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塘街摄影杂记之二(“苏州旅语”之十)

 

                         (压题图片说明:苏州山塘街的山东会馆)

         山塘街摄影杂记之二(“苏州旅游”之十)

                          刘福新

 古代苏州人出城游玩虎丘,走的是山塘河(或“山塘街”)。出城池西北角,坐船直达虎丘门口。渐渐的,河两岸商家、住户多了起来,就形成了山塘街。山塘街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人家枕河边,人水合一,繁华几百年至今。如今街上还留下许多明清时期的行商会馆。两旁的饭馆酒家,也保持了俭朴的特点,便宜,热闹。

山塘街东西偏北走向,石板路面。据《长洲县志》和《苏州市志》记载,山塘街东起渡僧桥,西到虎丘,全长3829米,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七里”又传说为“七狸”。说是朱元璋得天下后,听闻苏州山塘河有龙,将出天子与自己争王位,于是派军师刘伯温在山塘沿河七座桥堍,设七只石狸镇守山塘,从此,朱元璋果然稳坐龙椅。

 清代道光年间顾禄的《桐桥倚棹录》是一本专门记载山塘的地方志,其目录分山水、名胜、寺院、祠宇、冢墓、塔院、牌坊、义局、会馆、堤塘、场弄、第宅、园墅、市廛、舟楫、物产等。据《2009版金阊年鉴》统计,山塘街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市级控保建筑16处,古牌坊9处,其他古迹4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众多。

山塘会馆,始于明中期,嘉靖、万历时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历史上山塘街有各种会馆40多座,由于山塘会馆多,至今还有一条支巷叫做“会馆弄”。据2005年出版的《金阊区志》载,山塘街会馆还有11座。

历史上的山塘街屡遭兵祸,几经沧桑。

     南宋建炎四年(1130)春,金兵攻陷苏州,山塘街百孔千疮;元末张士诚割据苏州,山塘街稍获恢复;但是覆亡前夕,张士诚在虎丘一带修筑土城,与明朝军队徐达和常遇春部决战,山塘街又遭到了重大创伤。明代,山塘街得到一次大规模整修,恢复元气。不幸的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攻苏州,溃败的清军马德昭部放火焚烧了阊门外的集市和民居。《吴清卿太史日记》载:“彻夜火光烛天,见者胆寒……所烧房屋皆系昔日繁华之地,山塘、南浩一带尽成焦土。”太平军占领苏州后虽然首先恢复山塘街为“买卖街”,但是山塘遭到的灭顶之灾是很难轻易恢复的。随着上海开埠、沪宁铁路贯通,山塘街失去了靠大运河转道山塘河的漕运优势,逐渐退出了商贸中心的地位,只是保留了农副产品交易的功能;但是“七里山塘到虎丘”的游览路线一息尚存。1928年虎丘路开建,乘坐马车从虎丘路到虎丘景点游玩成了一种时尚。再后来,自行车、汽车增多,山塘街的热闹几乎消失殆尽,成了一条仅仅背负盛名的历史老街。

本人游览期间,特别激动,因为这儿还有一处“山东会馆”。我暗暗地喊了一声“哇噻!”山塘街552号的山东会馆,又名齐东会馆,清顺治间胶州、青州、登州、潍县诸城客商建,乾隆四十二年修。

还有许多历史古迹,我不能逐一叙述,就此打住。

1、白公桥,在普济桥东,又名白塘桥,跨山塘河支流,据说为白居易所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重建。后因山塘河支流水道湮没,残存的石板桥面也于1977年因铺设自来水管道被拆除。
    早年间,普济桥、同善桥、白公桥三桥组合,由高圆的普济桥居中,南接长平方的同善桥,北接甚矮小的白公桥,三桥连呈“S”型,三美组合的桥韵之美,除彩云工型桥外,全苏州众桥无出其右。

        2、

            3、

        4、敕建报恩禅寺位于山塘街728号,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初为清代康熙十三子怡贤亲王祠,俗称“十三阿哥行宫”或“王宫”。怡亲王允祥(贤是谥号)与雍正最为友善,竭心辅助,总理户部。薨后,雍正大为悲恸,并“诏奉天(沈阳)、直隶(北京)、江南(苏州)、浙江(杭州)各为王立祠”,为皇亲国戚中“振古未有之荣”。十一年敕改怡贤寺,乾隆十六年诏赐报恩寺额。

            5、敕建报恩禅寺

           6、这幅图片虽然拍的不清晰,但也要传进来。因为水泥板上有几个字“山塘历史街区保护点”。

               7

          8、我为何要拍这个门口,一来古今同映,二来两棵植物,三来对联贴错了。

               9、苏州本地姑娘。

            10、弄堂吧?

