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昌乐县乔官镇大埠前村


                昌乐县乔官镇大埠前村

 

                      刘福新

 

  常来我博客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老家是小埠前,行政隶属昌乐县城南街道,也就是原来的南郝镇,而与我老家村名极其相似的大埠前与我们小埠前是紧邻。

   关于这两个村名,我有两个困惑:

   一是,为何两个村离得这么近,却一直不属于一个行政单位?一个属城南街道一个属乔官镇?

   二是,这两个村庄的名字,大埠前的“大”是何意思?小埠前里的“小”又是何意?

   从我老友阎其昌所著的《昌乐县地名探源》里得知,大埠前村名里之所以有个“大”字,是因为大埠前立村比小埠前要早许多年。大埠前辞条里是这样说的:“大埠前,曾用名埠前。行政隶属乔官镇,位于镇境西北部。明永乐年间,刘姓自边下迁来立村。因处土埠南,取名埠前。清初,村北小埠前立村,本村遂称大埠前。”小埠前辞条里是这样说的:“小埠前,行政隶属南郝镇,位于镇境东南角。清初,刘姓自边下迁来,在土埠南立村,取名小埠前。”

   由此可知,这两个埠前村的前置词“大”和“小”主要是立村早晚的问题,再就是地理形状问题。据我所知,大埠前村后有一条很深的沟,这条沟实际上是一条古道,沟两边是高高的崖,但这崖算不算土埠?倘若这里的陡崖不算土埠,那就属于小埠前村北边的土埠了,这个土埠是小埠前村与边下街还有河南村所共有的,因为三个村子的祖茔都在那儿。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埠前和小埠前的“埠”是共同的,只不过一个立村早一个立村晚罢了。

   疑惑中的第一个问题,我还没讲,第二个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下面我想讲述几件往事(不是故事)。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比我大的孩子隔着小丹河与河南村“骂阵”,那骂词也很有趣,一只手拍着肚子,一只手向河岸东边吆喝:“大埠前,小埠前,噶和噶和操河南!”其实,这三个村子基本上姓刘,属于一个老祖宗留下来的种姓,但为何要与河南村较劲儿呢?当然了小埠前的孩子也有与大埠前的孩子骂阵的时候,但大埠前人数极少,骂不起来,不等我们小埠前的孩子到场,大埠前的孩子早就销声匿迹了。这里有两个原因,我们小埠前有块很肥沃的地段——南崖头,南崖头的南端就贴着大埠前村,我们居高临下,人又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一旦,有人与大埠前的孩子打起来,小埠前的孩子还是以“盟主”自居去帮助大埠前的孩子的。

    周边的人都知道一句顺口溜“大埠前不大,小埠前不小”,这当然是指居住人口,当然了,小埠前的土地也多,甚至于大埠前村头的土地也是我们小埠前的。就现在大埠前新村来说,位置也属于以前我们村的土地范围。

    因为自小就知道两个埠前村不属于一个行政单位,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有点儿隔膜,但是大人之间还是非常认真滴按照班辈彼此称呼。譬如,有一个“锢鐪子匠”,比我高一辈,凡是这人到了我们村里,我都以叔称之。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小埠前村有一部分(一支股)与大埠前的刘姓是一家,从小就看到我们小埠前村这几户与大埠前的刘姓格外亲密。好在这几年我们营陵黄村刘氏(今名“于留刘”)有什么联谊活动,族中长辈屡屡邀请我参与,就说《营陵黄村刘氏族谱老五股世系》中的《序言》,也是我代韩信村22世老头子刘国增写的。《序言》在族谱里的地位很重要,22世老头子刘国增比我整整高了四辈,原来的意见是签我的名,老头子“附议”,我觉得那是不对的,所以我始终没有在族谱上署名。

    想通读一遍《营陵黄村刘氏族谱老五股世系》,但一直未能如愿,其实这三部厚厚的族谱就在我案头,刚翻几页,就被繁杂事冲了。

    负责编辑我们这部族谱的人里有一位长辈,就是大埠前人士,他叫刘竹三,早年曾干过南郝供销社会计,比我高一辈,我称呼他叔。前几年他举家迁来城里,就在南王,记得大年初一,我曾两次给他与婶子拜年,如今南王已经拆迁,也不知搬到何处了?

