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浪博客
      
 
 
 

   一部凝聚全民族心魂的力作

 

                          ——观电视剧《记忆之城》札记之一

 

                               文 

 

    鄙人有个习惯,晚上在书房玩电脑,一般来说工作到23点便立刻结束,转到客厅看央视第一频道的“星光剧场”,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好长时间了。前些日子看《特殊使命》,近来看《记忆之城》,都给我一些或多或少的震撼。从两剧中的人物来看,演员阵容齐整,不论主角与配角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从思想深处,我还是看好《记忆之城》。为什么?就因为《记忆之城》是一部凝聚全民族心魂的力作。它没有古人戏称的“兄弟阋墙”,也没有被今人称之的“窝里斗”,全部是抗击外侮的历史。这就是我格外喜欢的真实原因。

 

    据《故事简介》中说:重庆大轰炸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历时5年半。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共出动飞机9500多架次,实施轰炸200多次,无数和平居民被杀害。日本侵略者妄图以残暴的轰炸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然而,英雄的重庆人民勇敢地面对日寇惨无人道的暴行,坚守着被毁坏的家园,不休市,不搬迁,在没有天空的城市里,不屈地承受着。并最终和全国人民一道,以自己的坚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场民族劫难中,无数的中国人面对战争带来的恐怖、死亡和灾难,从不屈服,这份伤痛的光荣将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的记忆。

 

    就在昨天晚上,我从头至尾看完了这部34集的电视剧,故事的结尾有几个镜头感人肺腑。

    一是,在重庆周家,朱今墨向顾玉秀讲述敏柔的死,顾玉秀告诉他,他们永远是一家人。她带着朱今墨来到后山的墓地,一一向朱今墨讲述每一座墓碑后的故事。朱今墨来到三丫的坟前,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致敬。

    二是,飞虎背着家人跑去参加了飞行员,顾玉秀知道后并没有特别的不舍,只是说,周家的儿女从来都不打招呼就决定自己的命运,她已经习惯了。

    三是,一年以后,十八梯前的纪念集会,国民政府代表告诉大家,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抵达重庆,罗斯福总统托他携带一幅精美的卷轴,内书颂词,赠予重庆市民,对重庆市民进行慰问,表达对山城在日机轰炸中表现出来的坚毅精神之赞佩。周祖康发表了演说,赞扬重庆这个城市打不垮的英雄精神。并告诉大家,随着欧洲战场的转机,同盟国的对日作战已经进入了转折阶段,他的孙子飞虎参加了飞虎队,来信说他们就要去昆明的空军基地配合美国轰炸东京报仇雪恨去了。

    四是,雨婷给郭富才念报纸,轰炸东京大获全胜。东京一夜之间成了地狱火海,郭富才听着这消息,睡着死去了,脸上带着平静与满足。

  五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重庆炸开了锅,整个城市都沸腾了。顾玉秀听到消息后,走到摆满牌位的屋子,跟孩子们一一进行了对话,他们一块到街上看热闹。热闹的街上,人们哭着,笑着,迎接胜利。

 

    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不能匍匐爬行,更不能跪着求生。只有站起来,只有在艰难环境中不屈地战斗,才能感受到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窃以为,这部电视剧还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正视:

    首先,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原貌。重庆当年是国民政府所在地,日寇为了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对重庆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狂轰滥炸,无数同胞忍受着巨大的灾难,同时,国民政府也面临着历史的抉择,这些以前我们是很少知道的。因此,它就跳出了共产党接管大陆政权以来的千篇一律的传统视角,其构思不与人同,自然特点突出,如鹤立鸡群。

    记的鄙人曾在故乡一处中学担任校长,有幸听到一位很有头脑的农民的朴素言谈,他对我说:“我们村里有当汉奸的,也有为国民党办事的,别看上级对那些国民党员栓得紧,可老百姓考虑的却不一样。那些国民党员是什么人?是中国人;而那些汉奸算什么玩意儿,他们是帮着日本鬼子打中国人!”这个村民的话对我感触极深。根据世界历史教科书上说,“中国共产党是从蒋介石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隙缝里发展起来的”,这论点未必完全正确,但我们现时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与真实的历史有出入的。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阶级斗争政策,确实有偏颇,好多当过汉奸的人政策上松一些,对待给国民党办事的人反而十分严厉,这不能不说是政策的失误,当然也是执政党历史背景的产物。

    所以,每当看到“解放战争”战场上的搏斗拼杀,中国人自己打自己时,就有种提不起精神来的感觉;好似是上世纪80年代吧,看到了《台儿庄血战》,那是国民党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电影,那感觉绝然不一样。原因很简单,那是中国人在英勇抗击外侮啊!记得那一年的历史教科书也修改了不少,它让中国的历史更贴近了真实。

    其次,电视剧《记忆之城》在思想导向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具体来说,就是着重反映了战争的灾难,这与我前不久发在博客上的一篇读书札记《亲近和平,远离战争》的观点相近,那就是战争永远是罪恶的,它使千万计的和平居民死于非命,从人道主义来说,它是反人类的恶魔。“扬州十日”是讲的满族统治者杀戮汉族人民,《记忆之城》是说日本军国主义杀戮中国人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剧《记忆之城》远比小说《扬州十日》的主题思想深刻的多。

    再次,对于历史,中、日双方都应该好好总结。从日本来说,他们发动的那场战争是反人类的,是不光彩的,理应下决心反思与检讨,可现在的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明智更不理智,军国主义的幽灵还在蠢蠢欲动,妄想东山再起、重蹈覆辙,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残渣余孽决没好下场!从中国方面来说,我们不侵略别国,但也不允许外国侵略者来我们家里寻衅撒泼,肆意杀戮。近代史与现代史上,中国人屡屡遭遇奇耻大辱,是因为我们不强大。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的。要想不挨打,经济要发展,政治体制也要相应地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掩息光明,但也敢于透视暗影,穿过云翳雾幔,清晰地认识我们制度的优点与欠缺,使优越性真正的弘扬,使缺点尽快地改正,贬弊疗毒、纠谬补缺,是当政者当务之急,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

    最后,《记忆之城》中描述的周家儿女是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对民族的热诚出于赤子之心,所以不管是担任国民党军队师长的周冠中,还是担任共产党要职的周冠杰,还有以军统、中共、日本特务的三重身份周旋于上海、重庆之间,艰难地出入于日寇特务机关中的周家女婿朱今墨,还有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发现了朱今墨的真实身份,最后投身隐蔽战线,与朱今墨并肩作战,获得极其重要的日本将进攻美国的消息,并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的周敏柔,还有……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显示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显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忠诚品质,这些精神与品质正是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的最珍贵的财富。因此,对于《记忆之城》这部电视剧,也不妨视为一本民族的启导书与箴言录,一部凝聚全民族心魂的力作。

 

                               2007年11月28日中午疾书于悦溪居雕虫斋

 

       电视剧《记忆之城》剧照之40(上下两幅图片皆取自“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中的陪都影像
朱镓梁《刻骨铭心的历史 ——记受降抗战胜利纪念馆之行》
重庆历史文化传承,丰都奈何桥、磁器口古镇的由来?
重庆解放碑的过去
永远不要原谅历史的丑恶侵略者!
重庆历史上三次建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