         11、敕建报恩禅寺东边有一个牌坊。这个牌坊位于山塘街707号井泉弄口张烈妇祠故址左侧的俞胡氏节孝坊,仿木石结构,花岗石砌筑,现存单间两柱,定盘以下完好,上下横枋无雕刻,中间刻字横枋部分风化严重。坊柱刻有柱联:“纶綍九重名高松佰,楷模百世节励冰霜。”此坊原在斟酌桥边的山塘街840号俞节孝祠故址前,后迁至现在位置。 

        12、上联:纶綍(音"fú   )九重名高松柏;

     綍”作何解?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 郑玄 注:“言言出弥大也。” 孔颖达 疏:“'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於纶。”后因称皇帝的诏令为“纶綍”。《魏书·彭城王勰传》:“及入参政务,纶綍有光,爰登中鉉,敷明五教。”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汉庭中。”

    此处是“皇命”的意思。

              13、下联:楷模百世节励冰霜。

                14、张氏节妇坊。

    张烈妇祠前还有一座陈张氏节孝坊,为旌表清赠奉直大夫陈松妻张氏而立。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现存单间两柱,自定盘枋以下完整,顶部已无,尚存额枋雕飞鹤云纹,字碑风化严重,存部分坐斗,横枋雕凤凰等。祠门存西侧磨砖八字墙,下有石雕须弥座。现如今,横枋以下均包裹在民房之中,已不得见。

                15

                  16

                17、

        18、这是位于山塘街701号陶贞孝祠故址前的陶张氏贞孝坊,成为老年人休息晒太阳的地方。可我路过的时候,却拍到了一个小男孩。

                19



             20、丁公祠位于颈圈东弄山塘街696号,原为唐孝子祠故址,俗称唐家祠堂。最初的祀主为清朝孝子唐肇虞。关于孝子唐肇虞有这样记载:唐肇虞,字顺江,9岁而孤,事母至孝。虽贫,母膳必甘毳。明末寇乱,母子相失。号哭访母,遍及大江南北,数年出入戎马之中;昼伏夜行,徒步经二三千里,誓不遇母不还。一日欲奋身跃入清流,复思身死母将何依?号哭江滨,行人垂涕。夜宿镇江关帝庙,梦神以金铃系其臂。肇虞心动,遂走金陵。遇一妪,见其憔悴无人形,询其自来,泣以告。妪引之归,出所留妇见之,果其母也。因奉母归,孝养终身。这唐肇虞千里寻母的感人事迹被地方官知道后,在乾隆二十四年建祠立坊,以赞赏他对母亲的至诚孝心。祠址后改建为丁公祠,再后来又于民国期间改为半塘小学,至今尚存《大中丞泰岩丁公德政碑》和《修建半塘小学校舍记》石刻。
    墙内那座牌坊名为唐肇虞孝子坊,清乾隆二年题旌,二十四年建祠立坊。系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现存单间二柱,定盘枋以下尚完整,上、中、下横枋上分别雕有飞凤流云、双龙戏珠和狮子绣球图案。祠门仅存西侧八字墙为原构件,通体贴细砖,上部饰砖雕斗拱,垫拱板图案尤为丰富精致,有芍药、牡丹、秋葵、兰、梅、桃、荷、竹、松等。东侧有经过修缮的痕迹,似乎不是原构件。


 

               21

               22

                    23、市民生活

                 24

                 25、天色已晚。

               26

              27、如今的山塘街不收费,但在游船上观光肯定要收费的。

                28

                29

                  30

      31、这几位游客不知是哪儿的人?一个手势就可以让我温馨一大阵子。一个人一辈子能见多少人?所以对所有见到的故乡人、外乡人,我觉得都是一种缘。

            32、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上网了。而他们上网是由于遇见了一个69岁的山东昌乐二中退休老教师。

         33、这是位于山塘街603号程氏节孝祠前的贝程氏节孝坊。此坊为清礼部儒士、贝氏家族四世贝启祚之妻程氏所立,结构基本完整,系仿木石结构,用花岗石雕刻砌筑,一间二柱,顶毁,其余结构基本完整,正楼匾额镌有龙戏珠和“圣旨”、“节孝”等字。定盘枋以下尚完整,上、中、下横枋上分别雕有飞凤流云、双龙戏珠和狮子滚绣球图案。据乾隆《苏州府志》记载:“启祚妻程氏在室时,父病疡,氏亲吮其毒,染病几殆。年二十七,夫亡誓殉,奉姑命,抚七岁孤成立,守节三十二年。”坊后这座俗称“贝家祠堂”的古建筑,即是贝家七世贝慕庭为纪念贝启祚之妻贝程氏为贝家所做贡献而建。顺便一提,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即为贝氏家族第十五代传人。

