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记小说:天皇皇,地皇皇……(七至九章)

 



 

         笔记小说:天皇皇,地皇皇……(七至九章)

 

                              刘福新

 

 

 

第七章   对牛弹琴

1990年5月5日(星期六)  已好多天了,接连不断阴天。怎么今年的天气总像大人脸上的愁云久久不散呢?昨天,我根本不知道妻的脸上为什么会“多云转阴”,可我一问,她竟然火刺了。既然她不说,我也懒得再问。又不料,她搬到另一间屋里睡去了。看来,是想与我进行长期“冷战”了,那好吧,我也该暂时离开“槐木棍”,自己恬静一阵子了。

老家几个亲戚的小孩在这里上学,我叫他们来吃了几顿饭,她的心里很不高兴,昨天她故意找茬的事,我想不出还会有别的什么原因。

一个娘家观念太重的女人,感情的天平就会长期失去重心,变为一个极端自私狭隘的人。这样的女人,根本没有中华民族保存下来的“妇德”,也没有现代知书达礼的人家出生的女人的豁达。你不想想,每一个人,不管是男人或女人,只要生活在天地间,只要混迹于社会里,只要交际于人群中,只要走动于亲友屋檐下,就避免不了派生出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倘若只重视你娘家的人,怎么成呢?

说实在的,我对岳父家够好的了。甭讲别的,给岳父过生日,哪一次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我忽略过一次吗?从来没有!妻的姐姐妹妹五六个,哪个闺女女婿达到了我的孝顺程度?娘家的人要亲近,婆家的亲戚也要不失礼节,纵然你感情上很难接受,但最起码,你得强打着精神敷衍敷衍吧?

一个思想有深度的妇人,一个道德水准较高的妇人,一个有着心胸豁达的心理素质的妇人,一个稍微有点家庭教养的妇人,总不至于光考虑自己娘家的亲人吧?

记得前些年,我的老家是常来人的,而长辈居多。

某一次,老家的五位爷爷辈份的人来了,他们与我服期很远,是庄里有文化、有见识、有威望的老人,来我家的主要目的是向我表明他们的态度,说我不记前嫌,对继母尽到了责任,比庄里有些亲生的儿子还孝顺,对庄里的风气改善树立了榜样。那次,我的父亲和岳父也来了。父亲是专程来的,岳父吗,三日两头地来,纯属偶尔遇上。一桌酒席,连我共八个人。我和父亲当然不能坐上席,因为我们爷俩是主人;按说,岳父虽是亲戚,是我的长辈,可经常来,一住就是好几天,几乎算是我们家的“准家庭成员”了。他也不让一让我老家来的长辈们,一屁股坐了上席上。我是女婿,当然不便叫他挪挪位置。只好提醒岳父说,这四个都是我的爷爷,这个还是老爷(曾祖父)辈上的呢!只听岳父憨憨地答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笑了,反正岳父根本不知道哪是上下,我又何必操心呢?但,我也很害臊,因为他毕竟是我的岳父啊!

晚上,我与妻谈起此事,目的是让她以后指导一下岳父,让岳父懂点交际场合的规矩。我本来是为岳父着想的,没有一点恶意,却不料,妻又无理蛮缠,大吵大叫,说什么,“他姥爷就应该坐这个地方,人家还没有嫌呢轮着你嫌了?”咳!咳!!咳!!!怪不得大舅子走姥娘家,赴他表哥的结婚宴席,一屁股做了上首,弄出了天大笑话呢?原来如此!一个文化素质极差的家庭养出来的女儿,我的规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第八章:只知道娘家

1991年4月15日(星期一)  昨天回老家,处理完了房屋问题,并将一些零星家具给了叔父。今天,妻翻来覆去嘟哝什么:不该把东西给了叔家。那些在城里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给继母她更不舍得,给岳父不是一个村,谁有工夫送去?再说了,连这些破锨断耙子玉米骨头破塑料布都划拉了岳父家里去,不让乡亲邻居笑掉大牙才怪呢?我丢不起这个脸!

