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魅力黎城┃?黎城曾经经历过这么多的变故?你知道吗?

今天的金湖县城——黎城镇,是一座至少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从建城到新中国成立前,风风雨雨,潮涨潮落,走过了兴兴衰衰的艰辛历程。

   黎城,首先是一座城,它最早的名字叫高黎王城。

   明嘉靖年间编修的《宝应县志略》这样记载:“高黎王城,在县西南八十里,宋治平间高黎王筑,高一丈,周回一里四十武。”这条简短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方面的信息:城池名称用筑城者的封号,叫高黎王城;城址位置在宝应县西南40公里处;筑城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即公元1064年~1067年间;筑城王侯的封号是高黎王;城墙1丈高;城周长是一里四十武,古人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一里四十武即162丈,合540米。如城是正方形的话,则面积是18225平方米,大约相当于今天县政府大院的一半。这条记载既给我们描绘了黎城最早的规模形制,又是黎城建城的历史见证。

   由于志书记载的过于简约,加上与正史又有抵牾之处.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谜团。有些谜可以解开,有些谜还暂时难于作出解释。先说城池的范围,只有县政府大院的一半,是小了些。但这可以理解,因为“城市”古今含义不同。今天的“城市”,就是城区,包括政权机关、工厂、商店、市场、学校、医院以及居民住宅等所在地区。而古代就不同了,“城”是指统治机关的驻地,也就是衙门所在地;“市”是指行旅客按、士农工商活动的场所。那么,有县政府大院一半大的王侯官署也就可以了。

   问题在于,高黎王城从何得名,何故筑城?遍阅宋史,宋代的王室封号中,并无高黎王。民间传说:“先有高家墩,后有黎王城。”①‘‘高家墩”的“墩”是指庄基,说明这里有过较大的高姓庄园,居住过许多高姓人家,也可能就是今天黎城镇高姓居民的先祖。而“黎王城”则要从黎城的古名说起。镇上居民世代流传,黎城,古名黎阳。我们注意到,这一带确有许多带“阳”字的地名,西部有东阳、衡阳,东部有射阳,北部有山阳。

   传说这里设有国家的粮库——黎阳仓。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密率义军万人包围洛阳城。城内粮尽,在此镇守的炀帝儿子杨侗,派太常丞元善化装成老百姓潜逃出城,跑到江都告警求援。昏庸的炀帝只是叫元善到附近黎阳仓调粮。元善来到黎阳仓,未及调粮,已被义军杀死。明清间,黎城的文化人,自号就是“黎阳散人”、“黎阳居士”等。民国初,兴办黎城小学堂,校歌里有这样的词:“天苍苍,野茫茫,安宜湖西古黎阳……莘莘学子聚一堂。”这都表明,黎城的古名确实叫黎阳。

   再说高姓②,据居住在江南的高氏家谱记载,其先祖为宋朝开国名将高怀德。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高氏一部分后人迁居到今淮阴高家堰,以后又分散南迁。黎阳距高家堰不远,很可能在南迁途中,迁入了一支高姓后人。高氏是功臣望族,就在黎阳筑了城堡。因为是高氏筑城,高氏居住,加之该地原称高家墩,城名就变成了高黎阳城。又因为“阳”与“王”同韵音近,“黎阳”被音转为“黎王”,城名就由“高黎阳城”变成了“高黎王城”,以至代代相传。

   近年来。县文化局研究人员提出③,朝鲜古称高丽,高黎王城可能是高丽国王子来华时,为下榻方便所筑的馆驿。“黎”和“丽”两字写法不同,可能是两字音近取的谐音。这种说法也有可能,但还需进一步找出证据。无论怎么说,金湖大地上崛起一座古城,都是历史事实。

   高黎王城虽然是一座城,但它毕竟不是建在交通津要,仍属于城堡性质,好景并不长。到建城100年后的北宋乾道年间,史学家罗泌在所著《路史》中也只是记载:“高黎,东阳有高黎城,俗呼高黎郭。”

   到了明代初年,在高黎王城以西10公里的要隘,设置衡阳巡检司,宝应的第二大镇衡阳镇迅速发展,也使高黎王城的发展受到制约。到了明代中叶,高黎王城已衰落为一处历史遗迹,仅仅供人们怀旧、凭吊了。本文前面引用的,在《宝应县志略》里记载的高黎王城,作者是当时的宝应县知县、进士闻人诠,他所流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调。当时的宝应儒学教谕吴铎在《题宝应八景奉赠衡野汤先生》的组诗中,有一首写黎城的。诗日:“黎城依说旧,王业总丘墟。独惜遗民在,空余故主居。农桑春事了,风雨麦秋初。问俗政惭无,逢人懒下车。”吴铎的诗透露的也是感伤、恋旧的情怀。这首诗还传出这样一种信息,城池名称在正史里仍称“高黎王城”,而在文人诗里,已省称为“黎城”了。这是古黎城的“一兴一衰”。一座城池的诞生,既有它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又有它深层次历史文化的原因。

   古黎城毕竟是宝应县运河以西地区知名度较高的城池。从明代后期起,勤劳的黎城人民苦心经营,又使小城渐有起色。到明末清初,黎城又具有一定规模了。清康熙年间,担任兵部主事、户部郎中的宝应县人刘中柱,写有《宝应名胜纪略》一书。书中说:“高黎王城,在县西南八十里,其城至今犹存。中有居民数百户,楼屋稠密,列肆通商,俗呼黎城镇。”这表明,到清康熙时,黎城的古城墙仍然保存着,周围居民已有数百户,二三千人口,楼房、瓦屋连片,商业、贸易活跃,市井繁华,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而且,名称也从黎城演变为黎城镇了。

