁看昆明湖的景,可以说一眼包揽。昆明湖很像一个大寿桃,湖面3300多亩,占全园3/4。在这里可以看到湖泊上有三座岛,对面叫南湖岛,西部的叫团城岛,西南面叫藻鉴堂。这种一水三岛的园林布局来源于我国古代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岛的神话。

   佛香阁东侧下面有一巨石石碑,上刻有乾隆手书的《万寿山昆明湖碑记》,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块碑后有一组宗教建筑,叫转轮藏,是西藏喇嘛教的典型建筑式样。

    西侧下面的一组建筑叫五方阁,中间的铜亭叫宝云阁,建铸于1755年,共用铜414000斤。工程规模十分大,工艺水平极高。这里我们都是匆匆一眼而过。我们一直上到智慧海再下来。

   从佛香阁下来,我们到了清晏舫,乾隆造它,赋予它一个政治含义。他引用唐魏征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故事,象征水不能覆清朝。但是1860年,英法联军却烧了上部的舱楼。慈禧重建时,改建成洋式舱楼,并于“河清海晏”取名为“清晏舫”。

    2011年我和我妈在这里留念,你看我妈被晒得黑的。

    2000年次游览北京,我们很感谢导游钟健,他的讲解详细,对们的照顾周到,使我们从头至尾都处于愉悦状态中。钟健当时只有20多岁,瘦,不怕辛苦。这是我的旅游活动中得益最多的一次。现在不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旅游工作。

     我和我妈去了谐趣园。前两次都没去,这次弥补了缺憾。

原稿写于20072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到北京慢慢看看6:皇家园林
中华名胜对联·北京(11)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走四方七十三)
北京篇:游颐和园
世界遗产之中国——颐和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