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习文物21
      今天我们见习一下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大地湾出土的彩陶文物。5月4日,我们怀着期待,由我的北师大同学郝丽华陪同,奔赴大地湾古人类遗址,参观了大地湾博物馆。虽然博物馆里的重要文物都被调往省博,这里陈列的是一些复制品。但是我们亲临大地湾这个环境中,感受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心中的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
     
      山区地气寒凉,好友郝丽华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里的花正开得好呢。”郝大妈感慨道,“路边栽的都是景观树,好看!”
       是啊,暮春时节,秦安的山地才略施粉黛,一眼望去,一切花木禾苗蓄势待发似的。行道树则是排兵布阵,日本晚樱和碧桃树,一树树繁花嫩叶,春波荡漾。层层梯田,如同花毯,黄色的油菜花还没有完全释放出灿烂,黄绿色的枝叶和花蕾,显出柔软的嫩,托起春天的希望和甜蜜的向往。
       郝大叔是一位老公安,他对各乡各镇都熟悉,对乡村里的奇人异事的深情回忆和详细讲述,令人生发今非昔比的慨叹。

      1
     大地湾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件人首器口匏[páo]

      呆萌不?
      它是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国家一级文物彩陶珍品中,外展率和引用率最高的一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罕见的人首立体雕塑兼彩绘艺术品。细泥红陶,高32.2厘米,腹径14.7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纹样纷错,笔意舒放,无拘无束,虽无规律可寻,却不给人杂乱之感,柔和亮丽,颇具诗意,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大地湾文化是我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主要分布在渭河支流清水河南岸,总面积110万平方米。1978至 1984年,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成系列的大量珍贵遗迹和遗物。大地湾考古首次揭开了距今约8000- 5000年的甘肃东部地区古文化发展的真实面目。从彩陶的发明,农业的肇始,到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表明甘肃东部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彩陶的诞生:当人们对天然矿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又能控制提高陶窑温度时,彩陶便应运而生。大地湾文化彩陶显露了相当的原始性。彩饰的陶器绝大多数为钵形器,或为圜底钵,或为三足钵,纹饰简单,仅在钵型器口沿内外绘一周条带纹,色彩为偏暗的紫红色,对比不甚强烈。尽管如此,那一道道紫红色条带宛如片片霞光。迎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只陶碗,也是大地湾文化(距今81 70- 7370年前) 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高12厘米,口径27.3厘米。敞口、弧壁、圜底,三锥足,夹砂红陶。口沿外绘红色宽带纹,内绘一圈红色窄线纹,下腹饰交错绳纹。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大地湾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别小看这些残片,注意上面的符号。陶片分别长10厘米,7.8厘米和7.2厘米。在大地湾文化的一些彩陶钵上,绘着红色的独体符号,已发现有“+"“x””I"

等十余种,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钵刻划符号的前身,它对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发展源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地湾文化(距今8170- 7370年前)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口径18厘米。 大地湾文化是黄河流域最早产生陶器的古文化之一。此时陶质多为加细砂红陶,以陶器器表印有交叉绳纹为特征。八千年前出现的圈足碗的样式,至今仍被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学・大地湾遗址
农民挖地,捡到国宝级文物,上缴后,给他奖励了1.2元
7000年前女神的故乡 | 甘肃秦安访古
江苏省邳州市大墩子遗址(新石器时代.国六)
邳州古遗址考之二:大汶口文化与大墩子遗址(作者 张可春)
大地湾遗址发现怪器,专家以为是陶桶,其实它是件“独特”的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