令我气愤的是,她昨天表现得比我还大方,抢在我头里赚好人情,可一回到城里的家,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折腾起我来了。以前,把她娘仨“农转非”,分上了楼房,我真是精疲力尽,老家的东西我懒得过问,由着她基本处理光了。我平时对财物看得很轻,又忙于教学,所以根本没管。虽然未曾过问,但心里还是清楚我老家东西的流向的。刚搬来城里的那天,妻叫岳父把推车等大物件都弄去了,砖石木头檩条等值钱的东西也叫连襟拉去了,所有的猪、鸡、鸭等家畜家禽也叫岳父弄去了。剩下一堆陈年旧月不知道还能不能烧的煤,还有一张旧桌子一把老式椅子几个泥瓮就是值钱的东西了……我想,她该知足了!

这几天,小儿子要招工,又是弄毕业证,又是托人帮忙;同学的孩子要转学,一趟趟来求我出力;继母的病又犯了,我得联系医院接她来治疗;刚考完试,要批阅和讲评试卷,找学生谈话……我几乎累垮了。加上痔疮发作,疼痛难忍。

做个男人真难!看到男人为学生、为家庭、为长辈、为朋友拼搏,但凡有点同情心的婆娘,一定会体贴关心自己男人的,可她倒好,就为了老家那点破烂东西给了叔家,心理不平衡,从昨天夜里就嘟嘟囔囔,今天早上还不让我安生,实在忍无可忍,把我的火气终于惹发了。

“你就只知道你娘家!”我吼道。

这话确实说重了点。可如果不是她逼我,我也不至于火起来。也好,让我憋了二十多年欲说未说的话一旦抖了出来,心里总算好受了些。妻是什么样的女人,我当然清楚,和我不依不饶吵起来,我早饭没捞着吃,匆匆忙忙给学生上课去了……

整整一天,她不做饭,我只得自己做,这在我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夜里,我怎么也睡不着,又想起了最近几天的事——前几天,我回老家,叔和弟弟帮我伐了园里的树,拉回城大半,有几根放在了叔家大门外,打算过几天再去拉,结果被偷去两根,叔婶很伤心。可妻向来多疑,竟然怀疑是叔把木头给了会干木匠活的妹夫,也亏她能歪想得出来?再罗嗦一下昨天的事吧,叔婶都是厚道人,在全村无人不晓。老人家拾拾掇掇,还找了些人帮忙,光凭我们又怎能办妥?老人家炒菜做饭、伺前伺后,你怎么就不感动?剩了些破烂家具给了他们,也算留点纪念,以后回老家心里也实落,就如此薄皮如此绝情?我知道,她昨天想把那捆窟窿遍布的塑料膜带回家,我说;“拿它回去干什么用?”她就有些悻悻然。真让我觉得她有点农家妇女的吝啬相了。

突然想起一位作家论男人女人的文章,他说:“设若,天地间没有这金碧辉煌的宫殿,没有这一片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这人造的一切;设若,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森林、沼泽、草原、原始的荒野;设若他是个赤身裸体的男人,他将会没有任何考虑,去爱任何一个他所喜欢的女性。他可以放任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欲望,他无需做任何抉择。然而,他不是一个赤身裸体的人,所有的人都不是赤身裸体的。他和所有的人都不仅被衣装包裹着,被数不清的建筑包裹着,被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包裹着,还被各种社会的关系——也是人造的——包裹着。这包裹太巨大了,层次太多了,他每走一步,都要受到自己衣装的束缚,都要被撞在各种建筑物上,都要受到数不清的关系——像绳索——的牵制。”

这话不管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妻子都很有反思的必要……

 

 



 

第九章:深有所思

1992年1月22日(星期三)  读书才能明理,这话一点也不假。就说岳父吧,虽说很善良很厚道,但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几乎什么也不懂。他来我这里是最多的,可能他觉得闺女和闺女女婿都是他的骄傲吧?妻又格外孝顺他,我又加意招待他,所以他来得很勤。每逢喝酒前,让他坐上席,他一片茫然,根本不知道哪里是上席,为了掩饰他那无知和愚昧,他总是有点满不在乎地嘟哝着,“坐哪里不行?”难道让你坐在下席行吗?

