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朗国家博物馆-2023探秘伊朗(3)

  1、↑  位于德黑兰的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最大的历史博物馆,它 的总体建筑面积约为 18000 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0万件,包括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兰时期的文物及伊斯兰后期文物。(董班长拍摄)

 2、   从外观上看,博物馆是一栋红砖建筑,门廊和入口是巨大的砖结构拱顶,仿照典型的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 迪斯福里王官的建筑风格建成。

       抵达时,我用手机拍下这巨大的拱门,一些游客坐在台阶上拍照,穿黄色上衣的地导菲菲正在购门票。

  3、 ↑   进入博物馆参观,大的包必须统一寄存在大门右侧一个房间里(红色箭号)的柜子里。带手机、相机进入,博物馆内可以拍照。6年前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不能带手机,可使用相机,但要为相机买票,当年是香港领队付款的。(董班长拍摄)

   4、↑ 巨大的砖结构拱顶

  5、

 6、 (董班长拍摄)

 7、 ↑(董班长拍摄)

  8、

 9、   博物馆很大,只能跟着导游选择重点参观,有些展品需要菲菲一旁做介绍,小海再做翻译

  10、

  11、↑ 展厅

 12、↑  拍摄中的丁导

  13、

  14、↑ (董班长拍摄)

  15、↑  现在的伊朗对女性包头巾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把纱巾搭在头上,头发可以露出来

  16、↑ 美国留学的丁导用英语和菲菲交流,菲菲的头发也是露出来的

   17、↑  这是一具上千年历史的出土遗骸

  18、经过科技手段,复原死者的容颜

  19、

  20、

  21、

  22、↑   走马观花, 看得多、听得多,无法全部记下来

 23、 ↑    重点来了,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波斯波利斯巨型浮雕《薛西斯接受朝拜》。(我们的行程中会去参观波斯波利斯遗址)

       中间坐着的是薛西斯一世,紧随他身后站着的是王太子,再后面是大祭司和携带武器的卫兵,薛西斯一世面前站着一位前来拜见他的贵族,贵族身后也是携带武器的卫兵。

      了解一下波斯,波斯(伊朗的旧称)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影响了世界历史与格局的王朝(时代),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所熟知的波希战争(波斯VS希腊)、马拉松的故事等都出自于这个时代。

     阿契美尼德王朝是波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它通过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帝国。

      旅游途中不断听导游说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梳理一下他们的年代和关系:阿契美尼德王朝从居鲁士二世起至最终灭亡,共经历有十三位帝王。前面几位帝王声名显赫,功绩卓越,留下诸多历史故事。其中1、居鲁士二世:创立帝国,后死于征战途中;2、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是波斯贵族,为王室旁支,扩大帝国版图者;3、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也就是镇馆之宝《薛西斯接受朝拜》中的男主。4、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幼子。当薛西斯被谋杀后,其幼子登基。大流士、薛西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为直系祖孙三代。

       伊朗最著名的古遗址“波斯波利斯”就是由大流士、薛西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祖孙三人建立起来的。

 24、↑    浮雕神态逼真,活灵活现。看看那位觐见薛西斯的波斯贵族,略欠腰身,还右手掩口

 25、 ↑     这件浮雕作品制作于薛西斯时期,内容描述了薛西斯和太子以及宠臣正在接受朝拜的场面。上图黄圈中的两位宠臣一位是禁军统领,一位是太监总管,他们都是薛西斯的近卫。两人利用职务之便将薛西斯杀死,之后他们对外宣称是太子为了篡位而杀死国王,并拥立薛西斯的幼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即位后,将太子处死。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太子是遭人陷害,追悔莫及。

 26、 ↑   貌似埃及法老的的雕像,是大流士一世(董班长拍摄)

 27、   ↑  据说是埃及人为讨好大流士而做了这么个雕像,后来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埃及人又给他送上同样的礼物(董班长拍摄)

  28、 ↑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双牛首柱头:这是波斯波利斯宫城遗址里出土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柱头,它原本是一根巨大石柱的顶端,用以支撑一栋宏伟建筑的屋顶和横梁。