    明天六点我要去营丘镇大吉阿参加桃花节,简单介绍过以后,我不写了。那些轶事对我来说三日三夜也写不完,打住,发我拍摄的片子。

 

 

      现在是4月16日晚上22:15,开始补充这篇博文的图片注脚。注脚补充以后,打开评论栏并置顶。

 

    1、现在是4月16日晚上22:15,开始补充这篇博文的图片注脚。
    这里是小丹河主道,我幼年时的小丹河美极了!那可真是我的乐园啊!如今的孩子生活是好了,但是他们没有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小丹河在我老家小埠前东边不远处有个拐弯,朝东北流向边下河南村和边下街;朝东南溯流而上也有个拐弯,那儿的水潭最多最清澈。有一条小溪叫“马沟”流入小丹河主道,溯流而上,朝东南方向,就到山唐村南了。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故乡的小溪》,1999年10月19日刊登在《山东环境报》上。最后一句是:“人,谁能说不是大自然之子?但愿在精神上,还是不要完全割断与自然的血肉相连的脐带吧?”

    看到了吧,远处有屋的地方原来是个大拐弯,朝南进入大埠前村东。大埠前村东北原来有一大片酸楂树,馋的我们小埠前的孩子眼睛一眨不眨朝里边瞧。

      2、这些蔬菜大棚是我们小埠前村的,我是从这里走进大埠前村。大埠前村原来在东边,这个新村已经西移,大体位置就是我们小埠前的“南崖头”南端,“南崖头”是小埠前最肥沃的土地。小时候锄地都愿意来这里,因为地里基本没有石头,而我们村西的土地位于昌乐县著名的“麻岗岭”上,地很薄,几天不下雨旱的锄不动,一下雨,进不去人,粘鞋。我们村里人说:“小埠前的土地,半夜五更蛇虫子(蜥蜴)搬家。”地表面都是小石头,不用半天,一张好锄头就卷刃了。所以,小埠前对这块不大的土地“南崖头”格外重视,当做宝贝疙瘩,人民公社化时期,我们小埠前大队专门派人在这里种菜供应全村。那时候封闭了集市,就靠大队里分菜,像我家的情况(我媳妇和两个儿子,三口人,但挣工分很少),一星期大概一次,一次只能分到三四个茄子。可一星期能分一点儿菜的生活也没能维持多久,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了,每一个村庄的菜园统统销毁,即使快要成熟的菜也要用铁耙子耙了。为了割掉资本主义尾巴,公社里经常做报告,村子里每一户都安装了小喇叭,在家里收听。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恰好回家,公社副书记张某在喇叭里开会说:“有的人还嫌捞不着菜吃,熊屌毛病!你不会就着盐块喝凉水!”这个副书记很能干,我也曾在暑假里跟着他驻村,但这句话我极为愤怒,哪里有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忘记哪一年了,是他任老干局局长的时候,他那时当然还健在,我因为与他比较熟,与他说到了那句话,他满脸通红,有点儿架不住了,但我的话已经出口,也收不回来了。但总起来看,这个副书记还基本上算个好干部,那时候老百姓的地位都那样,极左思潮也是那么个样子。

     3、去年我也来过这里,立着碑的坟墓是我们小埠前村的,是昌乐县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兴海的弟兄们立的。



       4、到了大埠前村后,有一养殖场,我问了两个问题:“你是小埠前的人还是大埠前的人?这养殖场是小埠前的土地还是大埠前的土地?”他回答:“我既不是小埠前的人也不是大埠前的人。这地方连同大埠前村里都是小埠前的地盘。”



                 5、一进村,一个屋山墙下有一片“野茄子花”。



                        6、站在南北街上拍东西街。



                                       7、同上



                              8、朝东拍,街很短。



      9、这就是我小时候经常见到的深沟了,这条沟非常深,大概有二三十米,沟底部是一条昌乐古道,原先昌乐境内没有南北公路(昌高路,昌乐到高崖),土著居民和商旅都从这条沟的底部经过。我曾想考察一下这条古道的年载,但一直没时间,听老人们说这条古道谁也不记得。如今的古道早已填平,成了现在的样子。



                                    10、古道



                         11、小丹河边的井。也有些年载了。



                       12、这个院落其实就是大埠前村的原址。



                       13、在小丹河边拍远处的方山。



     14、水库看起来挺好看,水也多,但这是人工的,还是原来大自然里的小丹河好啊。

 