妻可能根本不明白上下席在何处,也随了岳父说话,“他姥爷愿坐哪里就坐哪里,你管啥闲事?”天哪,还有这么不懂礼节的父女呀!有一回,妻问我:“咱这屋里上下席怎么分?”我教了她一遍,她活到这么大岁数才多少明白了一点点。她回顾她在娘家吃饭时的情景,问我,“俺在娘家时,北屋明间里摆张饭桌,他姥爷都是坐北边,他大姥爷坐南边,靠着门。”我说:“咱大爷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在外做买卖,串千家门,什么礼节不明白?咱爷读了不几天书,便逃学不念了,肚子里没文化,不懂礼仪,硬占了上位,咱大爷能把他撵下来吗?”从妻的话,我已再明白不过了,丈人与大丈人的素质有悬殊之分。咳!一母同胞,为何一个像鬼灵精,一个像个大傻瓜?怪不得,岳父与他哥哥分开家后,一个在庄里数一数二,日子宽裕,一个穷得叮当响,原来如此……

妻的不明事理表现在许多地方:譬如说,儿子与我闹别扭,她无一例外地站在儿子一边,从来不动动脑子,想想怎么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每逢我对她讲历练孩子的道理,她总不屑地说,“孩子岁数小,大了就好了,你就是心狠、搁落不的人!”你看,她考虑到哪里去了?难道我的儿子我还容不下吗?

古来有句俗语叫做“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很有道理。儿子是需要在人前教育的,一来儿子是晚辈,不用那么多顾忌,二来在人前可以有的放矢,看到有啥不足的地方随时指导,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妻就不同了,妻是同辈,是家庭主妇,即使做错了,也要等客人走了才能指出来。否则不仅是对妻的不尊重,也是对客人不尊重。就这么点道理,妻也不懂,平时她还不与我协商,一旦来了亲戚,她就来了精神,喋喋不休地数落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打击我的自信心,降低我的家庭威信。你还别说,这叫做“滴水石穿”,还真搁不住她天长日久地乱折腾,有时,还真把缺乏是非观念的儿子拉过去做了她的同盟军。

她绝对不是良母——整天教唆儿子反对自己丈夫的女人,到头来,必然自食其果!不用说别的,就说我老家的事吧,有几个平时那么厉害,可一死了丈夫,她就没戏了,有几个到了好光景的?倘若她把我折腾死了,她靠儿子甚至可以靠将来娶过门的儿媳,那境况她能预料吗?

妇人爱儿子是对的,但不能一味袒护儿子,我的妻的做法与她的父母一模一样、一脉相承。我在她家见的太多了。有次,岳母嫌小舅子撕笤帚,气得犯了精神病,岳父不但不制止小舅子的顽劣行为,反而对岳母气呼呼地说,“你不会任着他撕?”结果,小舅子很快地将一把好笤帚撕得没了一根苗苗。还有一次,轻易不发火的岳父呵斥大舅子,岳母护犊子,迎头里与岳父闹起来。妻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愚昧无知家庭,可说是素养极差,但她在娘家时,是“优”中占“优”的,一家人都尊着她、敬着她、依着她、靠着她,把她宠得没有数了,不知道是非曲直了;幸亏我还不那么糊涂,严厉地教育孩子,否则我的儿子还不知道发展成个啥样子呢?

如果说女人“护犊子”是天性,那么纵容儿子与丈夫顶嘴,又是什么性质呢?

我这几年经常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有文化的家庭生出来的女儿好呢,还是文盲家庭生出来的女儿好呢?答案是肯定的。当我在岳父的村子教书时,我深有所思,有几户成分不好的,但老辈里都识文解字,无一不是懂道理、有礼节,因为这样的家庭,一是有文化底蕴,起码还从老辈里继承点“妇道”规矩,二是社会地位低,不敢放纵自己,社会逼着他(她)们“修炼”,最起码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乱来。所以,倒是成分不好的女儿显得贤淑、温柔,举止得体,给人好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好的教育是影响——分享直播第023期《教育孩子那些事儿(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女
儿子成家,有小家,没老家;女儿外嫁,有婆家,没娘家!精辟
岳父的多彩生活
[转载]阴宅问答二十六问(之二)
父亲的电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