   具有一定规模的黎城,继续向前缓慢地发展着。小城人民不仅注重城市的建设,而且还想到了文化教育,为小城的发展增添后劲。乾隆年间,宝应进士王嵩高在《陆杞堂先生传》里这样写道:“宝应湖西之黎王城,为邑巨镇,设巡检司领之。濒湖百里,万瓦鳞次。镇人之好礼义而乐弦诵者,往往延致邑中名士以教其子弟。”从王嵩高的记载里,可以看出,当时黎城已成为宝应湖西的大镇,城区建筑也有相当规模,并开始聘请著名的教师来设馆教学,培养人才。

   到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古黎城发展到了它的顶峰。这时,黎城有南北向主街两条。东边的一条叫东大街,在今天金湖港口的东岸,粮油食品总厂与供电局一线的西侧,北起三河河滩中的二里宫,南到城中闸附近,长约1.5公里。在东大街西侧200米左右r是西小街,它的遗址就是今天的黎城老街。在东大街与西小街之间,连通有10多条东西向的街巷,今天老人们记得起名字的就有刘家巷、朱行巷、吴家小巷、费家巷、刘行巷、澡堂巷、盐店巷、大佛殿巷等,城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

   然而,世事难料,一场厄运又向黎城袭来了。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总河大臣黎世序为保住洪泽湖大堤不被洪水冲倒,在今天蒋坝以南的岗丘上,开挖三道大缺口,每道缺口宽为60丈~70丈,引洪水入三河的前身——衡阳河,再下泄到宝应湖、高邮湖。当时的衡阳河最宽处只有七八百米,哪里承受得了近两万流量的洪水呢?于是,洪水横冲直撞,奔腾而下。黎城处在衡阳河边,自然逃不了灭顶之灾,两条大街与数条小巷都被冲毁,居民们逃往他乡。就这样,古黎城经历了“二兴二衰”   。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虽然蒋坝三河口汛期仍然向下游放水,但泄洪量已大大减少了。黎城人毕竟故土难离,一些逃荒在外的居民又渐渐回到黎城。这时,东大街已荡然无存,西小街也墙倒屋塌,瓦砾遍地。陆续返回的黎城人,就在废墟上艰难地修复西小街。

   当时,被洪水彻底冲毁的,还有今天戴楼乡北部三河心的衡阳镇,清初就设在镇上的军营衡阳汛,不得已迁到了黎城。这也促使黎城的慢慢复苏。经过50多年的努力,到清末,西小街终于具有一定规模了。街上有各类作坊、商店、牙行等120余家,名气大的店号也有10多家,如五洋批发店有“涂正泰”,布店有“刘源昌”、“高顺和”、“费万兴”,杂货店有“费德和”、“吴仁泰”,粮行有“刘恒源”、“卞德茂”。作为黎城恢复的标志之一,重修或新建的庵堂寺庙就有10多座,如海晏寺、二帝宫、三官殿、泰山殿、大佛寺、财神庙、城隍庙、都天庙、青紫庵、大王庙、火星庙、梓潼殿、鬼神坛、地藏庵、观音庵等。

   黎城的居民有400多户、2000多人。有个秀才叫王佑卿,为当时黎城的大姓写了一首打油诗:

   南朱北赵市中涂,  费氏街乡两处居。

   柏姓最多河北户,  江家直达水边芦。

   刘门肆业称行号,  黄府厅堂赛帝都。

   唯有王生寒秀士,  终朝不问事如何。

   黎城虽又一次出现了“中兴”局面,但也远不如嘉庆年间那么风光了。顺带说几句,写打油诗的王佑卿不愧是一位才子,又是一位头脑清醒、愤世嫉俗的孤傲书生。请看他写在黎城的三副对联。一是过街牌坊联:“什么是人,何以为鬼,鬼也做人,人也变鬼,南北头人少鬼多,年年闹鬼;未曾作事,先来筹钱,钱能了事,事是要钱,眼目间事轻钱重,个个抓钱。”二是焰口台联:“平地搭高台,其中有鬼;抢钱烫破手,以后留神。”三是广嗣桥联:“广嗣桥头,请几位野道妖僧,哼哼哈哈,不过焚香偿鬼愿;寒林界内,来一群孤魂滞魄,欢欢喜喜,无非烧纸叹人心。”出语幽默俏皮,放荡不羁,又寓意深刻,可以说是对晚清黑暗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与鞭挞。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溃败的散兵游勇又入湖为匪。黎城濒临宝应湖,遭到乱兵、劫匪的残酷蹂躏。随后,又迭遭日寇、伪军、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烧杀抢掠,到新中国成立前,黎城只剩下一条小街、数间破房、几百人口。古黎城第三次由兴而衰了。

   黎城是无“治”之城,但历史总有它的先见之明。公元1959年,金湖建县,具有900年历史的黎城,终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一一金湖县城!如今,高楼大厦林立,现代设施齐全,成为苏北地区著名的小城。古黎城重见天日,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①据费国衡提供的资料。

②据陈风雏提供的资料。

③据姜燕提供的资料。


黎城老乡点下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虞荔传
【漳河文化】黎氏之光
美丽的宝应实中校园,东西校区交相辉映
打工王:苦学千般文武艺,不当时代寄生虫(黎正胜)
大亮点:2019年黎侯王陵公祭大典,统一汉服饰!!
宝应紫圆慈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