    15、这一片晒着大粪的地方就是大埠前的原村址。其实大埠前村的原村址非常狭窄,它西边是那条大深沟——古道,东侧是小丹河。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从大埠前村里去夏家庄子看电影,从村西头到村东头也就三四十米,五十米绝对的不到。

   这里有我家媳妇的一个故事。原来的大埠前村村东有一条大沟,沟底就是小丹河,我媳妇(那时年轻还不能叫“老伴”)养着两只鸭,有一只眼睛不好,前后两次被村东一个老妇人偷走,第二次丢失正好星期六,我回了家(那时我媳妇和儿子的户口还在小埠前),晚饭后几个邻居弟弟约我到夏家庄子看电影,我媳妇一听,也要跟着我们,她不是去看电影,是想借着人多势大,到大埠前找回丢失的鸭子。我媳妇说,一定又是被那个老婆偷去了,我们五六个人进了她家院门,老头吓得与老婆说,你赶人家小埠前的“扁嘴”(我们当地叫扁嘴)了吗?快快地给人家。老婆怎么也不承认,还真没办法,总不能打人家吧?就在我们刚要离开时,我家媳妇养的鸭子懂得我媳妇的声音,“呱呱呱呱”叫了起来,我媳妇一听,赶紧循声赶过去,原来那个老婆子将我家的鸭藏进了屋西头一条夹道里了。我媳妇那性子也是挺厉害的,吼起来:“你光指着偷过日子呀?我家这一只'扁嘴’就被你偷了两次了!”大埠前的村民很可能都不满意这个老婆子手脚不干净,竟然暗暗地都站在了我媳妇一边。不论是哪一个村,不论是哪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不论年龄几何,凡是好偷好摸的人总是不得人心的。那个好偷东西的老婆就在村东头第一家,大门口朝北。我写出来的目的没别的,是对当时民风民俗的一段记忆。当然,这样的人毕竟极少,可也反映着一个村庄的精神面貌。



    16、大埠前村原来是在这条沟(隐约看出还是低一些)的东边,现在略往西移。很明显,现在沟西的房子就是小埠前的南崖头南端,现在有大棚和晒大粪的地方就是大埠前原村址。



                           17、这幅图片更明显。



      18、大埠前新村东西主街道,在村南部。不论村南部村北部,大埠前的南北街道一眼看到边了,徒步行走也不用几分钟。人民公社化之前,好似我们小埠前有120户,大埠前仅有25户左右,这就是昌乐境内流传的“大埠前不大,小埠前不小”的真正原因了。



                                       19



                                     20



       21、朝东拍大埠前村南部东西主街道。大埠前隶属乔官镇,从这里朝东的山唐、夏家庄子、方南刘都属于乔官镇。



       22、村子西南隅,一家大门和墙上用白漆涂着标语,看来这一家得罪人了。不过,给人家大门上涂白字,也不人道。从紧闭着的大门看,这家人已经不敢在这里居住了。

                                      23

 

                                    24



 

                    25、村南有一土岭子,土岭子下有一条小路。



                      26、借助土岭子修筑的大棚。

 



                         27、蒲公英或者是曲曲芽的花儿



                             28、车前子馇豆腐很好吃

    29、乔官镇的这个牌子很谨慎也很认真,离着现在的大埠前村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大埠前就在小埠前的土地里,另外,南边有一大块土地仍属于小埠前的范围。


                    30、路西有个厂子,主人不知是谁?



                     31、走到公路西边回拍大埠前村的街道



                             32、另一条

        33、这是大埠前的后街部分了。与我们小埠前村的新房屋隔路相望。



   34、最后一幅图片在路西,属于小埠前村地盘,停车的地方是我弟弟福生的家。我只想说明,现在的小埠前和大埠前离得越来越近了,只隔着一条公路。

    村庄位置变迁的总情况是:我们小埠前搬迁到了公路西边的高坡处,而且沿着公路朝南延伸。大埠前村由于地形昃狭的原因,只是略往西移,这样一来,两个村子几乎连在一起了。近则近,却分属于城南街道(小埠前)和乔官镇(大埠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禹州党楼与豫东党李氏渊源
潍坊市臧氏村庄
白菜低价滞销 山东菜农将棚里白菜全部白送
京郊最美十大古道,漫步其中 怡然自得
2020国庆平塘四寨之行(1)
昌乐县乔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