        顶端是两只相背而卧的公牛,中间用于承重,整个柱子比博物馆还高,所以只展出主要部分。

  29、 ↑   高大的安息时期武士(也有说这是安息王子)手臂残缺的青铜像。安息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汉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其副使到达波斯,安息王以2万骑兵列队相迎,归来时带回葡萄、石榴、西红柿、胡萝卜等植物种子。从此,东西方商贸通道丝绸之路正式开启。

 30、 ↑    盐制的木乃伊:大约在1800年以前,伊朗西北部某座盐矿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岩石崩塌,一位采盐工人掉进盐矿里不幸遇难。1800年以后,人们在此地发现了这具埋在盐堆里的遗体。由于盐环境不仅能够杜绝细菌生长,还能起到干燥的作用,故而遗体较好地保持了原样,成为一具盐制木乃伊。伊朗的考古学家们将其称作 “盐人”,并认为“他们足可以引导未来的考古研究,”伊朗国家博物馆里就保存着这样一具盐制遗骸,不过遗骸只剩下了头部和脚部。

  31、 ↑  盐制的木乃伊

32、 ↑   参观结束后,丁导为大家在台阶上拍合影,很遗憾小丁倒照片时却发现合影丢失了。

  即将离开博物馆时,我提醒要记得拿寄存的包包,不然有团友直接走了。

 33、   行走在博物馆外的院子里,这里也有双头牛柱子(董班长拍摄)

        34、  ↑  中午在一家鲜花装扮的餐厅享用自助餐,我用手机记录一下。

               伊朗禁酒,餐厅提供饮料。

        35、 ↑   餐前,小海说中午要吃“烤爸爸”了。

          伊朗是名副其实的 “烤肉天堂”,当地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烤肉,这里的大部分餐馆也均以各种烤肉为主。伊朗最具代表性的烧烤是“库比达”和“卡巴巴”

    “   库比达”是先用牛肉或羊肉 (伊朗禁吃猪肉),做成肉馅,加好调料,然后做成条状在炭火上烤,直到全熟泛黑就可以吃了。装盘时一般还会配上酸花菜、酸豆角,总之配菜都是酸的。“卡巴巴”(中国人把它叫做“烤爸爸”),也是一种烧烤,“库比达”是拿捏成条的肉进行烤,“卡巴巴”就是把肉块串起来烤,比如盘中的烤鸡、烤鱼。在伊朗无论高级餐厅还是路边小店,都向顾客提供卡巴巴这道菜。

        “藏红花米饭”也是伊朗人最爱的的米饭,豆酱却是酸的,吃不惯。

         西红柿汤类似罗宋汤,里面加了燕麦,个人感觉很酸。

   36、      吃不来太多烧烤和酸的食物,还是到餐厅中庭喝红茶配酥脆又甜的饼干舒服。天气干燥,即使盒子是打开的,饼干依然酥脆。

  37、    往返伊朗国家博物馆,大巴车只能停靠在指定区域,我们必须跟随导游走过车子川流不息的大马路,导游打个手势,一行人“中国式过马路”。有时发现骑手看到我们是外国人,也会放慢速度。发现在伊朗,即使过斑马线机动车是不会主动礼让行人的。

   38、 ↑  气温30度以上,虽然炎热,不过因为天气干燥,在树下或墙角立马就凉快下来,在这里等候大巴车

  39、   博物馆位于德黑兰市中心,附近有很多政府部门,小海交代不要随意拍照,避免麻烦。

      伊朗是世界上最讲卫生的民族之一,这与宗教信仰相关。古代的拜火教和当今的伊斯兰教都讲究清洁,久而久之就变成人们的传统习惯。发现街道很干净,见不到随意丟弃的纸片和烟头,也没有人随意吐痰。这与男士随处方便、满地牛粪的印度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结束德黑兰半天行程,在回国前将重返德黑兰继续游览景点 ,今天下午就要乘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卡尚。

       (图片摄于2023.05.27,除署名外,其余为先生拍摄,部分文字摘自网络与旅游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朗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中,暗藏着两个笑面虎凶手形象
伊朗历史博物馆随拍!
波斯帝国
世界文明史(10)—— 古波斯
波斯帝国——让你遇见不可思议的美!
情迷波斯走进伊朗(十一)帕萨尔加德、波斯帝陵和萨珊浮雕、波斯波利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