                34

        35、目前这座程氏节孝祠是近年修复的,在原址东移了50多米,扩建为吴中贝氏纪念馆,建筑古朴而奇妙。第一进为祠门,两旁为砖贴八字墙,上饰砖雕福寿字包袱锦,下承须弥座石雕方胜、水浪等。第二进为享堂,面阔3间,计11.7米,进深11.5米。梁架圆作,前有船棚轩。与之相对的门楼砖雕牡丹、荷花、芍药、雄鸡、菊花、竹子、锦鸡等,颇为精细,因字碑被石灰涂没,年代不清,其雕刻风格不晚于清中期。前有门楼与之相对,砖雕精细,雕牡丹、荷花、菊花、竹子等。门厅为引导区,内院以一段与贝氏有关的神话传说作为主题。祠堂大厅为史料区,共同呈现吴中贝氏家族历史。回廊为人物区,介绍贝聿铭先生事迹。西花园凉亭为最后一站,西花园墙壁上以连环画形式讲述贝程氏事迹。 

                36、般若庵

               37、这儿是桐桥西圩

              38、没拍好。这是桐桥吧?

    桐桥古名胜安桥,又名洞桥,为山塘著名古桥,跨山塘河支流十字洋桐桥圩。始建于宋,相传因古代桥畔多梧桐树,故名。初为木板桥,北宋年间,改建为石桥。明清时期屡次重建。民国30年(1940),桥的石级改为弹石斜坡。至1963年,因河道淤塞,填河拆桥,改为山塘街路面。
    桐桥曾是山塘街上最高的单孔石拱桥,昔日端阳竞渡,龙舟多聚集于此。桥在半塘寺旁边,是山塘街的中心,此处风景最佳,岸上游人如织,河中画舫如蚁,是山塘街最热闹的地方。清人顾禄在著书《桐桥倚棹录》中写道:“桐桥为虎丘最著名之处”。此书一出,桐桥之名传遍各地,声誉日隆。

               39、观音阁

     据闻,临河处有观音阁碑记,可惜我没有看到。

     观音阁坐落于桐桥西圩山塘街573号。楼阁四合,如走马楼,中为天井。前阁歇山造,后楼硬山式,两厢单堆顶,富于变化。正立面底层辟石库门,楣横“观音阁”砖额,楼层设半窗。

 

                40

         41、“绿水故园”。

      42、这儿是桐桥东圩。

                 43、这种竹篾做的盛具是盛放蔬菜的吧?

              44、一阵惊喜——这儿有个“山东会馆”

   本人游览期间,真的是特别激动呀,因为这儿还有一处“山东会馆”。我暗暗地喊了一声“哇噻!”山塘街552号的山东会馆,又名齐东会馆,清顺治间胶州、青州、登州、潍县诸城客商建,乾隆四十二年修。

             45、顺治年间,由胶州、青州、登州的商人创立的。青州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潍坊市。

                  46、我用这一幅做压题图片了。


   附一:苏州历史资料——桐桥(另见本文图38)

      桐桥古名胜安桥,又名洞桥,为山塘著名古桥,跨山塘河支流十字洋桐桥圩。始建于宋,相传因古代桥畔多梧桐树,故名。初为木板桥,北宋年间,改建为石桥。明清时期屡次重建。民国30年(1940),桥的石级改为弹石斜坡。至1963年,因河道淤塞,填河拆桥,改为山塘街路面。
     桐桥曾是山塘街上最高的单孔石拱桥,昔日端阳竞渡,龙舟多聚集于此。桥在半塘寺旁边,是山塘街的中心,此处风景最佳,岸上游人如织,河中画舫如蚁,是山塘街最热闹的地方。清人顾禄在著书《桐桥倚棹录》中写道:“桐桥为虎丘最著名之处”。此书一出,桐桥之名传遍各地,声誉日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山塘街
图说苏州山塘街
桐桥倚栏----步行山塘全街图记
漫步山塘 / 13姑苏金秋02
67. 我和朋友有个约
这条「姑苏第一名街」,为何让北方皇帝如痴如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